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呆若木雞
波瀾翻湧的津門衛還沒有恢複平靜,馮恺章的回歸就再度掀起了軒然大波。
所有人的眼睛瞬間就全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京城現在是什麼情況?
朝廷是不是在準備着南遷?
“父親,陛下已經決定固守京城,奏疏不能上報。
”
馮恺章眼淚嘩嘩的就流了出來,天知道這幾天他過得有多麼絕望:“此是戶部司徒倪公所言,内閣範、方二公亦言離去,勸孩兒勿要送死。
”
戶部司徒倪公指的就是戶部尚書兼侍講學士倪元璐,而範、方二人指的則是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範景文和理戶、兵二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總督漕運、屯田、練兵事務方嶽貢。
馮元飏當場淚流滿面。
李自成已經向着居庸關挺進,京中盛傳十二賊抵城下,闖軍的南路軍主帥劉芳亮也已經殺到了保定,沿途真定知府邱茂華、遊擊謝素福出降,大學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
雖然這李建泰已經在河東逃過一次了,可現在他以大學士之身降賊,那對馮恺章的打擊還是極其嚴重的。
很有點汪總裁投日的味道。
還好大明自有忠良,保定同知邵宗元、知府何複,監軍禦史金毓峒,光祿寺少卿張羅彥,皆忠烈也。
散盡家财,招募勇士,堅守至今。
“姜瓖、王承允皆已降敵,陛下何至還對唐通、吳三桂之寮存以期望?
”
沈廷揚隻差沒捶兇頓足。
随着大同、宣府兩地的投降,居庸關的唐通在沈廷揚看來也已打上了投敵的記号,不為别的,隻因為李自成大勢已成也。
就如山頂上滾下的雪球,滾動到下半截的時候,就已經是不可阻擋之勢。
任何擋在它們前頭的東西全都要被碾成粉齑的。
這個時候明軍軍心已潰,人心已渙,不走留在京城等死嗎?
沈廷揚這一刻是真心不理解崇祯帝的選擇。
隻有馮元飏明白一二,他們的這位皇帝啊,太要面子,太要面子了。
所以他一點過錯也不願意承擔,南遷之事明明他早有意動,但就是因為不願意背負罵名,這才拖延至今。
可他也不想想,陳新甲已經死了,前車之鑒擺在那裡呢,哪個臣子還願意做第二呢?
“沈公言之有理,京城之外僅剩居庸關一道屏障,實在叫人心中難安。
以我之見,不若現在就提兵奔往通州,以防不測。
”
馮恺章這時候才注意到秦朗,很是不解他一個小年輕怎麼就敢在這種事上插話,還如此大膽。
不得調令,私自領兵進京,那是什麼罪過,他不知道的嗎?
可是接下來他父親和沈廷揚的反應就更叫馮恺章睜大眼睛。
他都想擡頭看看天,怎麼才幾天不見,津門衛的天都變了?
秦朗這一刻在原毓宗的身上感受到了極大的惡意,遠比一開始時就感受到的惡意強烈了許多,他不動聲勢的打量了原毓宗一眼,這家夥看起來一副道貌岸然,可沒想到啊。
津門衛此前預備的二百多艘各種船隻一下子派上了用場。
運河不比海河,可以通行數千石的大沙船,運河的水道狹窄,水量也小,如果把兩三千石的大沙船駛入進北運河,哪怕沙船是平底船,那也隻能勉強通過運河閘座,還很可能會因超重而擱淺。
這都是漕運上的經驗之談。
大明朝的漕丁錢糧很少的,對比朝廷的錢糧,漕丁們更大更主要的收入是來自于販賣漕船夾帶的“土特産”。
後來,漕船為了多裝載商貨,私自将漕船加長,承載量高達到2、3000石。
以至于超載的漕船經常擱淺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