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模一家四口忙着哭老爹的時候,一衆重臣和楊漣已經到了乾清宮門外。
首輔方從哲等幾個重量級大佬,因為年事已高,反應和動作都慢了點,所以還在趕來的路上。
還有重要人物沒到,大臣們便沒有急着叩宮請見,而是在宮門口商議起了朱常洛的後事。
葬禮奠儀什麼的自有規制,自然不用幾位大佬操心,他們要商議的是政治格局。
老好人朱常洛再見了,自然是皇長子小木匠朱由校繼位,不過小木匠繼位之後,他的生活狀态還得研究一下。
小木匠朱由校已經十六歲了,并不算是小孩,但畢竟沒有大婚。
如今老爹和嫡母、生母都再見了,朱由校在宮内也得有個長輩照看一下,不能讓小皇帝處于放養狀态。
這個照看小皇帝的人選,大夥兒就得商議一下了,因為這個人将是無冕的太後。
“數年來一直是李選侍在看顧諸位皇子,并無疏漏,可依大行皇帝遺命,由李選侍看顧嗣皇帝。
”禮部尚書孫如遊、禮部尚書周嘉谟、左都禦史張問達提出了一個現有的選項。
李選侍不僅是現有的選項,也幾乎是唯一的選項。
朱常洛留下的妃嫔不多,而且位份都比較低,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李選侍。
而且小木匠和小書蟲最近兩年一直是跟着李選侍,日子過得挺不錯的,完全沒有再找其他人的必要。
就算要找,也實在沒什麼人了。
同時李選侍照顧小木匠,還是朱常洛臨終前再三交代的事情,雖然沒有落在紙面上的遺诏,但大家夥兒也都知道這事。
朱常洛雖然走了,但人還沒涼呢?
平時朱常洛對大夥兒又很好,現在就推翻他的遺命,大臣們還真有點狠不下這個心來。
有遺命,照看中,又沒有人可以替代,李選侍就是唯一的選項。
孫如遊等人的提議很快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大夥兒已經準備收拾好了叩宮請見了,唯一一個反對的聲音響了起來。
“萬萬不可!
”楊漣非常的激動,好像要拼命一樣攔在了衆人面前。
面對激動的楊漣,重臣們停下了腳步。
如果僅論官職和資曆的話,楊漣根本沒有發言的資格,他不過是個小小的七品給事中而已。
但朱常洛的最後幾天,十分器重這個犯言直谏的忠臣,最後的幾次禦前會議都有他,所以楊漣也應該算作托孤大臣之一。
當然托孤大臣也得排個大小個,隻看品級楊漣依舊上不了台面。
可楊漣不是一個人,他是東林黨,他的背後可是一大群人。
而且楊漣最近風頭正勁,萬曆駕崩前百官叩阙施壓是他組織串聯的,威逼鄭貴妃移宮也是他帶隊執行的,簡直就是東林黨的一面大旗。
當朝重臣們可不敢得罪他,不然就等着祖墳被幾百官員生生罵爆炸吧!
“皇長子年少幼稚,難辨是非,豈可委于婦人之手。
且李選侍者,鄭貴妃之餘孽也!
其性陰邪,素懷叵測之心,若生不測之禍,我輩有何面目見大行皇帝于地下!
”楊漣幾乎怒發沖冠,若洪鐘般一頓急呼,當即便把一衆重臣們給鎮住了。
忠心報國四個字幾乎寫在了楊漣的臉上,東林大佬的背後都快出現聖人的光環了,不過剛剛趕來的浙黨大佬方從哲卻難免腹诽上幾句。
楊漣的提議不算錯,畢竟李選侍是朱由模的生母,萬一李選侍謀殺朱由校,以圖冊立自己的兒子為帝,這事還真有點懸。
即便退一步,出現太後垂簾這種事,也是大臣們不希望看到的。
楊漣的這種想法,也算是未雨綢缪,但實在是有點過于危險聳聽了。
朱由模不過是個十一歲的孺子,李選侍在朝中也沒有任何的勢力,真殺了朱由校,他們也注定沒有機會的。
隻要李選侍母子不是傻子,就肯定不會做這種事情。
太後垂簾什麼的,也就是說說吧!
朱由校都十六了,已經算不得幼主了,哪裡還有什麼太後垂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