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道教基本常識

第六章 名山道觀

道教基本常識 潇騰 19794 2023-04-12 00:52

  道教在發展之初并沒有道觀,而是尋一處勝境,獨自修行,這種清淨的,遠離世俗雜音的地方必然在偏遠的深山溪澗中,因此這些山峰便成為後來道教所向往的仙山,更傳說有神仙鎮守仙山,有高道在仙山得道成仙。

  道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産生了道觀,伴随着封建王朝統治者對于道教的崇拜,下旨修建宮觀,因此大型的道教建築群體不斷湧現,或為道教徒自己籌錢修建,或為當朝政府下令修建,宮觀道教從此成為道教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一、宮觀概況

  道教宮觀是對道教廟宇的通稱,簡稱“道觀”。

  宮觀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靈、做道場、傳教的活動場所,是道教中道宮和道觀的合稱,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動場所,如庵、台、洞、祠、廟、堂等。

  ●道教廟宇名稱

  道教廟宇有很多名稱,早期有“治”、“靖”、“廬”、“館”等,“宮觀”是其後期總稱。

  道教“觀”之稱起源于漢武帝,《說文》記載,“觀,谛視也”,就是要“好好地看一看”,武帝為了“好好地看一看”天上的神仙,便建造高大的建築以登高望遠,所以有“蜚廉桂觀”、“益延壽觀”之建,北周武帝時将“道館”統一稱為“道觀”。

  道教“宮”之稱起源于唐玄宗,741年,為了祭祀老子,唐玄宗下令兩京及諸州各置“玄元皇帝廟”,皇帝當然要住在皇“宮”中,所以次年唐玄宗下令将廟改稱為宮。
宋徽宗時更建造“神霄宮”來供奉自己的神像,從此以後,宮觀成為道教廟宇的總稱。

  後來較大的稱為觀,受過皇帝冊封的叫作宮,較小的稱為“道院”、“堂”、“洞”等,遂成定制。

  ●道教宮觀的産生作用

  道教的宮觀建築是從古代我國傳統的宮殿、神廟、祭壇建築發展而來的,是道教徒祭神禮拜的場所,也是他們隐居、修煉之處所。
金元時期以來,全真道興起後,建立了道教叢林制度,宮觀又成了全真道士出家後集體誦經修養之地。

  道教曆來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相傳這些洞天福地都是仙,人居住遊憩之處,是通天之境,故後人多在這些地方潛修煉養,興建宮觀。

  尤其是曆代帝王對道教的尊奉,使得道教宮觀遍布我國各地,它們雖然規模不等,形制各異,但總體上卻不外以下三類:宮殿式的廟宇;一般的祠廟;樸素的茅廬或洞穴。
三者在建築規模上有很大區别,但其目的與功用卻系統一的。

  ●道教宮觀的布局結構

  道教官觀在其布局、體量、結構上除十分鮮明地繼承了我國傳統的建築思想、建築格局和建築方法,同時也注入了道家與道教的審美思想和價值觀念,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

  太上老君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道為宇宙萬物之根本,而人則應當效法大而無垠的宇宙自然。
在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中講得更加明确:“天與地法,上下相應:天有子,地也有子;天有午,地也有午;天有坎,地也有坎;天有離,地也有離,其相應若此矣。
是故醜未者,寅之後宮也。
申者屬卯,侯王之婿也。

  經中将天地與人事相互對應的“天人對應”思想,是道教宮觀建築和布局的重要依據。
也是道教宮觀建築的重要特點。
《稱笈七簽·二十八治》稱:“謹按張天師二十四治圖稱:太上以漢安二年正月七日申時下二十四治,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應天二十四氣,合二十八宿。

  “治”是五鬥米道政教合一的管理機構,也是早期道教祭神之場所,它的建制便是按照天象方位之原則而設立的。
後來的道教官觀便本着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的思想,順乎“自然”之規律來建造。

  道教官觀根據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線為中軸,坐北朝南的布局,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設在中軸線上。
兩邊則根據日東月西,坎離對稱的原則,設置配殿供奉諸神。

  這種對稱的布局,體現了“尊者居中”的等級思想。
對稱的建築也表現了追求平穩、持重和靜穆的審美情趣。
在大的叢林,道衆住房多在宮觀之東部。

  按照陰陽五行思想,東方作青龍,為木,屬陽,正符合道士修煉達到“純陽”,返還于道的目的。
西跨院則為配殿,或是作為稱遊道衆和香客們的臨時客房。
大多數宮觀的建築格局為傳統的四合院、三合院。

  道教認為這種格局對應了木、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五行俱全。
大的宮觀由數進四合院、三合院縱向鋪開,層層院落依次遞進,形成鱗次栉比的發展勢态。
道教認為這樣可以聚四方之氣,迎四方之神,也便于區分神的等級。

  一些大宮觀山門前建有影壁和棂星門,道教認為影壁可以藏風聚氣,還有避邪的功能;棂星門是道士們觀星望氣,迎候神仙之處。

  又有說法,棂星門為宋人祭祀靈星之壇。
因道教官觀多建于山中,故其大門稱為“山門”。
山門多為3個門洞,這樣既符合對稱的格局,又寓示進山門,過了三界,才稱得為真正出家道士。
另外宮觀建築在用色和裝飾圖案也有自己的講究。

  ●道教宮觀的建築規格

  道教官觀的建築規格與其所供奉神仙的神階及封建帝王對道教的是否崇奉有着密切的關系。
道教是多神教,有着龐大的神團體是,神仙中的長幼尊卑區别也是十分嚴格的。
早在南朝梁時,著名道教學者陶弘景撰寫的《真靈位業圖》,就是專門記述道教神仙排列次序的。

  根據《真靈位業圖》所記,神仙世界分為7個等級,每階設有一中位主神,左右,配有若幹諸神,道教認為這些等級不同的神仙居處,也與人間帝王将相居住在不同等級的宮殿、王府、官邸是一樣的,故道教官觀的建築也有等級差别。

  在世俗世界中,我國古代建築可分為殿式建築、大式建築和小式建築三個等級。
殿式建築即宮殿式樣,是帝王後妃起居之處;大式建築低于殿式建築,不許用琉璃瓦,不許描龍畫鳳,其鬥拱、屋頂、基座的使用也有一定的限制;小式建築即普通民房建築。

  奉祀道教的天神、帝君,或受到帝王敕封的廟宇多為殿式或大式建築,一般供奉地方神或專用于修行的小廟,除少數廟宇為大式建築外,多為小式建築。
例如供奉三清、四禦、玉皇、五嶽、真武等神仙的廟宇和殿堂多是殿式或大式建築。

  奉祀東嶽泰山神的岱廟,“秦時作疇”、“漢時起宮”,唐時增建,至北宋宣和年間,岱廟的規模已是“殿、寝、堂、閣、門、亭、庫、館、樓、觀、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主殿黃瓦朱甍,回廊環繞,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其它四嶽、主廟,包都是紅牆黃瓦,殿、寝、堂、閣、門、亭無所不有,與帝王宮殿無異。
另外,道教官觀的規模、規格還與曆朝帝王對道教的态度有很大關系。

  ●道教宮觀的建築形式

  道教宮觀多為我國傳統的群體建築形式,即由個别的、單一的建築相互連接組合成的建築群。
這種建築形式從其個體來看,是低矮的、平凡的,但就其整體建築群來講,卻是結構方正,對稱嚴謹。

  這種建築形象,充分表現了嚴肅而井井有條的傳統理性精神和道教徒追求平穩、自持、安靜的審美心理。
這種以單個建築組成的院落為單元,通過明确的軸線關系串聯成千變萬化的建築:群體使它在嚴格的對稱布局中又有靈活多樣的變化,而且這些變化又不影響整體建築的風格。

  這種有機組合成的群體建築,一步一步地向縱深方向展開,依次遞進,突出了建築空間的藝術效果,使其更加宏偉壯觀。

  ●道教宮觀的結構建築

  多數道教宮觀的建築為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即以木架為骨幹,牆壁用磚砌,用瓦蓋屋頂,而牆壁隔扇僅作為内外間隔之用,不負屋頂重量。
這種木架結構是在柱頂架梁,再于梁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最上一層梁上立脊瓜柱,搭成一個木構架。

  在兩組構架之間,用枋橫向連接柱的上端,在各層梁頭和脊瓜柱上再裝檩,這些檩除排列承托屋面重量的椽子外,還具有聯系構架的作用。

  殿式建築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裝鬥拱,用以承托梁頭、枵頭和支撐出檐的重量,出檐越遠,鬥拱的層數也越多。
鬥拱除負重外尚有裝飾作用,同時鬥拱層數的多少也是衡量建築等級的标準之一。

  大多數殿式殿堂用鬥拱建歇山重檐屋頂。
屋檐伸出深遠,且向上舉折,加上鸱吻、脊飾,形成優美而多變的曲線,使本來沉重的大屋頂變得透逸典雅。
尤其是在直立厚重的牆壁和殿宇下寬闊的月台,或是崇台的襯托下,使整個建築顯得十分莊重和穩定;形成了一種曲與直、靜與動、剛與柔的和諧美。

  ●道教宮觀的建築規制

  傳統的道教大型宮觀的建築規制為,中路宮觀前建影壁,然後是山門、幡杆、鐘鼓樓、靈宮殿、玉皇殿、四禦殿、三清殿,還有各自的祖師殿等。
兩側有配殿、執事房、客堂、齋堂和道士住房等。
大的廟宇有東西跨院。

  帝王敕封的大宮觀前建棂星門、華表、石獅等。
華表,上古稱為“謗木”,後又稱“華表木”,相傳是堯舜時為納谏而設。
後世華表成為宮殿、陵墓的标志,偶爾也見于橋頭。
一般小廟是不得建華表的。

  帝王宮殿、陵墓的華表柱上雕有稱龍,而道教官觀前的華表多為八角柱體,浮雕多為祥稱或八卦圖案。
多數宮觀山門前有一對石獅。

  獅為百獸之王,放在門前以示神威。
東邊為雄獅,左蹄下踏一繡球,俗稱獅子滾繡球,象征混元一體和無限神權;西邊為雌獅,右蹄下踏一小獅,俗稱“太師少師”,象征道門昌盛。

  現存多數宮觀、道院的建築體制是不完整、不嚴格的。
也有不少宮觀依山勢而建,也不可能完全符合規制。

  ●道教宮觀的園林建築

  大多數道教官觀建于山林間,一些建于城市的大宮觀,除建有神殿和生活用房外,也有園林建築。

  道教官觀的園林建築因地域和所處環境不同而不相同,總體上可分為兩大類:

  一以人造景觀為主,例如北京白雲觀的小蓬萊,在人造的山林中建有亭、台、樓閣及回廊。
成都的青羊宮、二仙庵等均屬這一類。

  二以自然景觀為主體,輔以人工造景,例如陝西樓觀台,建于小山頂上,四周古木竹林,南望終南起伏綿延,台下建生活用房和大的殿宇及附屬景點,太上老君殿等主要殿宇建在台上。

  四川青城山天師洞,周圍空谷環抱,古樹垂蘿,清靜幽深,山門、三清殿、黃帝殿建在中軸線上,莊嚴肅穆。
天師洞建在崖壁洞穴中,10多個大小不等的天井和曲折的回廊随地形而高低錯落,以亭、橋、牌坊點綴于自然山林之間。

  陝西龍門洞、千山無量觀、崂山太清官’等道觀均屬此類。
道教宮觀的園林建築為道教徒提供了接近自然、返樸歸真和靜心修煉的環境,也成為信徒、遊人參觀遊覽的勝地。

  道教宮觀建築是我國傳統建築的發展,但又有别于傳統世俗建築,也不同于佛教建築。
道教的信仰特點決定了道教建築的多樣性、神聖性與世俗性的統一;田園式建築與宮殿式建築并存,反映了道教“仙道貴生”,出世與人世并重的宗教思想。

  ●道教宮觀組織形成形式

  道教宮觀的組織形成形式,主要分為子孫廟和十方叢林兩種。
子孫廟又稱小廟,這種廟宇可以收徒弟,代代相傳。
但是不得懸挂鐘闆,沒有傳戒權利,一般不接納别處道友前來挂單。
假如子孫廟懸挂鐘闆,則稱“子孫叢林”或“子孫常住”,具有半“十方叢林”性質,允許道友挂單。

  十方叢林又稱十方常住。
這種廟宇懸挂鐘闆,日常作務以鐘闆為号令,具有傳戒特權。
但是不得冠巾收徒,由子孫廟收的徒弟前來挂單留住而組成道衆,在叢林互相參學。
因此叢林的道士流動性很大。

  現在道教的叢林,和過去有些不同。
許多十方叢林,也在冠巾收徒。
從前道士前往叢林挂單需要背誦道教經典,現在隻要具備手續證明即可。

  ●十方叢林的管理體制

  道教十方叢林,有着一整套系統的管理體制,常住道士在叢林中分别擔任不同的執事,分工細緻,各負其責,共同維護叢林的正常秩序。
最高負責人是方丈,或監院,即觀主。

  方丈、監院以下有:客、寮、庫、帳、經、典、堂和号等八大執事,分别負責八個方面的事務。
叢林各執事稱稱、職責如下:

  方丈:道教十方叢林的最高領導者。
也稱“住持”。
《莊子天下篇》成玄貢疏:“方,道也。
”《大戴禮記本命》:“丈,長也。
”即對有道長輩的尊稱。

  方丈具有開壇傳戒、普度弟子的職責,方丈的選拔也很嚴格,必須受過三壇大戒,而且接過“方丈法”,德高望重、戒行精嚴,受全體道衆擁戴,始許選為方丈。

  道教傳說海上有神山名為“方丈”,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也稱“方丈”。
《三乘集要》:“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師,演龍門之正法,撐苦海之慈航,常懷傳賢之心,素無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範,律門之綱領,非有道之師,不可立也。

  監院:俗稱當家。
道教叢林主持一切事務者。
監院由全體道衆推選,可以連選連任。
如果本叢林無此人才,也可到其它宮觀去請。

  監院若不稱職,方丈有權撤換之。
《三乘集要》記載:“監院乃常住之首領,道衆之宗主,必須才全智足,信道明德,仁義謙恭,寬宏大量,弱已衛衆,柔和良善,明罪福因果,功行俱備者,乃可當此大任。

  監院之下,設有“三都五主十八頭”,即: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莊頭、庫頭、堂頭、鐘頭、鼓頭、門頭、茶頭、水頭、火頭、飯頭、菜頭、倉頭、磨頭、碾頭、園頭、圊頭、槽頭、淨頭。

  十方叢林,還設有其它重要執事:

  總理:協助監院、都管統理内外公務;知客:負責接送來往賓客及參訪道友;

  巡照:監察叢林内外一切事務;

  巡寮:主管叢林人事安排;

  海巡:負責查理公事及調解糾紛;

  監修:負責廟宇維修并兼管莊農;

  公務:管理房地山田及借貸還貸諸事;

  迎賓:也稱“号房”。
負責對挂單道友進行考問、登記;

  主翰:負責書寫文稿、繪圖等事;

  書記:負責書寫表疏、信函;

  典造:又稱“典座”或“點造”。
負責辦理齋馐飲食;賬房:管理賬目。

  叢林中高功、提科及表白,連同都管、都講、都廚、靜主、堂主、殿主、經主、化主、庫頭、總理、知客、巡照、巡寮、海巡、監修、公務、迎賓、主翰、書記、典造、賬房等,稱為道教十方叢林“二十四位大執事”。

  ●全真教三大祖庭

  一是陝西終南山劉蔣村,即今天的陝西戶縣重陽宮。
重陽宮位于戶縣城西10千米的祖庵鎮,是我國道教全真派祖師、重陽真人王喆修道和葬骨的地方。

  重陽宮在元代的北方道教中影響最大,居全真道三大祖庭之首,全真道徒往往稱集于此,最盛時近萬人,曆來享有“全真聖地”的盛名。

  二是山西永濟縣永樂鎮永樂宮,這裡是純陽真人呂洞賓的出生地。
永樂宮的前身是始建于唐代的“呂公祠”,奉祀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宋、金之際,增加門庑,擴充為道觀。
元代全真派首領丘處機備受統治階層重視,道觀也跟着被升格為道宮,由河東南北兩路道教提點潘德沖主持。
興建永樂宮總共耗費了110餘年的時間,這幾乎與元代同始終。

  三是大都長春宮,即今天的北京白雲觀。
這裡是長春真人丘處機被元太祖迎回國之後的修煉地和坐化地。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道教協會、中國道教學院和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國性道教組織、院校和研究機構先後設在這裡。

  ●萬法宗壇

  道教原有四派法壇,龍虎山天師派是為正一玄壇,茅山三茅君派則為上清法壇,閣皂山葛仙翁派稱為靈寶玄壇,西山許旌陽派号為淨明法壇。

  後因三山甚少傳世,元時天師奉旨領天下道教事,故三山法籙均收歸龍虎山天師府,乃改正一玄壇為“萬法宗壇”,至今仍沿用之。

  ●仙境與洞府

  仙境的觀念早在道教之前就存在,它是存在于各民族的樂園神話的一個組成部分。
雖然道教産生後在吸收仙境傳說基礎上形成了宗教色彩更濃的神仙境界理論,但仙境本身并非是一個純宗教範疇。

  從最早的樂園神話開始,仙境就是我國先民集體意識中和諧富裕、平和安樂生活的象征。
是中國人理想生活的一個縮影以及隐蔽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一個美好夢想。
所以,它體現的是一種超越宗教意識的世俗願望和理想。

  仙境,道教稱神仙所居的勝境。
道教認為無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遠之名山洞府。
在《莊子》和《楚辭》中,昆侖山和蓬萊仙境的神話合為一個新的神仙世界。
其中對得“道”者和神仙之勝境,更有進一步的描繪。

  《莊子·逍遙遊》稱:“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後反”,又稱“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谷,吸風飲露。
乘稱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

  《列子》則稱大壑中有五山:“一說岱輿,二說員峤,三說方壺,四說瀛洲,五說蓬萊。
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裡,其頂平處九千裡,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裡,以為鄰居焉。

  道教認為地上和海中皆有仙境。
地上的仙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海中仙境為十洲、三島。
道教關于洞天的傳說比較多,所稱洞天并不是山洞,而是山腹中的另一個世界,大小在周圍四十千米到幾千千米之間,其中有日月或其它光照,甚至時間的流逝速度都和洞外的世界不一樣,故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幾千年”的說法。
二、仙境洞府

  道教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叫作仙境,傳說三清天是道教至高神三清所居住的最高天界。
三清天以下有三十三天,為各種神仙所居住。

  此外,道教還有十洲三島、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說法,更有傳說中的昆侖仙境和蓬萊仙境,如夢如幻,吸引人心。

  ●三清天

  三清天,又稱三清境,是道教所稱最高神三清所居之最高天界。
即元始天尊所居之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天尊所居之禹餘天上清境,道德天尊所居之大赤天太清境。

  三清天由原始态三氣化生,即玄氣化為大赤天太清境,元氣化為禹餘天上清境,始氣化為清微天玉清境。

  《九天生神章經》等稱此三氣為三元,即認為它們是天地萬物之源頭,《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和《道門經法相承次序》等則稱此三氣源于“妙一”,說明三清天是天地之原始,萬化之根本。

  三清天位于天界之最高處,據《九天生神章經》的“三元”思想,無疑已賦予三清天以無先、無上的意義,自然居于天界最高處。
而《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和《道門經法相承次序》等所闡述的三十六天說,将大羅天與三清天視為一體,皆為三清尊神所統的最高天界。

  三清天為道教最高神三清居所,即天寶君居清微天玉清境,靈寶君居禹餘天上清境,神寶君居大赤天太清境。
諸天仙聖皆需至此請求教化,故為神仙世界的最高層次。

  ●三十六天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
據宋代張君房編撰的《稱笈七箓》卷二十一“天地部”稱,道教構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故名三十六天。

  三十六天是道教根據道生萬物的宇宙創世理論,構想出來的神仙所處的空間。
它為學道成仙提供了教義依據。

  據宋代張君房編撰的《稱笈七箓》卷二十一“天地部”稱,道教構想的地上之天共有三十六層:一、太皇黃曾天;二、太明玉完天;三、清明何童天;四、玄胎平育天;五、元明文舉天;六、七曜摩夷天,此六天合稱為欲界;七、虛無越衡天;八、太極蒙翳天;九、赤明和陽天;十、玄明恭華天;十一、耀明宗飄天;十二、竺落皇笳天;十三、虛明堂曜天;十四、觀明端靖天;十五、玄明恭慶天;十六、太煥極瑤天;十七、元載孔升天;十八、太安皇崖天;十九、顯定極風天;二十、始黃孝芒天;二十一、太黃翁重天;二十二、無思江由天;二十三、上揲阮樂天;二十四、無極昙誓天,此十八天合稱為色界;二十五、皓庭霄度天;二十六、淵通元洞天;二十七、翰寵妙成天;二十八、秀樂禁上天,此四天合稱無色界。
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合稱為三界,共計二十八天。
三界之上又有四種民天:二十九、無上常融天;三十、玉隆騰勝天;三十一、龍變梵度天;三十二、平育賈奕天;三十三、太清境大赤天;三十四、上清境禹餘天;三十五、玉清境清微天,此三天合稱三清天。

  三十六為最高一層,稱大羅天,與三清境合稱為聖境四天。
三界、四梵天、聖境四天共計三十六天。

  ●十洲三島

  道教稱距陸地極遙遠的大海之中有三島十洲,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那裡長滿了可使人不死的仙草靈芝,神仙們則在這些島之上風姿清靈,逍遙自在。

  三島的原型為三神山,即先秦的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後《稱笈七簽》定三島為昆侖、方丈、蓬萊丘。
明代道書《天皇至道太清玉洲》整理曆史傳說定十洲為:瀛洲、玄洲、長洲、流洲、元洲、生洲、祖洲、炎洲、鳳麟洲、聚窟洲。

  祖洲: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裡,離西岸七萬裡。
上有不死之草。

  瀛洲:在東海中,地方四千裡,大抵對會稽,離西岸七十萬裡。
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
出醴泉,飲之數升辄醉,令人長生。
洲上多仙家,風俗似吳人,山川如中國。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一千二百裡,離南岸三十六萬裡。
多丘山,饒生金芝玉草。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裡,離北岸九萬裡。
上有風生獸似豹,取其腦和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壽五百年。
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取其毛以緝為布,号為“火浣布”。
也多仙家。

  長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裡,離岸二十五萬裡。
多山川、大樹,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
有紫府宮,天真仙女遊于此地。

  元洲:在北海之中,地方三千裡,離南岸十萬裡。
上有五芝、玄澗,水如蜜漿,飲之長生,與天地相畢;服五芝也得長生不死。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裡,離東岸十九萬裡。
上多山川,積石為昆吾,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
也多仙家。

  生洲:在東海醜寅之間,接蓬萊十七萬裡,地方二千五百裡,離西岸二十三萬裡。
天氣無寒暑,芝草常生地。
上有仙家數萬。

  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裡。
洲四面有弱水環繞,鴻毛不浮,不可超越。
洲上多鳳麟,數萬各自為群。
又有山川池澤,神藥多種。
也多仙家。

  聚窟洲:在西海中未申地,地方三千裡,北接昆侖二十六萬裡,離東岸二十四萬裡。
上多真仙靈官,宮第比門,不可勝數。
又有各種奇獸。
大山形似人鳥之像,故命名為“人鳥山”。
山多反魂樹,能自作聲,如群牛吼,聞之心震神駭;伐其根心煮汁為丸,名為“驚精香”或“震靈丸”、“返生香”、“震檀香”、“人鳥精”、“卻死香”。

  昆侖島:在西海戌地,北海之亥地。
方圓一萬裡,距岸則遠達十三萬裡,又有弱水繞島流轉。
島上正東方有一昆侖宮,為西五母所治,真宮仙靈之所宗。
昆侖是天地這根紐,萬度之維負。
島上還住着仙官四萬。
昆侖島顯然是由昆侖山演化而來的。

  方丈島:在東海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四周各五千裡。
上面有金玉琉璃之宮,是三天司命所治之處。
各路神仙都相升天成為天仙,都要先來這島受太上玄生錄。
上面住着仙家數十萬家,芝草仙藥成片地生長如人間種稻麥。

  蓬丘島:也就是蓬萊山,與東海的東北岸遙遙相望,周圍五千裡,北到鐘山北阿門外,乃天帝總領九天之維。
島的四周有四座城池。
其中間則為一座高山,形狀類似于昆侖山。
從前大禹治理洪水大功靠民後,就到此山的北阿祭祀上帝,歸大功于九天。

  ●十大洞天

  《天地宮府圖》稱:“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
”東晉道經《道迹經》胪列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後為唐司馬承祯《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渎名山記》等道書所據。

  第一,王屋洞府:又稱“小有清虛之天”,屬西城王君治之,座落在山西垣曲縣和河南濟源市間的王屋山。

  第二,委羽洞府:又稱“大有空明之天”,屬青童君治之,位于浙江黃岩縣的委羽山。

  第三,西城洞府:又稱“太元總真之天”,屬上宰王君治之,座落在青海的西傾山。

  第四,西玄洞府:又稱“三元極真之天”。
座落在西嶽華山。

  第五,青城洞府:又稱“寶仙丸室之天”,屬青城丈人治之,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第六,赤誠洞府:又稱“紫玉清平之天”,屬玄洲仙伯治之,座落于浙江天台縣的赤誠山。

  第七,羅浮洞府:又稱“朱明曜真之天”,屬青精先生治之,位于廣東增城和博羅兩縣之間的羅浮山。

  第八,句曲洞府:又稱“金壇華陽之天”,屬紫陽真人治之,座落在江蘇茅山。

  第九,括蒼洞府:又稱“成德隐玄之天”,屬北海公涓子治之,位于浙江仙居和臨海兩縣之間的括蒼山。

  第十,林屋洞府:又稱“左神幽虛之天”,屬北嶽真人治之,座落在江蘇吳縣的西湖庭山。

  ●三十六小洞天

  道家三十六小洞天,相對于十大洞天而言,其“也上仙所統治之處也”。
來源自《洞天福地嶽渎名山記》。
編錄者為五代道士杜光庭。

  第一,霍桐山洞:周回1500千米,名說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屬仙人王緯玄治之。

  第二,東嶽泰山洞:周回500千米,名說蓬玄洞天,在兖州幹封縣,屬山圖公子治之。

  第三,南嶽衡山洞:周回350千米,名說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仙人石長生治之。

  第四,西嶽華山洞:周回150千米,名說惣仙洞天,在華州華陰縣,真人惠車子主之。

  第五,北嶽常山洞:周回1500千米,名說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陽縣,真人鄭子真治之。

  第六,中嶽嵩山洞:周回1500千米,名說司馬洞天,在東都登封縣,仙人鄧稱山治之。

  第七,峨眉山洞:周回150千米,名說虛陵洞天,在嘉州峨嵋縣,真人唐覽治之。

  第八,廬山洞:周回90千米,名說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真人周正時治之。

  第九,四明山洞:周回90千米,名說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真人刁道林治之。

  第十,會稽山洞:周回175千米,名說極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陰縣鏡湖中,仙人郭華治之。

  第十一,太白山洞:周回250千米,名說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長安縣連終南山,仙人張季連治之。

  第十二,西山洞:周回150千米,名說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真人唐公成治之。

  第十三,小沩山洞:周回150千米,名說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縣,仙人花丘林治之。

  第十四,潛山洞:周回40千米,名說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甯縣,仙人稷丘子治之。

  第十五,鬼谷山洞:周回35千米,名說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真人崔文子治之。

  第十六,武夷山洞:周回60千米,名說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真人劉少公治之。

  第十七,笥山洞:周回60千米,名說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真人梁伯鸾主之。

  第十八,華蓋山洞:周回20千米,名說容成大玉天,在溫州永嘉縣,仙人平公修治之。

  第十九,蓋竹山洞:周回40千米,名說長耀寶光天,在台州黃岩縣,屬仙人商丘子治之。

  第二十,都峤山洞:周回90千米,名說寶玄洞天,在容州普甯縣,仙人劉根治之。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周回七十裡,名說秀樂長真天,在稱和州含山縣,白真人治之。

  第二十二,岣漏山洞:周回20千米,名說玉阙寶圭天,在客州北流縣,屬仙人餞真人治之。

  第二十三,疑山洞:周回1500千米,名說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仙人嚴真青治之。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周回75千米,名說洞陽、隐觀天,在潭州長沙縣,劉真人治之。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周回90千米,名說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屬陳真治之。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周回50千米,名說大酉華妙天,去辰州35千米,尹真人治之。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周回150千米,名說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屬趙仙伯治之。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周回75千米,名說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屬王真人治之。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周回150千米,名說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缙稱縣,屬趙真人治之。

  第三十,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裡,名說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屬付真人治之。

  第三十一,鐘山洞:周回50千米,名說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屬龔真人治之。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周回15千米,名說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客縣,屬李治之。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周回40千米,名說紫玄洞照天,在荊州常陽縣,屬公羽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目山洞:周回50千米,名說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屬姜真人治之。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周回35千米,名說白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縣,屬謝真人治之。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周回25千米,名說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屬戴真人治之。

  ●七十二福地

  《天地宮府圖》稱:“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
”具體山名如下:

  第一,地肺山:又名終南山,今陝西關中境内,老子曾在此講經煉丹。

  第二,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真人施存治之。

  第三,仙磕山:在溫州梁城縣近白溪草市,真人張董華治之。

  第四,東仙源:在台州黃岩縣,屬地仙劉奉林治之。

  第五,西仙源:也在台州溫嶺市60千米裡,屬地仙張兆期治之。

  第六,南田山:在東海東,舟船往來可到,屬劉真人治之。

  第七,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菜島上,多真仙居之,屬地仙許邁治之。

  第八,青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相接,真人劉子光治之。

  第九,郁木洞:在玉筍山南,是蕭子稱侍郎隐處。

  第十,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經真人得道之處,到今雨夜多聞鐘磬之聲,屬蔡真人治之。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屬地仙侯生所治。

  第十二,大若岩:在漫無邊際州永嘉縣東60千米,屬地仙李方回治之。

  第十三,焦源:在建州建陽縣北,是尹真人隐處。
第十四,靈墟:在台州天台縣北,是白稱先生隐處。

  第十五,沃洲:在越州剡縣南,屬真人方明所治之。

  第十六,天姥嶺:在剡縣南,屬真人魏顯仁治之。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南,屬真人山世遠所治之。

  第十八,金庭山:在廬州巢縣,别名紫微山,屬馬仙人治之。

  第十九,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屬陰真人治之。

  第二十,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處,屬先生治之。

  第二十一,馬嶺山:在柳州郭内水東,蘇耽隐處,屬真人力牧主之。

  第二十二,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婁駕先生隐處。

  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嶽真人韓終所治之處。

  第二十四,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青烏公治之。

  第二十五,光天壇:在衡嶽西源頭,鳳真人所治之處。

  第二十六,洞靈源:在南嶽招仙觀西,鄧先生所隐地也。

  第二十七,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裡,黃山公主之。

  第二十八,陶山:在溫州安國縣,陶先生曾隐居此處。

  第二十九,皇井:在溫州橫陽縣,真人鮑察所治處。
第三十,爛柯山:在衛州信安縣,王質先生隐處。

  第三十一,勒溪:在建州建陽縣東,是孔子遺硯之所。

  第三十二,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仙人張巨君主之。

  第三十三,靈山:在信州上饒縣北,墨真人治之。

  第三十四,泉源:在羅浮山中,仙人華子期治之。

  第三十五,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仇季子治之。

  第三十六,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郭真人所治處。

  第三十七,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尹真人所治之地。

  第三十八,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徐真人治之地。

  第三十九,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東,劉仙人所治之地。

  第四十,缽池山:在楚州,王喬得道之處。

  第四十一,論山:在潤州丹徒縣,是終真人治之。

  第四十二,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屬莊仙人修道之所。

  第四十三,雞籠山:在和州曆陽縣,屬郭真人治之。

  第四十四,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屬李仙君所治之處。

  第四十五,平都山:在重慶市豐都縣,是陰真君上升之處。

  第四十六,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接桃源界。

  第四十七,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是五柳先生隐處。

  第四十八,彰龍山:在潭州澧陵縣北,屬臧先生治之。

  第四十九,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屬範真人所治處。

  第五十,大面山:在益州成都縣,屬仙人柏成子治之。

  第五十一,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孫真人、安期生治之。

  第五十二,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真人子州所治之處。

  第五十三,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仙人張巨君治之。

  第五十四,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并太上所遊處。

  第五十五,藍水:在西都藍田縣,屬地仙張兆其所治之處。

  第五十六,玉峰:在西都京兆縣,屬仙人柏戶治之。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于潛縣,屬地仙王柏元治之。

  第五十八,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處。

  第五十九,張公洞:在無錫宜興縣,真人康桑治之。

  第六十,司馬梅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李明仙人所治處。

  第六十一,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毛真人治之。

  第六十二,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趙仙人治處。

  第六十三,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處。

  第六十四,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瓊華夫人治之。

  第六十五,泸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第六十六,甘山:在黔南,甯真人治處。

  第六十七,漢山:在漢州,赤須先生治。

  第六十八,金城山:在古限戍,又稱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處。

  第六十九,稱山:在邵州武剛縣,屬仙人盧生治之。

  第七十,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屬魏真人治之。

  第七十一,廬山:在福州連江縣,屬謝真人治之。

  第七十二,東海山:在海州東二十五裡,屬王真人治之。

  ●昆侖仙境

  昆侖仙境之說源于我國遠古神話,以昆侖為中心。

  昆侖,即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昆侖丘或玉山。
地理觀念上的昆侖山,指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長約2500千米。
古代神話的西方昆侖,是漢以前地理上的昆侖一名與傳說中昆侖的結合。

  傳說中的昆侖,既高且大,為中央之極,也是連接天地的天柱,仙人萬一還想上天,這是絕妙的歇腳之處。
昆侖又是黃河之源,黃河是母親河,古人出于這種崇拜心理,将昆侖由神山轉化為仙山便順理成章。

  據《淮南子·地形訓》記載:昆侖有增城九重,即一層比一層高的城池。
上有木禾,其修五尋。
珠玉樹、璇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琅王千好在其東,绛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

  旁有440座門。
門間四裡,裡間九純,純丈五尺。
旁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
北門開以納不周之風。
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昆侖阖閱之中。

  疏圃之池,浸浸黃水,黃水三周複其原,是為丹水,飲之不死。
仙界所需之物,這裡應有盡有,有不死樹、不死藥、不死水等。
裝飾以玉為基本材料,屬于理想的仙境。

  據說,早期仙人,不必修煉,隻要吃些以上的不死之物便可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
傳說黃帝吃的是一種沸沸湯湯的玉膏,從神話英雄變成了仙界首領。
昆侖已非昔日可比,俨然是仙人的老家。

  ●蓬萊仙境

  蓬萊仙境是三島之一,戰國時期燕、齊、吳、越等濱海地區海上交通漸開,産生了海上“三神山”的神仙世界之說。

  《史記·封禅書》稱:“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
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
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阙。
未至,望之如稱;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
臨之,風辄引去,終莫能至稱。
世主莫不甘心焉。

  于是,尋找三神山及不死之藥者,從齊威王、秦始皇到漢武帝,延續了200餘年。

  秦時有一方士徐福,齊人,曾向秦始皇上書,入海求仙。
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帶了數千童男童女,花了很多錢,沒有結果,後幹脆一去不返,傳為到達蓬萊,得道升仙。

  東方仙境興起之後,逐漸取代了西方昆侖,成為長盛不衰的仙人家鄉。
民間一提仙境,多知蓬萊,鮮提昆侖。
漢代帝王中的仙迷武帝,專門在皇宮的甘泉宮造了一座人工的太液池,上面便有傳聞的蓬萊等仙山,耗資甚巨。
三、道教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道教的名山,自然與人文、宗教與哲思有機交融。

  從名滿天下的五嶽到奇峰突兀的武夷山,從正一道祖庭龍虎山到天下第一道山武當山。
觀其形,自然造化,鬼斧神工;體其神,人文聚結,意蘊無窮。

  ●泰山

  泰山又名岱宗、岱山,為五嶽之首,東嶽。
位于山東的中部,橫亘濟南、長清、曆城、泰安等縣市,方圓400多平方千米。
道教譽其為“群山之祖,五嶽之宗”。

  泰山嶽神原稱泰山府君,後稱封為“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簡稱“東嶽大帝”。
曆史上泰山曾建有衆多的道觀廟宇,保存至今的主要是兩大建築群,即岱廟和碧霞祠。

  岱廟座落在泰安城内西北角,總面積9.6萬平方米,曆代帝王的封禅大典和對東嶽大帝的祭祀均在此舉行。
岱廟的整個建築布局以南北為中軸,北高南低,北倚泰山,南向平原,山廟一體,氣勢恢宏,紅牆黃瓦,莊嚴至尊。
四周圍築城垣,長約1.5千米,高10米。

  碧霞祠位于岱頂天街和大觀峰之間,西有觀星台,東通仙人橋,南為獅子峰,上達玉皇頂。
碧霞祠興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始稱昭真祠,金代稱昭真觀,明弘治年間改名碧霞靈應宮,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後改稱碧霞祠,沿用至今。

  泰山還一位著名的鎮妖辟邪之神棗石敢當。
據說石敢當是一位姓石的勇士,因生前英勇無畏,所當無故,死後成神。
舊時人們往往在大門前、街衢巷口、橋梁通道、要沖等地,立一自然石或石碑、石柱,銘刻或書寫“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字樣,用以鎮妖避邪。

  道教稱泰山為第二小洞天,古代帝王多以泰山封禅為大典。
有黃伯陽洞、碧霞洞、鬥姥宮、酆都廟等道教勝迹。
山麓有岱廟,内有《泰山神啟跸回銮圖》。
有長春觀,是邱處機女弟子訾守慎修真之處。

  ●衡山

  衡山,位于湖南省衡山縣境内,為五嶽之一,南嶽。
相傳南嶽為盤古帝的左臂變成,又因位在二十八宿之中的轸星之翼,能“度應玑衡”“铨德鈞物”,故名衡山。

  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有大小峰巒72座,回雁為首,嶽麓為足,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廪五峰為最著;其間古木參天,四季翠綠,奇花異草,飄香谥彩,風景秀美,氣候宜人。
自古為道教名山。

  道教稱其嶽神為司天王,尊稱南嶽大帝;《稱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稱其為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中的“第三洞天”名“朱陵洞天”。

  魏晉時,魏華存曾于山修煉,得《黃庭内景經》,悟道升仙。
山間道觀星羅棋布,其中道教的著名建築有南嶽廟、黃庭觀、玄都觀、铨德觀等;南嶽廟内主奉南嶽大帝司天王,黃庭觀供奉晉代女冠魏華存,為曆代坤道修煉之所。

  上清宮乃晉道士徐靈期修行處。
降真觀,舊名白稱庵,乃唐司馬承祯修道處。
九真觀西有白稱先生,即司馬承祯藥岩。
五代道士聶師道也修道于此。

  ●華山

  華山,在陝西華陰縣南,為五嶽之一,西嶽,道教三十六洞天中的第四洞天,稱其嶽神為金天王。

  華山主峰為落雁、朝陽、蓮華,主峰海拔達1997米,在五嶽中高度僅次于北嶽恒山,而其山勢險峻,則雄冠五嶽之首,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

  華山自古是一座道教名山,它的開辟和興盛,與道教文化的發展有着密切的關系。
至今留存着大量與道教有關的文物古迹。
可以說,自然景觀的奇險,與道教人文景觀的源遠流長,是華山最大、最顯著的兩個特征。

  相傳道教的道祖老子曾到過華山。
華山北峰有一段險途叫“老君犁溝”,傳說是老子用犁開劈的。
在華山南峰上,至今還保留有老子當年的煉丹爐。
據說,老子就是從華山到了陝西周至縣的樓觀台,向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

  曆代都有不少道士隐居于華山,而最著名的當推五代宋初的陳抟。
據傳陳抟與宋太祖對弈,言明以華為質,一決勝負。
初局和,二局趙先占優勢,心中暗喜,誰知“大意失荊州”,陳竟連殺數子,轉敗為勝。
第三局陳又勝了,趙乃寫契,把華山輸給陳抟。
《華嶽志》稱陳抟隐于稱台觀,殁于張超谷石室,葬于玉泉院。
有避诏崖、希夷祠、希夷睡洞和睡像等遺迹。

  華山現存的道教廟宇主要有山下的西嶽廟、玉泉院和山上的東道院、鎮嶽宮、玉女祠、翠稱宮等。
有四仙庵,傳為譚紫霄、馬丹陽、劉海蟾、邱處機修煉處。
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宮觀。

  ●恒山

  恒山,原在河北曲陽縣西北,五嶽之一,北嶽。
漢與宋時因避諱曾改稱常山,又名大茂山。

  明代定山西渾源縣之玄嶽,即渾源東南的玄武峰為恒山。
清帶開始改祀北嶽于渾源。
此後原曲陽之恒山通稱大茂山。
道教稱第五小洞天,名其嶽神為安天王。

  恒山山脈祖于内蒙陰山,西銜雁門、東跨河北、南屏三晉、北臨燕稱,奔騰起伏,綿延250千米,号稱“一百零八峰”。
主峰天峰嶺座落于渾源城南,海拔2017米,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自古以來被譽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
同西面的翠屏峰兩山對峙,渾水從中奔騰而瀉,幽峽深谷,藍天一線,形成一道絕塞天險。

  恒山漢代建廟,到清初僅恒山主峰周邊就建有各種寺廟60餘處,有三寺四祠七亭閣,七宮八洞十五廟之說,形成蔚為壯觀龐大的古建築群和濃郁的道教文化氛圍,顯示出北嶽恒山無窮的魅力。

  據傳,太上老君曾在北嶽恒山千佛嶺結爐煉丹,燃燈道人演兵鬥法;西漢初昌蓉往來于恒山;西漢景帝、宣帝年間三茅真君在恒山修煉神仙之術,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為天師的寇謙之在北嶽宣揚道教新法;唐朝時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恒山修煉,名道人管革結爐悟道,緻使恒山道教道場香火名揚天下。

  恒山道教主流屬全真教龍門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雙修一應俱全。

  ●嵩山

  嵩山,在河南登封縣西北,五嶽之一中嶽。
《白虎通》稱“嶽居四方之中而高,故說嵩高山”。
道教稱第六小洞天,名其嶽神為中天王。
嵩山有72峰,山頂名為峻極峰。
它東西橫卧,雄峙中原,海拔最低為350米,最高處為1512米,主峰峻極峰1492米。

  嵩山是道教名山,唐宋時期,道教十分興盛,中嶽大帝作為道教的崇拜神之一,在帝王的奉祀下正式定型。
唐武後垂拱四年,武則天祭祀嵩山,改為神嶽,封其神為天中王,封天中王之妻為天靈妃。
萬歲通天元年,又尊天中王為帝,天靈為天中皇後。

  道經稱,中嶽神君服黃袍,戴黃玉太乙冠,佩神宗陽和印,乘黃龍,領仙官玉女30000人,主治山川陵谷、山林樹木之屬。

  相傳西晉道士鮑靓于元康二年曾登此山入石室得古《三皇文》。
北魏寇謙之早年曾從成公興入此山修道。
唐道士潘師正居此山之逍遙谷,高宗诏建崇唐觀,又别立精思院于嶺上,修道20餘年。
唐道教學者李筌曾隐于此山之少室,研究道教經典,傳于虎口岩得《陰符經》。

  據《嵩山志》記載:北魏寇謙之,唐朝李道合,宋朝董道坤,金代丘長春均在嵩山“崇福宮”主持過道場。
另外,魏成公興,晉鮑靓,唐司馬承幀、吳筠、李筌等都曾在嵩山修道,

  ●茅山

  茅山,在江蘇西南部。
原名地肺山,又名岡山、句曲山。
道教稱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和第三十二小洞天。
相傳西漢景帝時茅盈及弟固、衷于此修道成仙,号三茅真君,因改名三茅山,簡稱茅山。
為茅山派發源地。

  茅山自然風光獨特秀美,境内山巒起伏,峰巒疊翠,靈泉勝池星羅棋布,峰洞泉池交織縱橫。

  春遊茅山但見淡煙薄霧輕如紗,身臨其境自是飄飄欲仙,其樂無窮;夏日登山,可朝觀日出,暮賞彩稱,雨後初晴,但見流稱在深谷幽林間缭繞,峰巒時隐時現,若山在虛無飄渺間;秋季茅山則山瘦林薄,紅葉含笑;冬雪茅山銀素裹,分外窈窕,大有花飛佛地三千裡,人在瑤池十二層之感。

  茅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曆史名山,上清派發祥地。
早在夏、周、春秋時期,茅山已為曆代帝王巡遊和采集藥草之名山。
茅山重要的曆史地位,曾先後為茅山赢得了“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的美譽。

  隋唐時期,茅山已被列為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茅山道教全盛時期,前山後嶺,峰巅峪澗間,宮、觀、殿、宇等各種大小道教建築多達300餘座,5000餘間,道士數千人次。

  《茅山志》記載:漢三茅君乘鶴來治此山,以鶴集處分為大中小三茅山,即大中小三茅峰。
東晉楊羲、許谧、許□、葛洪、梁陶弘景、唐吳筠、宋劉混康等道士均曾修煉于此。

  楊、許等人曾在此撰作上清經書,陶弘景在此編《真诰》。
大茅峰北的抱樸峰,傳為葛洪修道處。
中茅峰玉晨觀、乾元觀等處,傳為陶弘景隐修處。

  ●崂山

  崂山,在山東青島市東。
古代又曾稱牢山、勞山、牢盛山、鳌山等。
南瀕黃海,東臨崂山灣。

  它是山東半島的主要山脈,崂山的主峰名為“巨峰”,又稱“崂頂”,海拔1132.7米,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稱。
它聳立在黃海之濱,高大雄偉。
當地有一句古語說:“泰山雖稱高,不如東海崂。

  山海相連,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風景的特色。
在全國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邊拔地崛起的。
崂山的海岸線長達87千米,沿海大小島嶼18個,構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觀。

  當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闆小路上,一邊是碧海連天,驚濤拍岸;另一邊是青松怪石,郁郁蔥蔥,你會感到心兇開闊,氣舒神爽。
因此,古時有人稱崂山“神仙之宅,靈異之府。

  崂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崂山紀聞》稱:唐道士李遐周于唐天寶七載由京師至此煉丹修道,玄宗嘉之,因改稱輔唐山。
後唐道士劉若拙由蜀稱遊至此潛修,于北宋建隆二年被封為華蓋真人。

  相傳太清宮、上清宮、太平宮皆為華蓋真人作為道場而建。
長春洞,傳為邱處機修煉處,邱所刻“訪道山”、“遊仙倉”等字迹猶存,并有遺詩10首刻于太清宮三清殿巨石上。
海岸塔底有洞,名說“仙窟”,傳為張三豐隐修處。
紫陽洞傳為明代道士孫紫陽靜修處。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