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祝阿之事後,市樓再度恢複了原本的平靜,此後再無他事。
期間劉景抽空去了一趟以從事手工業為主的市北區,找木匠為侄兒虎頭制作鸠車,并順帶做幾支牙刷。
木匠聽了他的描述,覺得此物制作不難,便答應下來。
一直困擾自己的刷牙問題即将得到解決,令劉景整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下職返家後,他第一時間翻出文稿,打算優中擇優,務必從中選出最好的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給諸葛亮。
楷書方面,斟酌良久後,他選擇的是前漢名士賈誼的《過秦論》上篇,以及《論積貯疏》兩篇經典文章。
《過秦論》洋洋灑灑數千字,即使上篇,亦有近千字,《論積貯疏》則要少一些,約四百字,當初劉景為了寫好這兩篇文章,不知浪費多少筆墨、付出多少汗水。
他之所以選擇《過秦論》、《論積貯疏》,并非是因為它們辭藻優美,富于文采,而是因為二者皆為政治之論,劉景手裡有無數詩詞歌賦,但他認為這些東西對諸葛亮全無益處。
行書方面,仔細考慮後,他選擇的是唐代大家韓愈的《馬說》及其姊妹篇《龍說》兩篇經典散文。
《馬說》言“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說的是懷才不遇;《龍說》言“龍噓氣成雲,而雲從龍”,談的是君臣相得。
兩篇文章字數都不多,隻有百餘字,但道理深刻,借物寓意,甚至涉及神話生物,與潇灑飄逸、疏展靈秀的行書堪稱天作之合。
而且裡面還隐藏了劉景對諸葛亮求賢若渴之心,可惜對方注定無法明白他的心意。
諸葛亮絕不會想到自己日後會成為這個時代最傑出的人,即便是那些開創王朝的帝王,也無法掩蓋他的光芒。
此四篇文章,可謂是精品中的精品,他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諸葛亮露出驚喜的模樣。
帶着這樣的心思,劉景沉沉睡去。
次日天公作美,總算不再是陰雨天氣,天空一望無際,白雲徜徉其間,和煦的朝陽一舉驅散了多日以來的潮濕之氣。
吃過早飯,劉景抱着紙卷前往市井,途經東市門,和市門卒王朝、馬周微笑颔首,王、馬二人手持刀盾,執禮甚恭。
等到劉景遠去,“亡命之徒”馬周才開口說道:“大兄,我活了二十年,從未遇見過劉君這般謙遜和善的君子,難道是因為我來自小縣,見識不廣嗎?
”
王朝緩緩搖了搖頭,說道:“我居郡城近三十載,也是首次遇上劉君這樣的人。
劉君‘躬耕養客’傳于闾裡之間,他連自家奴仆賓客都能善待,對我等謙遜有禮也就不足為奇了。
”
馬周好奇道:“據說劉君和劉伯嗣乃是同族兄弟。
”
“對,他們都出自龍丘劉氏。
”王朝說道:“龍丘劉氏不止是漢室皿脈,更是我長沙士族之冠冕,曾出過兩位三公。
也隻有此等高門冠族,才能培養出二位劉君這樣的君子、豪傑。
”
馬周一旁聽得直撇嘴,梗着脖子大聲道:“大兄豈不聞‘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
王朝還沒反應過來,倒是讓往來行人忍不住捧腹大笑,一名身份卑微的市門卒居然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真是太可笑了。
“阿周,慎言。
”王朝一臉尴尬地勸道。
馬周面色漲得通紅,不服氣地道:“周勃織薄、樊哙屠狗;吳漢販馬、馬武流賊,此輩原本皆是鄙樸之人,才能不過凡庸,然而一遇高祖、世祖,立刻扶搖直上,封侯拜将,名震天下……”
他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從小就喜歡聽人講古,尤其喜愛草莽建功立業的故事,他總是會将自己代入其中,他們能成功,自己必定也行。
周圍先是一靜,繼而又是哄然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