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榛在嶽飛家呆了很久。
在宮中沒有任何一個可以聊的開的人。
如果按照現代的說法,趙榛和嶽飛都屬于右翼分子。
對于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感非常強烈,抛開了朝堂之事,如同朋友般那樣閑聊,也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嶽飛的夫人,把趙榛之前送來的雞鴨烹了一桌好菜,加上從劉光世那裡借來的酒。
觥籌交錯下,已經忘記了時間。
嶽雲和嶽安娘都離的很遠,眼巴巴的看着父親和皇帝的交談,卻無法插嘴。
他們也沒興趣插嘴,隻是看着那一桌子上的葷腥,饞的留下口水罷了。
“讓你的夫人和孩子一起過來吧。
咱們聊些家事,聽到也沒關系。
”
酒桌文化,等級森嚴,哪怕是現在的酒席依然保留着許多規矩,更别說對于規矩更為苛刻執行的古代。
但趙榛和嶽飛聊的開心,也就顧不上許多了。
看着那兩個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着桌上的肉食,也沒有比着更讓人欣慰的事情了。
“鵬舉,你自己節儉也就罷了,可不能苦着你的子女了,他們可都在長身體的時候,多吃,多動,以後才能長的高高壯壯。
”
“嶽雲以後若是子承父業,那也是要上陣殺敵的,細胳膊細腿,怕是連自己都保護不了,你說是不是。
”
看到兩個小孩瘦巴巴的樣子,以及對于肉食的垂涎,就能看出他們在家裡到底經受了些什麼。
“陛下說的是,飛記得了。
”嶽飛押了口酒,很随意的答應道,但似乎并不是十分放在心上。
趙榛估摸着短短幾句話,還無法改變嶽飛那種對于家人也很摳門的價值觀,拿出了一個令牌交到了小嶽雲手中。
“以後若是想吃肉了,帶你的姐弟來宮裡。
”
小嶽雲看到趙榛賞賜,興奮的趕忙,接過,立刻向趙榛道謝。
嶽飛也隻能無奈苦笑。
天色方晚。
趙榛便回了宮去。
嶽飛更是因為和趙榛的暢談之後,舒展了許多。
當夜便告别了家人,奔向軍營。
……
六月的天已經有些炎熱。
嶽飛的妻子兒女隻是從北方逃難而來的其中之一罷了。
北方由于易幟成了金人的屬地,逃難的漢人百姓不計其數。
山東一帶的百姓多向江南,江淮一帶逃難。
山西和河北的百姓,則過了黃河,湧入了河南。
難民肯定要接受的,汴京城在重建,最最最需要和重要的便是人口的恢複。
汴京由于戰亂損失了大量人口。
留下無人認領的房屋,田産不計其數。
河北遷徙過來的百姓,正好可以填補着一漏洞,推動汴京的重建工作。
同時,那些河北而來的百姓還為趙榛帶來了更加全面的軍事情報。
金兵兵分兩路,一路從代州,經由太原,隆德,由東路軍新任右副元帥完顔宗輔統領,号稱十萬。
一路由保州,經由真定,趙州而來,由新任左副元帥完顔婁室統領,也号稱十萬。
大部分州縣都已經望風而降。
但仍有少部分忠于大宋的義士,聚集義軍在兩河地區抵抗。
規模最大的要數五馬山的馬擴,趙邦傑,此二人在靖康之難前,都還是是當地的員外地主,家被金人毀了,老婆被金人糟蹋了,孩子被殺了,佃戶也被抓了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