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的出了李府的大門後,喜來樂回頭忘了一眼那匾額,随後腳下一軟,整個人就向下落去。
若非是李陌眼疾手快,并且距離比較近,一把拖住了他,此時的喜來樂非得丢醜不可。
可是即便是這樣,李陌在拖住他的時候,明顯的感受到了喜來樂後背的衣衫已經濕了,顯然這是被吓得。
看來先前在面對李鴻章的時候,喜來樂到底沒有做到那般風輕雲淡。
而此時旁邊的德福雖不似喜來樂這般不堪,但也是直喘粗氣,剛剛在裡面,可是把他吓壞了,覺得這次面對李鴻章,比那次面對皇上時的壓力都大。
這一次,那等候的官兵們倒是沒有人來催促他們,不過喜來樂在給李陌道了聲“多謝”後,便強打起精神,上了馬車。
在回來的路上,三人誰都沒說話,喜來樂是合上眼睛養精神;德福呢則是緊緊的抱着藥箱子,不知道在想什麼。
而李陌則是微皺着眉頭,思考着李鴻章說的那句“我們的彈藥有很大的問題”。
彈藥有問題?
随着這個疑問,李陌的腦海當中飛快的運轉着,不斷的調出以往看到的那些相關的分析文章,以及文獻,心中也逐漸的有了個大膽的猜測。
李陌曾經看過一部老片子《甲午風雲》,當時片中鄧世昌命令緻遠艦上的水兵将彈頭拔下,從炮彈中倒出的竟然是沙子;而有些炮彈口徑太大,都放不進炮管内,非得用锉刀锉一圈才行。
這個場景讓當時的李陌很是震驚,以為是清政府腐敗無能,拿着灌沙子的炮彈以次充好。
可是在後來查過一些資料後,才明白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原來,當時北洋海軍各艦使用的炮彈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花彈,彈頭内填充的是火藥或炸藥,擊中目标後會發生爆炸。
另一種則是實心彈,彈頭内則很少裝藥或不裝藥,更多時候是填充泥土、沙石來配重,而且還很規範,摻多少都有規定。
實心彈在擊中目标後當然不會爆炸,其作戰意圖是憑借重力加速度擊穿敵艦引起進水。
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實際上就是這種實心彈,它雖然不會爆炸、威力小,但卻是北洋海軍最常用的炮彈。
但誰能想到這種北洋海軍所用的以擊沉敵艦為目的實心彈,卻在黃海海戰中擊中了日本聯合艦隊“浪速”号後并未造成艦船損壞。
甚至日軍留存炮彈後還對外宣稱,此實心彈未造成日軍任何人員傷亡。
但在甲午海戰的時期,最有效的炮彈還得是開花彈了,而北洋艦隊恰恰缺少的就是這種炮彈。
因為當時的北洋艦隊軍費有很大一部分被挪用了,沒錢的話,外購進口就别想了。
至于說自己造,卻也沒那技術,别看當時開了大大小小那麼多機器局,但技術不過關,造出的大開花彈質量不好,隻能造些實心彈而已。
但外購炮彈沒銀子又不行,便趕鴨子上架,讓國内的機械局他們生産開小開花彈,但還是因為技術不過關,造出來的炮彈質量問題太多,而且産量不高,廢品率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