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穿成團寵的我隻想當鹹魚

第202章 才不管他們辦不辦得到

  鄉試是要在杭城統一開考,杭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偏遠村落裡的學子,又沒有馬沒有車,需要徒步趕個五六天的路程才能抵達杭城。

  所以往常他們都是在開考前一個月就出發,抵達杭城後先尋個客棧住下,休息些日子,再做最後的複習,然後應對考試。

  今年由于水患,那些偏遠村落的學子怕到時候路上耽擱誤了趕考,入了六月就出發了。

  結果卻因淋了大雨,又操勞,染了病。

  到了杭城後,因沒錢治,一拖再拖,竟慢慢惡化,又傳染給别人,最後竟成了疫症。

  好在這消息很快傳入京城,皇帝立馬下令派人前來救災。

  而且為了江南一帶的學子的安全着想,今年鄉試取消,明年再考。
叫衆學子都不要再趕往杭城,以避免瘟疫擴大。

  朝廷還給楊崇下了救災的旨意,楊崇這種沒做過多少壞事但也沒幹過什麼好事的官員,又怕立不了功,又怕解決不了會承擔責任,于是便把四縣所有的縣官都叫到一起商議該如何是好。

  楊崇直白地告訴他們,杭城衙門沒錢,朝廷的錢還在來的路上,如今集資救災,迫在眉睫,希望他們紛紛聯絡他們管轄之内的富商,叫他們掏錢出來救災。

  他還給每個縣官定下了任務:每個縣要集五十萬兩白銀,若是做不到,革職查辦。

  楊崇下這個命令的時候,心裡美滋滋的想着,等到時候朝廷的欽差大臣來了,發現他已經從各地富商那兒集到了錢,定給他記個大功。

  得罪人的事,就讓這幾個縣官去做,出錢的事,就讓當地的富商來出。

  而他呢?
他作為想出這個計劃的人物,享受名聲和好處,難道不應當嗎?

  楊崇隻管下命令,别人難不難辦,他是完全不考慮的。

  四個縣官離開楊府之後,都是滿臉難色,背着楊崇讨論:

  “我們赤縣富商也就何員外,何員外去年兩個兒子一死一瘋之後,就沒什麼心思做生意了,哪能掏出來五十萬兩銀子啊?

  “哎!
我們縣最大的富商錢員外是做糧米生意的,但是你們瞧瞧今年這氣候,糧米能有好收成嗎?
我怎麼好意思開口叫他掏五十萬兩銀子出來?

  “就是啊!

  衆人唉聲歎息一陣子,見秦大人一人不說話,有個縣官便看向他,羨慕地道:“秦大人,你倒是不用愁,青縣宋家拿出五十萬兩銀子怕不是什麼難事吧?

  “是啊,聽說秦大人與宋老爺還是莫逆之交,想必一定會幫秦大人這個忙的。

  秦大人無奈地笑了笑,沒說話,但心裡也是難受。

  他和宋雀仙關系好不假,但宋家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他這樣直接要,也太不要臉了吧?

  可如今上頭都下了命令,又是赈災這種完全無法拖延的要緊事,他就算不好意思,也沒别的辦法。

  于是秦大人回了青縣之後,便硬着頭皮去了宋家要錢。

  他把秦少瑜也帶上了……他是知道宋家對少瑜的态度,心想着宋家看在未來女婿的份上,能把這五十萬兩銀子拿給他。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