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位醫生吃完土雞又轉向爆炒肥腸,還吃了很多姜爆豬肺,一點也不講究。
不是說道當醫生的都有潔癖嗎,這醫生怎麼和其他醫生完全不同,也不知道是不是蒙古大夫。
俞美清自以為是嘀咕,實則衆人都聽到了。
朱學林笑了笑,“婆婆,你别看我們外科醫生賺錢,我們也很苦呀,一天有時十幾台手術,忙得連吃飯的時候都沒有,隻能讓護士喂一些流食,我是經常手掏着病人的爛大腸,嘴裡吃着面線糊大腸,哪有那麼講究呀。
”
朱學林這話不止不講究,還很埋汰,衆人想像着他那樣子做的時候,不由地一陣惡寒,簡直颠覆大家對醫生的形象呀。
“這有什麼呀,以前我們在醫學院的時候,為了鍛煉膽量,吃飯的時候比賽說惡心的事,看誰吃不下了得洗碗。
”
沒想到李志平現在一臉的官相威嚴,竟然有這種黑曆史。
黃一曦卻認同地點點頭,“我以前做暑假工的時候,也到過小作坊做過面包,一開始看到情形也是不敢吃,後來沒做了過沒多久也就吃了。
國人明面上的道德很高,但私底讓人不敢恭維,不然也不會創造出“易糞而食”這個詞。
“所以年輕人就不應該懶,要學會自己動手。
”
黃志新總結。
“老人家這是生活得來的智慧,不過現實中比較難,現在社會是流程化的社會,高度的分解合作決定一個人隻能做一個程序,而一件東西從物品到手中的環節太多,很難控制好。
”
李志平指着餐桌上的食物,“舉一個最簡單的凳子,比如這隻雞,我們最多就是烹饪這道程序,象老人家住在鄉下,可能還會自己養,但雞的飼料,還有這道菜的醬油和調料的原料和制成等等,都不是一個人能控制的,所以也就隻能眼不見淨了。
”
李志平管理着一個大醫院近千名員工,幾十個部門,看過的事情多了,眼界也高,自然能注意到常人忽視的其他方方面面。
朱學林也贊同地點點頭,“研究發現,醫生和護士的壽命并不比平常人高,長壽者的養生之道大多稀奇古怪,在醫生們看來,很多是不良的習慣,所以在能講究的時候可以适當講究,不能的情況下順心而行,畢竟心情好也很重要。
”
說完指着桌上的蝦幹炒蕨菜話頭一轉,“不過這種野菜有毒素,老人家還是少吃一點,至于紅燒肉,隻要不三高,可以吃一些,網上的一些健康指導的文章很多都是行業營銷軟文,絕大多數沒有真正的科學數據難。
不要相信那句什麼有錢難買老來瘦,一些老人家可能為了養生或者信仰不吃肉,導緻身體營養不良,其實對身體不好。
”
絕大多數的老人家都有一種功能,正向的科學的意見非常難聽得進去,一說禁忌馬上就照做,而且禁忌都是,偏方、秘方、野郎中,鄉野氣息濃厚。
但這股深厚的鄉野氣息并不隻是農村老太太才會患上,這種功能和流感一樣并不挑文化水平和地位,城裡有知識的老頭老太太一樣會有,這種功能和他們本人的學識水平沒有正相關。
這些話太颠覆俞美清的三觀了,她可以堅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發的養生文章。
一頓飯主賓盡歡,黃一曦也沒有想過,就是一頓簡簡單單家常便飯改變了家裡幾位老人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