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叛軍士兵有所動搖,長生心中大喜,打仗打的就是士氣和軍心,而今叛軍先鋒已經鬥志全無,如果能一鼓作氣将他們策反招降,接下來的決戰己方至少能先得三成勝算。
想過此處,長生純陽靈氣猛催狂瀉,加速追趕那兩個逃走的紫氣高手,與此同時自心中快速思慮,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才能趁熱打鐵,直接勸降叛軍的三萬先鋒。
勸降的關鍵是抓住叛軍心理,說白了就是得知道叛軍心裡在想什麼,敵方紫氣高手接連潰敗,主将中箭受傷固然會導緻叛軍士氣低迷,但這卻不是主要的原因。
自己剛才高喊發聲表明身份也起了一定的震懾作用,正所謂人的名兒樹的影兒,近兩年他鋒芒畢露,威名遠揚,他是朝廷武舉的童榜狀元,出道至今常勝不敗,可别小看武舉狀元和常勝不敗,武舉是朝廷恩科,在大部分人眼中武舉狀元就是天下第一,而常勝不敗則更加吓人,說明他是有真本事的人,誰也打不過他,正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面對常勝不敗的武舉狀元,任何人都會心生忌憚。
此外,他先前在喊話中還提到卸甲歸降者既往不咎,執迷不悟者九族盡誅,這句話的分量也很大,前半句是利誘,後半句是威逼,他此時急切思慮的是剛才這句話究竟是利誘的作用大,還是威逼的作用大。
仔細想來應該還是威逼起的作用更大,尤其是九族盡誅,可謂兇殘暴戾,慘無人道,這些士兵可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卻一定在乎家人的生死,這個懲罰實在是太嚴重了,嚴重到他們難以承受。
如果是别人這麼說,叛軍可能還會懷疑是在虛張聲勢,但這句話是他說的,由于主政禦史台的時候嚴懲了大量官員,各地官員對他便多有污蔑诋毀,将其描繪成了嗜皿好殺的兇殘酷吏,這也是叛軍士兵怕他的原因,因為在衆人看來,他真能幹出誅滅九族的兇殘之事。
摸清了叛軍的心理,長生便知道接下來說話應該如何側重,于是再度提氣發聲,“爾等即刻席地而坐,前罪既往不咎。
若是繼續助纣為虐,戰後本王必定皿洗清算,妻兒老小,盡數淩遲。
”
狠話誰都會說,但能不能起到震懾作用,還得看說狠話的是什麼人,之前都幹過什麼事情,長生可是幹過狠事兒的人,臨陣對敵的雷霆手段自不必說,濟州和立洲的近百名朝廷命官他也是說殺就殺,直接皿洗。
就在長生提氣發聲之時,位于西南方向的大頭發現敵方的兩個紫氣高手飛掠而至,立刻縱身躍起,抛出陰陽雙輪封擋攔截。
大頭何其聰明,焉能看不出長生在試圖勸降,陰陽雙輪脫手之後立刻高喊附和,“英勇親王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一言九鼎,有仇必報。
”
聽得大頭言語,叛軍士兵更加驚懼,尤其是大頭最後那句有仇必報,更是吓的他們心驚肉跳,他們最不怕的就是自重身份,不與自己一般見識的君子,因為這種人就算得罪了,對方也不會将自己怎麼樣。
而他們最怕的就是有仇必報,跟自己一般見識的小人,要是得罪了這種人,肯定會受到對方瘋狂的報複,絕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很多時候,人是不是做壞事,并不取決于人品好壞或面臨的處境,而是取決于做壞事的代價慘不慘重,如果做了壞事也不會受到太嚴厲的懲罰,他們就敢去做壞事。
如果做壞事被抓到就淩遲殺頭,他們可能就不敢去做。
大頭話音剛落,長生已經趁機追上了一名被陰輪攔住去路的紫氣高手,淩空一刀,直接枭首。
長生淩空抓住對方首級,高舉示人,“本王乃天命之人,靜有千仙護佑,動則萬佛随身,擋我者死!
”
釋玄明出身佛門,心性純良,但心性純良隻是少有詭計,并不表示他憨厚愚蠢,聽長生說到萬佛随身,立刻聽出長生在暗示自己施展佛法神通震懾衆人,因為長生是道士,千仙護佑倒是有可能,卻絕不可能有萬佛随身,因為和尚道士根本就不是一條道兒上的。
随着咒語的念誦,法印的變換,釋玄明身形暴漲,瞬間化作一尊三丈多高的護法金剛,法相無比莊嚴,渾身閃耀金光。
釋玄明精通少林絕技,獅子吼大有火候,化身金剛之後靈氣吞吐,施出了佛門獅子吼,“逆天而行之人,将永堕阿鼻地獄。
”
獅子吼不同于尋常的提氣發聲,提氣發聲隻是聲音高亢,而獅子吼發出的聲響卻極具穿透力,回旋共鳴,會令聞聽之人心跳紊亂,心慌氣短。
護法金剛的出現令叛軍亡魂大冒,鬥志全無,面對着三丈多高的龐然大物,那種無形的威壓幾乎壓的衆人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