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探宮圍裡的消息,雖然不是什麼大事,但也不好明目張膽。
特别是寇準如今坐在總攝國政的位置上,寇府的人要是出去打探宮圍裡的消息,很容易被人當成是寇準、寇季祖孫二人在為謀反做準備。
寇季可沒有造反的打算,寇準也沒有造反的心思。
所以還是不要給人錯誤的信号比較好。
不然,一些心懷熱忱的人,若是跳出來,熱切的推着他們祖孫上位,那可就不妙了……
寇季吩咐了寇忠派人去盯着太後劉娥、劉美、郭槐等人的動向,也就不需要時時刻刻把此事挂在心上。
寇忠退出了書房以後。
寇季就回房睡下。
翌日。
寇季穿戴上了官服,前往了工部衙門。
一進衙門,就看到了工部上上下下的官員、小吏,喜氣洋洋的。
工部上上下下的官員,借着工部向朝廷進獻新的犁具,晉升了一級,自然高興。
王雲升獲得的好處最大。
雖然官爵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身上卻多了一個敷文閣侍制的頭銜。
敷文閣侍制雖然是虛銜,但卻是虛銜裡面含金量最高的。
敷文閣侍制再往上,就是敷文閣直學士。
再往上,就是敷文閣大學士。
似乎這一類的頭銜,那都是授給學識淵博的朝臣的。
王雲升一個舉薦出身的人,混到敷文閣侍制的頭銜,以後就再也沒人敢小瞧他這個舉薦出身的人了,也沒人再敢借着他是舉薦出身的事情打壓他。
若不是王雲升年齡太大,說不定還能借着敷文閣侍制的頭銜,繼續往上混,最後混入到内庭當中。
說不定還能打破朝堂上‘非進士不入内庭’的不成文的規矩。
工部的小吏們,雖然在這一次朝廷的賞賜中,沒有得到地位上的晉升,但是卻得到了不少錢财上的賞賜。
他們自然也開心。
寇季剛跨進了衙門的正堂,王雲升就看到了他。
王雲升一臉熱切的快步迎到了寇季身前,深深一禮,“下官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憑上官提攜,請受下官一拜。
”
工部上上下下的屬官,也紛紛上前,拱手就拜。
之前他們還擔心,在寇季面前晃蕩,被寇季找麻煩給踢出朝廷。
如今他們擔心的事情不僅沒發生,反而借着寇季的手段,升了官,他們自然不會再避開寇季。
寇季淡然笑道:“不必多禮……爾等兢兢業業的依照本官的吩咐做事,本官有了好處,自然想着爾等。
須知,本官當年在提刑……吏部……”
寇季一連提了兩個衙門,發現這兩個衙門的官員貌似被自己折騰的有點慘,不好拿出來鼓勵工部官員,就打哈哈道:“總之,本官從不虧待忠心耿耿、兢兢業業幫本官做事的人。
”
工部屬官們聽到了寇季的話,神色各異。
齊齊拱手。
衆口一詞。
“下官必定忠心耿耿,替上官辦差……”
寇季見此,微微一愣,搖了搖頭。
他知道,工部屬官們誤會他了。
他想激勵工部屬官,卻說錯了話,被工部屬官們當成了敲打。
誤會了也就誤會了。
寇季也沒多做解釋,敲打一番,讓他們戒驕戒躁,繼續兢兢業業的辦差。
寇季等到工部屬官們拱手過後,正色道:“本官今日前來,是有重要的差事吩咐爾等。
我工部獻上的兩種新的犁具,經過内庭商議,準備推行到整個大宋。
内庭希望我們工部盡快的把新的犁具送到百姓手裡,但春耕降至,留給我們工部的時間不多。
所以本官決議,讓爾等會同瑞聖莊鍛鐵作坊的人手、一字交子鋪的人手,聯手推行兩種新的犁具。
爾等需要走一趟各路安撫司衙門,會同各府、各州、各縣的工曹,盡快的把新犁具的鍛造方法,推行出去。
新的犁具,除了一些特殊的地方以外,大部分皆是木制。
爾等到了地方以後,可以讓地方衙門,着手趕制犁具的部件。
等到瑞聖莊鍛鐵作坊的犁頭等部件送到以後,可以立馬安上使用。
務必趕在春耕之間,把新犁具,發放到百姓們手裡。
”
“下官遵命……”
工部屬官們齊齊答應了一聲。
寇季滿意的點點頭。
王雲升聽到了寇季開始談正是,立馬進入到了狀态中,在答應了寇季的吩咐以後,立馬開口詢問道:“上官,不知道朝廷是打算無償将新犁具送給百姓,還是有償的送給百姓。
”
工部屬官們聞言,齊齊看向寇季,等待着寇季的答案。
顯然。
他們也很關心這件事。
寇季目光落在了王雲升身上,道:“自然是有償……”
王雲升等人聞言,臉色有些不好看。
朝廷若是把新的犁具賣給百姓,那新的犁具在春耕之前,肯定送不到百姓手裡。
首先,新的犁具,是新産物。
在它還沒有在民間傳開好口碑之前,百姓們很難第一時間認可它。
更别提讓百姓們用它。
九成九的百姓們,還會采用原有的犁具。
百姓們可不會拿自己一年的營收做賭注。
其次。
但凡朝廷下發的有償的東西,傳到各地以後,總會變味。
層層剝削下,新的犁具展現在百姓們面前的時候,隻怕會是一個天價。
百姓們隻能對它望而卻步。
但工部上上下下的官員,有他們的考慮。
寇季也有自己的考慮。
無論是朝廷,還是寇季自己,都有足夠的能力,向大宋的百姓免費贈送新的犁具。
可無論是朝廷,還是寇季自己,都沒想過這個做。
無償的把新的犁具送給百姓,固然會讓新的犁具盡快的出現在百姓們手裡,盡快的出現在田間地頭。
可無償的東西,百姓們總是不會去珍惜。
甚至還會因為分發新的犁具的時候出現的多吃多占的問題,産生口角、争鬥,還會對朝廷産生怨言。
以後朝廷再要推行什麼好的東西,若是不免費贈送的話,還會引起民怨。
朝廷的推行的善政,說不定就變成了惡政。
唯有讓百姓們出了錢,出了少量的錢。
他們才會珍惜新的犁具,同時在享受了新的犁具帶來的便利以後,會生出占了朝廷便宜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