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轉眼就來到了7月中旬,這中間姜小白服裝店一共來了8家,算是京城兩家,魔都兩家一共是十二家。
也算是勉強達到了姜小白的預期。
國家隊已經出發,前往了大洋彼岸。
從開年到現在,緊緊半年的時間,可是整個社會上的風氣卻越來越開放了。
國企廠子裡邊越來越多的人停薪留職,當然了僅限于高層。
其他的普通工人,還是依舊死守着鐵飯碗。
畢竟這碗飯已經吃了幾十年了,讓他們一下子放下,誰也不願意。
哪怕是已經有人在外邊掙錢了,他們依舊守着一成不變的日子。
變化總是需要時間的,不過這個狂躁的年代氣息卻已經開始顯露了出來。
騷動,與不安,從1978年開始,到現在1984年。
這股氣息已經醞釀了6年的時間,經過這6年的時間,已經形成了第一次下海經商的浪潮。
“我們下海吧。
”這是這一年最流行的一句話。
人們在用這樣的詞彙互相的試探和鼓勵。
“修大腦的不如剃頭的,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可是卻代表着這個時候人們的一種逐漸形成的思想價值觀。
這種思想在建華村已經開始顯現出來了,這個位于晉省的小山村。
可以說是晉省改革的第一村,第一線。
人們當初窮怕了,現在掙錢了就能夠過上好日子,再加上有四個廠子。
人們也更加的崇尚這種觀念。
姜小白發現了這種思想的苗頭,不過卻沒有多說,當時代的浪潮湧來,曆史的車輪滾滾前進。
誰也沒有辦法阻擋,也無法阻擋。
改革釋放了資本和金錢的力量,這就是一頭巨獸,當一旦釋放出來,就再也關不回去了。
無數人前仆後繼,推動着時代的發展。
有人說過,每一個時代的結果,都是這個時代當時所有人的選擇。
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姜小白坐在建華村裡,看着窗外的雲卷雲舒,一群小人物就要登台,上演屬于他們的故事了。
或好的,或壞的,都是不可避免的,也都是曆史的進程。
或許他不會被寫進教科書裡,也不會被寫在報紙上,但是卻又代表着這個時代。
隻不過姜小白沒有想到的事,不久的将來,他竟然是第一個登上這個舞台的小人物。
聽着窗外知了的鳴叫,已經忙活了一天的姜小白,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推開了走了出去。
走出了知青罐頭,雖然已經是夕陽西下的時候,可是天氣依舊熱的很,一股股的熱浪撲來。
不過比白天的時候,已經好了很多,姜小白穿一雙拖鞋和大褲衩,就在村裡晃蕩着。
“小白哥哥。
”
一群孩子們風一樣的跑過,留下了幾片破瓦。
建華村擁有的電視數量肯定是周邊幾個村子最多的,不說家家都有一台電視劇,可是兩三家的總是能夠有一台的。
霍元甲,當然也随之成為了孩子們的偶像。
所以有些人家的瓦就遭殃了,能夠一下子用手劈開幾塊瓦成了孩子證明自己是霍元甲的方式。
當然了也有一些孩子證明自己的時候把手給劈骨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