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武俠仙俠 西遊記二宋尋法

第十一回 取經被趕害戬妹 西遊之後再還俗

西遊記二宋尋法 潇騰 2417 2023-04-12 00:16

  頌古

  釋智愚

  德山疑處問岩頭,若得渾家一地愁。

  父又咒兒兒咒父,冤冤相報幾時休。

  --------------------------

  取經被趕被核砸--反諷緻鎮三聖母

  孫悟空西遊,半途三打白骨精,被唐僧驅逐,往東回了。
飛到華山時,看景色尚好,落到山腰散心,正看着,一時失神,腦袋被什麼東西打了一下,手快速一捉,原來是個桃核。

  他擡頭四處一望,見山頂一個巨石上,立着一個神仙,又拿着一個桃在吃。
定睛一看,七竅生煙,原來是楊戬那家夥。
孫悟空氣不過,眼睛一轉,想到一事,朝楊戬龇牙咧嘴的大笑道:“楊小二啊,聽說你妹妹楊蓮兒,與凡人私相授受,已經懷孕了,不知道生了沒有?
見到你小外甥了沒?

  楊戬雙手緊握,嘎吱吱直響,對山腰的孫悟空大吼:“你說什麼?
此話當真?
從哪裡聽來的?

  孫悟空嬉笑道:“神仙們,凡是消息靈通點的,應該都知道了吧?
是不是就你一個人蒙在鼓裡?

  楊戬氣的頭頂冒起一陣輕煙,一跺腳,飛走了。
後來把三聖母鎮壓在了華山下。

  孫悟空心裡一陣爽快,被丢核桃的郁悶、被師傅趕的氣憤,似乎都消散了,哼着歌,飛向了花果山。

  當年大鬧天宮後--楊戬火燒花果山

  卻說那大聖雖被唐僧逐趕,然猶思念,感歎不已,早望見東洋大海,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
”那行者将身一縱,跳過了東洋大海,早至花果山。
按落雲頭,睜睛觀看,那山上花草俱無,煙霞盡絕;峰岩倒塌,林樹焦枯。

  那大聖正當悲切,隻聽得那芳草坡前、曼荊凹裡響一聲,跳出七八個小猴,一擁上前,圍住叩頭,高叫道:“大聖爺爺!
今日來家了?
”美猴王道:“你們因何不耍不頑,一個個都潛蹤隐迹?
我來多時了,不見你們形影,何也?
”群猴聽說,一個個垂淚告道:“自大聖擒拿上界,我們被獵人之苦,着實難捱!
怎禁他硬弩強弓,黃鷹劣犬,網扣槍鈎,故此各惜性命,不敢出頭頑耍,隻是深潛洞府,遠避窩巢,饑去坡前偷草食,渴來澗下吸清泉。
卻才聽得大聖爺爺聲音,特來接見,伏望扶持。
”那大聖聞得此言,愈加凄慘,便問:“你們還有多少在此山上?
”群猴道:

  “老者小者,隻有千把。
”大聖道:“我當時共有四萬七千群妖,如今都往那裡去了?
”群猴道:“自從爺爺去後,這山被二郎菩薩點上火,燒殺了大半。
我們蹲在井裡,鑽在澗内,藏于鐵闆橋下,得了性命。
及至火滅煙消,出來時,又沒花果養贍,難以存活,别處又去了一半。
我們這一半,捱苦的住在山中,這兩年,又被些打獵的搶了一半去也。
”行者道:“他搶你去何幹?
”群猴道:“說起這獵戶可恨!
他把我們中箭着槍的,中毒打死的,拿了去剝皮剔骨,醬煮醋蒸,油煎鹽炒,當做下飯食用。
或有那遭網的,遇扣的,夾活兒拿去了,教他跳圈做戲,翻筋鬥,豎蜻蜓,當街上篩鑼擂鼓,無所不為的頑耍。

  孫悟空氣的直咬牙:“二郎神,看來我害你害的還不夠啊!咱們日後再算賬。
”将那些獵戶用石頭施法砸死了,又去四海龍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
前栽榆柳,後種松楠,桃李棗梅,無所不備,逍遙自在,樂業安居不題。

  --------------------------

  蟠桃延壽高老莊--大聖沉香論恩怨

  豬八戒去花果山請猴哥,拿了幾個百年一熟的蟠桃,途中給了高老莊。

  後話:南宋時,沉香劈山救母。
三聖母的兒子沉香長大,打算救母出山,四處拜師,找到孫悟空。
孫悟空一不楞腦袋:“我和你們那一大家子,互相間怨多恩少,玉帝欺過我,狗咬過我,楊戬群毆我。

  當然,我也不是吃素的,也還了幾報。
一是楊戬母親。
玉帝說他妹犯了天條,讓我壓在桃山下,我沒細問,順手辦了。
二是你母親。
我西遊途中,在華山歇息,被楊戬丢核桃砸了腦袋,一冒火,說了他妹,也就是你母親私相授受、懷孕的事,楊戬立馬跑去把你母親壓在了華山下。
誰知道我高興的回了花果山,卻發現,楊戬在當初我大鬧天宮時,燒了我花果山、燒死了無數猴子猴孫。
所以呀,孩子,不是不教,是不能教也。

  我給你指條道,你呀,想拜師,去找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
他啊,跟楊戬有仇,被楊戬騙到了埋伏裡身死了,修為也不弱,兩個人不分上下,或許聞仲還高些。
到時候,你想去找楊戬幹架,可以叫上我。

  後來,沉香果然拜到了霹靂大仙、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的名下。
待沉香學藝有成,聞仲還幫借了手下鄧忠的開山斧,雖然品級一般,但華山又不是法寶,砍開華山是綽綽有餘。
後來沉香得已劈山救母。

  --------------------------

  大聖殷勤拜南海--玄英載瓶遊四渎

  觀音慈善縛紅孩

  菩薩聽說,心中大怒道:“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
”恨了一聲,将手中寶珠淨瓶往海心裡撲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這菩薩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孫說的話不好,壞了他的德行,就把淨瓶掼了。
可惜!
可惜!
早知送了我老孫,卻不是一件大人事?
”說不了,隻見那海當中,翻波跳浪,鑽出個瓶來,原來是一個怪物馱着出來。
行者仔細看那馱瓶的怪物,怎生模樣:…文王畫卦曾元蔔,常納庭台伴伏羲。
雲龍透出千般俏,号水推波把浪吹。
條條金線穿成甲,點點裝成彩玳瑁。
九宮八卦袍披定,散碎鋪遮綠燦衣…….卻原來是龜靈聖母的惡身玄英。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