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易目露奇光,剛剛術從何來,他竟沒有感知到分毫。
稷下學宮,海納百川,其中也有法家存在。
甯易也接觸過一些,但是修習法家的學員,使用律法之道時,甯易還是能夠感應一二的。
像這兒來也無影,去也無蹤,倒是首次見到。
回首,望着眼前大城,甯易心生好奇的同時,眼中也多了一些敬畏之色。
法家那位始祖,創出律法之道,當真是驚才絕豔。
這座城池,便是仙人手筆展現出來的一角。
有此神鬼之力,不足為奇!
隊伍排的雖然有些長,但是因為有秩序,所以入城速度極快。
沒等多久,甯易四人便随着人群走進城中。
寬大的街道上,玄黃色的石頭鋪路,路面畫有分割線。
馬車行于中間,左右車道不同,行人走于兩邊,有專門的人行橫道。
甯易神色有些古怪,眼前這一幕,與記憶深處的景象太像了。
“是不是很有意思。
”
石源指着來往行人,說道:“每一個人,都按規章行事,這畫面,就像是……一個個傀儡木偶。
”
“這個,有秩序,也不能說不好。
”
甯易道也不覺得有什麼,或許是受前世影響,随着人群,走向人行橫道。
道路最邊緣地帶,立着一根根巨大的石柱。
玄黃石柱呈圓形,直徑超過兩米。
其上雕刻着黑色的大字,工整,橫平豎直,沒有半分人工雕琢的迹象,就像這城,城中馬路,馬路上的人一樣,都遵循着某條律法,容不得半點差錯,忤逆。
“人行馬道,暴曬一個時辰。
”
甯易目光從石柱上記載的律法上掠過,突然生出一個念頭,轉頭問道:“石道友,若是連綿陰天,十天半月不見太陽,這麼律法又該如何執行。
”
“法家說有光,便有光。
”
石源壓低聲音,說道:“法城非同尋常,這裡的一切,都不能以常理度之。
”
“言出法随。
”
甯易恍然,繼續往前走,每隔五十米,便有一條法柱,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記着簡單的法條,幾乎看上一眼,便能記下。
回想起藏經閣中看到的典籍,其中關于法家的記載浮現在腦海中。
何謂律法之道。
人人遵守,便是律法之道。
這話雖短,卻把法家修行精髓講了出來。
人人遵守,便是法家的力量之源。
這座龐大的法城,數百萬計的常住人口,每日數十萬計的流動人口。
凡來者,必遵守。
日積月累,這裡的律法之道就變得越來越強大。
隻怕是修成道果者,入此城,也讨不得好。
法祖早以作古,道卻永存世間。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入法城,方窺見法家理想之世界。
但是,這個世界,也非完美。
比如,眼前明誠、玉芝這對道侶,進城之後就松開了十指相纏的手。
法條有言,公衆之地,有傷風化者,面刺銀字十日。
呃,這條挺好。
這……簡直就是單身狗的福音。
逛了兩條街,甯易看到種種奇事。
比如,一名偷盜者,當定的街道上,律法之鞭自虛空凝現,啪啪地抽着了三十鞭,整個人皿肉模糊。
一位強建犯,被割去了鼻子,臉上刺字,三年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