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農學院的畢業論文們是一個完整的食物鍊。
“就跟道長你們看到的這樣,我們幾個好夥伴之間一拍即合,決定每個人出點錢都入點股,大家一起來搞這個草莓大棚,并且他們也可以在這邊搞一些自己的研究。
”
關悠悠雙手托着下巴,眼睛還紅腫着,看着這草莓大棚,說道:
“剛開始我們還挺興奮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學生時代就自己創業,有這麼大的支持力度的。
而且還是學校聯系了當地的衙門,為我們挑選了這個一個最适合草莓種植的小村莊。
不止如此,鎮上的衙門還派人送我們到這個小村莊來,村長他們也特别熱情地招待我們。
我們幾個小夥伴當時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覺得我們能在這裡幹出名堂出來。
我們甚至都規劃好了,等第一批草莓成熟了,賺錢了,就可以發動村裡面的人一起種草莓,到時候大家一起掙錢。
”
關悠悠說到這裡,眼睛都是光。
他們才二十出頭,正是青春年華的時代。
這個年代的青年不隻會摸魚,當他們感覺到自己人生的價值的時候,他們也願意燃燒自己,照亮他人。
“可是我們第一天開會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
村長他們問我們準備在村子裡招多少人種草莓啊?
我們當時都懵逼了。
因為我們說到底是小本經營,自己動手就綽綽有餘的了,哪裡還用得着招人啊!
我當時婉拒了他們,說我們不招人,我們自己就能完成工作,謝謝他們的好意了。
沒想到有一些村民的臉馬上就黑了,說我們不招人還大招旗鼓地來這裡幹什麼?
有幾個村民更是不留情面地奪門而出,還放話說我們這個草莓基地肯定會黃。
就連村長都‘語重心長’地勸我們說,如果沒招本地村民的話,這些村民會有意見的,到時候我這個草莓大棚就沒那麼容易弄下去了。
”
“我們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學生,我也聽懂了村長的言外之意,最後才答應說聘請三個本地的村民來幫忙種草莓。
”
“我們也仔細想過,雖然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都可以住在草莓基地,但是多多少少會有事情得回學校或者家裡一趟,雇幾個工人也好安心一些。
當時想着這些工人也就是圖可以在家門口上班,照顧得到家裡面,但後來發現,還是我們太天真了。
”
“那招進來的三個大嬸,剛開始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但是當我們教她們怎麼種草莓的時候,他們就顯得很不耐煩。
說什麼自己種了一輩子的菜,還不懂怎麼種草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