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曹玮多數時候,占據着上風。
可遼國的兵力,越消耗越多。
大宋的兵力是越消耗越少。
随着遼皇耶律隆緒的命令不斷的傳達到各小部族,各小部族也相繼領着兵馬趕到了銅台關外。
遼國的兵力是一邊消耗,一邊補充,所以越來越多。
反觀大宋,兵力一直在消耗,又沒有補充,所以兵馬越消耗越少。
曹玮和遼皇耶律隆緒一鬥,便是一個多月。
數萬人葬送在了銅台關下,兩方也沒有罷手的意思。
更沒有痛痛快快的一戰定勝負的意思。
消息傳回了大宋,大宋上上下下,一臉愕然,沒幾個人知道曹玮和遼皇耶律隆緒二人在做什麼。
消息傳到了西北,傳到了寇季耳中,寇季也是一臉懵。
寇季手握着燕雲之地的戰事邸報,狐疑的道:“痛痛快快的打一場不就完了嗎?
這麼推推拉拉的耗下去,對誰都沒有好處。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
打仗,一方面是在比拼智慧、謀略、兵馬強弱,另一方面比拼的就是财力。
數十萬兵馬囤積在一處,每日消耗的糧食,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時間越長,消耗的越多。
更重要的是,辎重補給線越長,消耗就變得更大。
往往一個地方的糧倉吃空了,就得調遣另一個地方的糧倉内的糧食。
民夫們在押送糧食的過程中,消耗的糧食甚至比軍中将士們消耗的糧食要多。
打個比方,十萬石的糧食運送出汴京城,運到了銅台關,一路上民夫們可能就要吃去一半。
若是遇道了雨季,民夫們吃掉的糧食會更多。
大宋朝廷即便是國庫充盈,也經不起如此消耗的。
“你以為他們不想痛痛快快的一戰?
不想一戰定勝負?
他們之所以沒有痛痛快快的一戰,那是因為他們不敢。
”
高處恭坐在寇季下首,翻看着西北各地送過來的兵馬文書,撇撇嘴說了一句。
寇季聽高處恭這話,明顯是知道其中的内情,自然不會放過他。
當即,寇季追着高處恭問道:“什麼意思?
”
高處恭坦言道:“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也不敢輸這一場,所以都不敢擅自動手。
所以隻能通過消耗,隻能通過比拼國力,定勝負。
以往我大宋征讨燕雲,那是步步緊逼,貪功冒進者不計其數。
遼人自然能借機謀劃一二,取得戰事的勝利。
可此次曹玮征讨燕雲,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挪。
遼人找不到任何可乘之機。
所以隻能選擇跟曹玮硬碰硬。
”
寇季知道了其中的關節,冷哼一聲,道:“我大宋的國力,比遼國要高出數倍。
遼國跟我們比拼國力,那是在找死。
”
高處恭丢下了手裡的文書,撇撇嘴道:“我大宋的國力是比遼國高,可能不能取勝,卻不好說。
”
寇季眉頭一凝,看向了高處恭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
高處恭歎了一口氣,道:“我大宋,并非誰的一言堂。
遇到了事情,需要滿朝文武商量。
這人多了,心思就雜了。
有人會支持曹玮跟遼人耗下去,有人自然不會支持。
随着曹玮消耗的國庫的錢财越多,反對的聲音就越大。
等反對的聲音徹底蓋過了支持的聲音的時候。
曹玮恐怕就沒辦法繼續跟遼人耗下去了。
反觀遼國,國力雖然不如我大宋。
可遼皇耶律隆緒可以決斷遼國所有的事情。
隻要是他認定的事情,誰也不能反駁。
隻要他一心跟曹玮耗下去,那麼遼國上下就算砸鍋賣鐵,也得支持他。
”
寇季聽到了高處恭這話,眉頭凝的更緊。
他清楚高處恭不是在危言聳聽。
他在朝堂上混迹了這些年,多少知道朝堂上官員們的德行。
朝堂上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跟其他人作對。
一些人為了博名望,博功勞,就是喜歡幹出一些博人眼球的事情,就是喜歡幹一些跟别人不一樣的。
比如,當朝野上下所有人都覺得,跟遼國決戰到底,才能讓大宋富強的時候。
就會有人生出不一樣的想法。
他們可能會覺得,止戈、求和、馬放南山,才會讓大宋變得更富強。
隻要有人站出來振臂一呼,一些想要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就會緊緊的追随在他身後。
政見不合四個字,便是由此而來。
大多數的黨争,也是因此。
有人主戰,有人主和,有人覺得舊制不能變,有人覺得必須推行新制,有人覺得維護少數人的利益,才能加強大宋的統治,自然也會有人覺得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才能加強大宋的統治。
他們之所以會這麼做,就是為了争名逐利。
高處恭見寇季皺着眉頭陷入到了沉默中,就開口問道:“你到銀州以後,不斷的調兵遣将,明顯對西夏有所圖謀。
你到銀州一個多月,一直按兵不動,應該是在等燕雲的戰事有一個結果。
如今燕雲戰事陷入到了僵局中,你準備怎麼做?
繼續在這裡謀劃西夏,還是班師回朝,去幫曹玮鎮壓那些不同的聲音。
”
寇季聞言,瞥了高處恭一眼,沒有說話。
高處恭說的沒錯。
他到了銀州以後,一直按兵不動,就是為了等燕雲戰場上有一個結果。
他在銀州掀起大戰,對燕雲戰場,肯定會有所影響。
曹玮若是帶人在燕雲戰場上取得了大的戰果,那他在銀州掀起大戰,就算有所影響,影響也不會太大。
可若曹玮在燕雲戰場上打了敗仗,那他在銀州掀起大戰,就會産生巨大的印象,他就不得不重新謀劃一番。
燕雲戰事,至關重要。
寇季不想因為他在銀州掀起大戰,影響燕雲戰場。
燕雲戰場上若是戰事不利,寇季在銀州掀起了跟西夏的大戰,那朝堂上的百官都會陷入到一種恐慌當中。
朝堂上的百官一定會上書,請求朝廷停下一方戰事。
燕雲戰場上的戰事,很有可能會在百官的要求下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