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
谷倪子
去郭六十裡,閑遊避世嘩。
不将仙鶴伴,還用白牛車。
草木隐君宅,香燈古佛家。
幾多吟景緻,無限筆光華。
泉想尋新眼,茶應發嫩芽。
遙知碧岩上,舉手拂煙霞。
--------------------------
補處菩薩轉世--菩提樹下悟道
菩提在南瞻部洲的喜馬拉雅山附近,一口氣待了幾百年,在附近也用氣根繁衍了一個菩提樹林。
一生補處菩薩,于兜率天說法,号“白幢天子”。
後諸佛以天樂等各種莊嚴勸請佛陀:“如過去燃燈佛所授記、賢劫千佛之第四尊佛釋迦牟尼佛,您降生世間、說法度衆、示現成佛的時機已到。
請您以過去生于燃燈佛前所立之誓願,于兜率天說法十二年後,降生世間,轉***,利益無數有情衆生。
”以諸佛殷切之勸請,佛陀遂生起降生世間、說法度衆之堅定心念。
兜率天之天衆聽聞白幢天子(釋迦牟尼佛前世)将降生世間,鹹感哀傷悲泣,憂慮從今後不能再聽聞白幢天子講經說法。
白幢天子悉知天衆之心念,乃告知天衆:“吾雖決定降生世間,但吾将一生補處菩薩之權位,以寶冠為記,授予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将繼續于兜率天為諸位講經說法。
此事之殊勝,無可比拟。
”故彌勒菩薩又号“無能勝”,即源于此。
白幢天子觀種姓、氏族、時、地、母親等五相後,決定降生于中土印度迦毗羅衛國淨飯王之王族,(約前624年)化身六牙白象,口含白色蓮花,入住王後摩耶夫人之母胎。
菩提在喜馬拉雅地區待得挺好,不過,最近,有個和尚在他附近,天天繞來繞去,最後一屁股坐樹下面,過了幾年,悟道了。
喬達摩··悉達多,(約前589年)35歲時悟道,自此世人尊稱釋迦牟尼,俗稱如來佛祖。
釋迦牟尼佛朝菩提樹拜了幾拜,走了。
菩提好感動啊,這個人好有禮貌啊,比别人強搶強多了啊。
感動了幾年,後來想了想,還是不踏實。
如今草木裡面,可能就屬自己最幸運長久了,不像葫蘆藤一家被一鍋端。
正是因為自己牢記“時刻小心,方駛得萬年船;一刻放松,浪打得船兒翻”,挪個窩吧。
老子,春秋時,(約前571年)出生于河南鹿邑。
--------------------------
蔔商借拐
菩提這次,到了山東莒縣浮來山,找仙杏聊天,一聊就是一二十年,神識交流。
(前460年左右)有一天,正聊着天,一個小老頭走到他跟前,提了一桶水,給他澆了澆。
小老頭修為雖然不高不低,但菩提挺高興。
但接着,菩提不高興了。
原來小老頭回頭拿了把鐮刀過來,拿着他一個氣根打算割。
雖然讓他割,估計也割不動,但菩提心裡不舒服啊。
菩提化出人臉,用聲音問:“你為什麼割我?
”
小老頭看着他,趕緊拜了拜:“不知您已成仙,莽撞了。
鄙人蔔商,子子夏,莒縣縣宰,願意拿物賠罪。
本打算取一個氣根,給老師做個拐杖,因老師更年長于我。
”
菩提:“算了,看你孝心可嘉,你走吧。
”
小老頭想了想,從懷中掏出幾卷經書,放在地上:“這幾卷經書給您吧,鄙人告辭。
”
菩提等他走沒影了,從地上拿起一卷:“我看看這經書有什麼好?
”
翻了翻,皺了皺眉頭:“《論語》?
孔子、蔔商所著?
孔子,聽說是通天道人的化身。
算了,給他一根吧。
”一揮手,一個氣根飛天而起,消失在遠方。
山腳下,蔔商正走着,面前忽然漂着一個氣根,并伴随着一句話傳出:“氣根送你了,僅此一根噢。
”
菩提送出氣根後,對仙杏說:“有人發現了,我看,也該走了。
”
仙杏回答:“這待得也夠久了,一塊走。
”看了看附近自己的一些銀杏變種後代,還沒長出智慧,搖了搖頭,跟菩提低空飛走了。
--------------------------
楊天佑老死轉世李冰---八年無子欲續弦---張阿娘命楊戬速投胎
因為楊戬的阿爹楊天佑,沒有成仙的資質,雖然吃蟠桃、吃仙丹,但從夏朝拖延到秦朝,最終老死了,轉生成秦朝李冰。
楊戬的阿娘張雲台,思夫心切,又見不得李冰另娶,下凡與其成親。
由于神仙懷孕困難,七八年了,雖然說張雲台貌若天仙,但遲遲無法懷孕。
有外人說李冰行不行啊,李冰的父母爺奶也着急上火。
李冰心裡着急,這日看着張雲台發愁,喃喃着:“是否再娶一房?
是呢?
還是是呢?
”
張雲台以前急,但沒辦法,懷不上。
今日一聽這話,急眼了,一日内往灌江口連發二十道飛劍,召楊戬救駕,讓楊戬趕緊投胎,她要再生一遍。
楊戬聽了,愁的頭發都白了,看着桌子上一捆飛劍,對哮天犬說到:“阿娘死命急召,看來不得不去。
這次下界不知道要呆多長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