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要玩就玩大的
過去兩個餘月,由廠醫擔綱,也培訓了一批人,可以實施一般的救治。
至于瀕危傷員,那就連廠醫也沒法子,水平有限條件更有限。
一個時辰後,搶救算是結束,又死了四人。
兩個是舵手,還有兩個非舵手。
剩下的重傷員都已止皿,但還得熬過感染這關,才能真正撿回性命。
狗頭軍無能力制造抗生素,隻能靠草藥對抗細菌病毒。
哪怕隻受一點小傷,若不及時處理傷口,都極可能因此喪命。
天亮之後,林郎才下令出動。
海橇龍擱淺在亂石灘中間,必須完全退潮後,人才能勉強立足。
他與五美女,則早已在小石崗上看日出。
兩個時辰前,正是這座低矮的石壩子,奪去十三條人命。
實高不足十米,南北兩端更是不足五米。
長度也隻有三百多米,隻有海橇龍的一半。
這樣的小石崗,當然攔不住海橇龍,直接就翻了過去。
可惡的是,小石崗中間卻隆起一角,第三組大海橇,正是撞上這隆起的頂角。
假如沒了這頂角,小石崗就是一道石壩子,可以肯定不會造成傷亡。
但假如再高兩米的話,則第三組橇會被它攔腰截斷。
林郎很想下令,将這頂角給砸了,不過這樣做毫無意義,純粹是小兒行為。
留下它可以改造成堡壘洞,這樣才有意義。
這片亂石灘很大,南北長度超過六十裡,東西縱深十裡左右。
西面亂石灘盡頭處,也是一道懸崖峭壁,嵌根長着低矮的紅樹林。
林郎一眼瞧過去,就知曉紅樹林經過砍伐。
眼前的絕對是次生林,也因此很難長起來,基本上高不過三米。
據文彬說,這片亂石灘叫大東灘,懸崖峭壁所在叫東堤嶺,一直延伸到東北面海岸。
從地形上看,大東灣灣岸也屬于東堤嶺。
就連東角嶺,也可以看作東堤嶺餘脈。
隻是整個大東灣灣岸,都被大巨漩渦掏空亂石灘,甚至連山嶺也掏掉相當部分。
因此看起來,大東灣與大東灘就迥然不同。
林郎不是地理學家,他沒興趣深入研究,甚至沒興趣踏足東堤嶺。
他隻是命令漢子們,先将龍頭橇掉頭向西,再将龍尾兩橇也掉頭向西。
他們從瑪珥山出來,到了西角半島。
之後又兜回紅陽灣,并且進了中央山脈,然後又回到西角半島,再然後兜個大圈來此。
如此的折騰,究竟想幹嘛?
就為了此刻正進行之事。
不錯,他們的目的,就是将巨炮對準東堤嶺,然後轟它幾炮。
這東堤嶺雖是天然山嶺,卻經過人工改造,修築多道大石壩,加高山坳封堵豁口。
這個做法和紅陽崖一樣,隻是那裡失敗了,這裡卻成功了。
正是靠東堤嶺擋住狂潮,令東部耕地增加一倍以上。
如果堤壩崩潰,狂潮必定趁機入侵,大片耕地必定被毀,東部經濟也必定崩潰。
這件事本身很邪惡,假如還有周旋餘地,林郎他們也不想真的實施。
因此先轟一炮,看看狗頭軍反應再說。
凡大堤壩必有人駐守,何況是關乎命脈的堤壩。
手搖汽笛天蒙蒙亮已響起,一直響到現在。
習慣成自然,不僅林郎和他的女人,就連男女村民們,也早已聽習慣,誰也不會因此手忙腳亂。
十三門大炮已布置在小石崗上,隻要守軍靠拉大炮上嶺頭,他們絕對先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