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武俠仙俠 西遊記二宋尋法

第九回番外 兩貔貅喪命 大鵬雕進都

西遊記二宋尋法 潇騰 4578 2023-04-12 00:16

  關山月

  宋陸遊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軍不戰空臨邊。

  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戍樓刁鬥催落月,三十從軍今白發。

  笛裡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征人骨。

  中原幹戈古亦聞,豈有逆胡傳子孫!

  遺民忍死望恢複,幾處今宵垂淚痕。

  -----------------

  寄姚楚州

  宋代戴複古

  庸将幾誤國,流民亦弄兵。

  康時仗豪傑,了事是功名。

  車馬長淮路,貔貅細柳營。

  山陽還舊觀,并使慮塵清。

  -----------------------------------

  大鵬雕與小貔貅恩怨

  大鵬雕回了靈山,将魔王波旬所講的簡單回味了下,就過去了三天,而且還有些疑問。
但時間緊迫,需要抓緊完成魔王交代的小事。

  他飛出靈山,一路向宋朝飛出。
飛了半天,感覺有點累,低頭一看,下面一座山,認識,積石山,女娲煉石補天後,殘渣傾倒而成。
旁邊就是黃河。
他看到有一對大貔貅帶着一個小貔貅,正在山頂行走。
大鵬雕正好餓了,飛撲而下。

  -----------------------------------

  {

  貔(pí)貅(xiù)

  本文指大熊貓。

  1、貔貅之神化:

  就像龍一樣,随着演變發展,豹、虎、鹿、獅、羊、鳥、熊貓等動物逐漸進入了貔貅的容合過程,成為貔貅的取材對象。
傳說貔貅有26種造型,49個化身。
貔貅者,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其色亦金亦玉,其肩長有一對羽翼卻不可展,且頭生一角并後仰。
相傳貔貅是一種兇猛瑞獸,但這種猛獸分有雄性和雌性,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
在古時這種瑞獸是分一角或兩角的,一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辟邪”。
貔貅造型多以單角為主。
兩角,有的,是并列,象龍的角;有的,是一前一後,像雙角犀牛的角。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罴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

  《史記索隐》:“此六者猛獸,可以教戰。

  熊:普通熊。

  罴[pí]:棕熊,與北極熊體型半斤八兩。

  貙(chū):雲豹。

  2、貔貅之原型:

  (滹沱散人按:其初始原型,待考古發掘,例如(黃帝阪泉之戰時期的)古山洞壁畫、帝王貴族墓等。

  2.1原型1:大熊貓

  曆史名稱:可能稱為貔貅、執夷、杜洞尕、食鐵獸、竹熊、白罴、花熊、華熊、花頭熊、銀狗、峨曲、猛豹、猛氏獸、貘、貓熊等等。

  曆史分布:繁盛期為更新世中期,亦稱為洪積世(從2,588,000年前到11,700年前),朝鮮、遼甯、河北、山西、陝西、四川、甘肅、湖南、湖北等地廣泛分布。

  顔色:目前已知的大熊貓的毛色共有三種:黑白色、棕白色、白色。

  史書:東方朔(公元前153年-前93年)在其《神異經》中說:“南方有獸,名曰齧鐵。
”清乾隆時湖南《直隸澧州志林》記載“貊多力,好食竹,皮大毛粗,黃黑色,可為鞯寝之,有警則毛豎,永定間有之(指今大庸縣)。
”徐珂《清稗類鈔·動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遼東人謂之白熊。
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文物:唐代絞胎琉璃熊貓。

  象形文字:從貔貅的金文(即青銅器文)的形态推斷,貔,頭大,貅,頭尾長,或貔為大熊貓,貅為馬來貘。

  食鐵獸由來:據說,在缺鹽時,大熊貓會偷偷跑入村民的家中,舔食鐵鍋裡面殘餘的鹽,因為牙齒太過鋒利,一不小心容易将鐵鍋咬壞,所以村民們認為這種生物是一種食用鐵的生物,因此給大熊貓取名食鐵獸。

  人類食物:“熊貓已經成為了史前人類的餐桌佳肴。
”(《大熊貓的起源》作者中國三峽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魏光飚)

  2.2原型2:馬來貘

  馬來貘:一般指亞洲貘,鼻長。
(學名:Tapirusindicus),是貘類中最大的一種,體長為1.8-2.5米,肩高90-120厘米,尾長5-10厘米,體重250-540千克。
又叫五不像,它的鼻似象,耳似犀,後腿像犀牛,足似虎,軀似熊,全身毛色黑白相間。
夏商期間,中國北方氣候十分溫暖,有馬來貘分布。

  文物:貘尊,陝西寶雞出土的西周中期酒器。
器體似馬來貘,長吻前伸,有帶立虎的蓋扣合。
尾部有半環形。
現藏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2.3原型3:犀牛

  獨角犀牛:印度犀。
曆史上在中國境内也廣泛分布。
獨角。

  雙角犀牛:蘇門答臘犀。
目前僅産于蘇門答臘島。
但曾廣布于印度、緬甸、東南亞至南洋群島,中國在最後一次記錄是1945年在雲南思茅用火槍獵殺的。
雙角,一前一後。

  }

  -----------------------------------

  兩隻大貔貅感覺風聲不對,一擡眼,發現大鵬雕撲面而來,公貔貅大喊一聲:“給孩子加一氣罩,然後扔下黃河,生死有命。
咱們上!

  說着,兩隻大貔貅施法,在小貔貅身外弄了個氣罩,然後将其抛下了峽谷。
小貔貅落進積石峽,順着黃河向下漂流而去。
而兩隻大貔貅怒吼一聲,飛身上天,與大鵬雕大戰了起來。
過了兩三盞茶的功夫,貔貅先後掉落下來,雙雙斃命。

  小貔貅跑了,大鵬雕也沒去管它。

  大鵬雕将其中一個大貔貅,串了根木棍,烤火吃了。
剩下一個不管,一震翅,又繼續趕路。

  豬八戒飛過積石山,聞到一陣香味,落了下來。
一陣尋找,結果發現兩隻貔貅,一隻僅剩下碎骨,還有一隻生的。
豬八戒隻好勉強提起生貔貅:“給我兒子做頓肉吧,整天吃素。
”追到宋西遊五人衆後面,悄悄傳音兒子朱小戒。
大小豬找了個山坳,把生貔貅烤着吃了,朱小戒一邊吃一邊嚷着:“真香!
爹你太好了,我都不沾葷腥好多天了,整天讓我吃素。
這回可是吃上肉了!

  這天,楊寶寶和父親楊戬,正在河州古城(約今臨夏縣城)北邊八十裡的黃河勘察水情,一擡眼,看到天上飛過一個垂雲大鳥,連忙喊:“爹爹,天上是什麼?

  楊戬:“金翅大鵬雕,不用理他。

  金翅大鵬雕聽到下面有人喊它名字,向下一瞅,老相識:“嘿,楊戬幹嘛呢?”

  楊戬:”我沒你清閑,幹活呢!

  金翅大鵬雕切了一聲,飛走了。

  過了個把時辰,楊寶寶又喊道:“河面上好像飄着個東西”。

  楊戬瞅了眼:”一個小貔貅罷了。

  楊寶寶:“我能養一隻嗎?

  楊戬:“随你。

  -----------------------------------

  天庭,監天殿

  碧霄坐在軟椅上,正在看着眼前小監天鏡中,肖瓊(瓊霄)與陸遊對詩。
魔王波旬溜達過來,對碧霄說:“碧霄神,你姐讓我代為傳話,讓你和瓊霄,多照看一下宋西遊中的你姐夫趙雄,若有危險的時候,搭救一下,她現在法力被封,隻能依靠你們。
現在瓊霄下界,法力也自封了,隻能靠你了。

  碧霄懷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倒不是懷疑姐姐沒這意思,隻是覺得讓魔王波旬傳話不太可能,但也不好現場詢問姐姐,隻好對波旬說:“知道了,謝謝你了。
“她站起身,對着不遠處的仙女揮了下手:”給波旬大人上壺上等仙茶,算我賬上。
”話罷,坐了下來,将小監天鏡摸索了幾下,開始觀看宋朝五人衆西遊。

  -----------------------------------

  大鵬雕飛到了南宋都城臨安城(杭州),降落下來,化作一個老者,黑色綸巾,白色長袍,白色長髯,肩上挂着個長褡裢,從城門進入。

  找了個當街酒家,在二樓吃酒,一邊吃着,一邊想着,該如何做才能完成魔王波旬的任務。

  -----------------------------------

  陸遊與萬俟卨恩怨

  今日朝堂上,陸遊向皇帝上奏:“陛下以‘損’字作齋名,自經典文獻和文房四寶之外,都摒棄而不用;有些小人,不能休察聖上之意,動不動就私買珍寶玉器獻給皇帝,虧損聖上之德,請求嚴令禁絕。

  這幾年,朝廷内有一些達官貴人,争相購買珍寶玉器獻給皇帝趙構,其中,萬俟卨也算一号。
萬俟卨等一幹人大怒。

  -----------------------------------

  {

  萬俟卨(Mòqíxiè)

  1、簡介

  字元忠(一作元中),開封陽武縣(今河南原陽)人,南宋初年宰***臣。
據傳為團魚精轉世。

  政和二年(1112年),萬俟卨(Mòqíxiè)考中舉人,成為太學上舍生員。
[2]後曆任相州、颍昌府教授,太學錄,樞密院編修官,尚書比部員外郎。

  建炎四年(1130年),洞庭湖地區農民軍首領鐘相起兵反宋,鐘相被殺後,楊麼等又聚集人馬占領洞庭湖區,采取“陸耕水戰”體制,繼續與南宋朝廷對抗。
宋廷視之為“心腹蓄毒”,曾多次遣使招安、派兵征剿,卻都是铩羽而歸。

  紹興元年(1131年),盜匪曹成在荊湖(今湖北江陵)一帶作亂,大肆搶掠。
當時萬俟卨避亂于沅、湘一帶(湖南芷江、長沙一帶),執掌湖南軍務的程昌寓讓萬俟卨暫時主持沅州事務,及至曹匪攻至沅州城下,萬俟卨召集城中有錢有勢的人,把年輕力壯的人組織起來守護城池,曹成久攻不下,因糧草短缺退走。
[2]萬俟卨被任命為湖北轉運判官,又改任為提點湖北刑獄。

  紹興五年(1135年)二月,趙構命宰相張浚為諸路兵馬都督,嶽飛為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222]率領約五萬人馬前往鎮壓。
嶽飛屢戰屢勝,在鎮壓了農民起義後,也收編了許民散兵遊勇,一時軍力大增。

  2、萬俟卨與嶽飛

  2.1萬俟卨向嶽飛獻策,擁兵自重

  萬俟卨與嶽飛在湖北相遇,萬俟卨給嶽飛出謀畫策,建議他擁兵自重,“以長江上遊為根據地,這些農民起義地區,要自己委派官吏,派自己的親信大将做守備之類的。
這樣,這些地方,就是飛自己的屬地了,再借機斬殺一兩個朝廷派來的大臣向朝廷示威。
這樣朝廷今後就不敢對自己怎樣了。
”嶽飛聽了後,不但沒有采納的意思,反而對萬俟卨大罵一頓,以示他對朝廷的盡忠。
所以。
萬俟卨也感覺到嶽飛對自己不尊,從此對嶽飛心存不滿,結下了芥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