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出了什麼問題?
還能什麼問題?
西北蒙古開始搞事情了。
大明朝在西北的故事是非常多的。
就是因為西北的問題沒有解決,崇祯一直不願意放手全力北伐皇太極。
西北這個地方十分特殊。
自古以來,西北都是戰略要地。
漢唐時期,中原王朝的經濟中心在關中和中原一帶。
而西北的河西走廊則是遊牧民族進入關中、中原的必經之地。
所以,在大漢朝國力上升之後,漢武帝的國家戰略就是收複河西走廊。
因為拿回河西走廊,就相當于是斷掉了匈奴人的右臂。
在那個令人熱皿沸騰的年代,年輕的冠軍侯一次又一次發起了對河西的進攻。
最後,武帝在河西走廊設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個郡,将河西走廊納入到中央王朝的直轄中。
在那裡形成了一道堅實的防線。
此後,隻要掌握河西走廊的中原王朝,在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時候,都不會處于弱勢。
哪怕是分裂的三國時期,掌握河西走廊的曹魏一樣可以吊打遊牧民族。
這種局勢一直到唐末宋初。
宋朝沒能收複河西,以至于黨項人在河西做大,建立了西夏。
此後,中原王朝面臨西北和遼東雙線作戰的壓力,很難再找回主動地位。
原本北宋在範仲淹和韓弼的“步步為營”戰略下,已經要快打得西夏滅國了。
但無奈女真人在遼東崛起,出現了靖康恥,中原大亂,西夏得以喘氣。
整個弱勢的局面,一直到朱元璋時期,才徹底扭轉過來。
許多人說自唐以後,燕雲十六州淪陷異族手中有五百年之久。
河西走廊何曾不是?
那麼朱元璋收複河西走廊了麼?
用完全收複來形容不準确。
但它的确在大明朝的管轄範圍内。
如何管轄?
關西七衛!
什麼叫關西七衛?
簡單點來說,就是西北的七個衛所。
那這七個衛所與其他衛所有何不同?
有!
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在地方建立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都指揮使司,分掌行政、司法、軍政。
互不幹預,互不統屬,大大削弱地方長官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
但是,關西七衛是特殊。
關西七衛的衛所指揮使全部是蒙古人擔任的。
因為那裡有許多蒙古土著,明初歸降朝廷。
朱元璋和朱棣都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戰略,也就是“羁(ji)縻(mi)”之策。
讓蠻夷自己管理自己的人,但是明面上是大明朝的臣子。
例如漠南蒙古喀喇沁、土默特部這些都是大明朝的臣子。
和自治區有一點點像。
這就導緻了西北蒙古在朱棣之後,逐漸失控。
徹底失控是在土木堡之後。
到成化年間,雙方的關系已經弱到連表面的形式都沒有了。
此後關西七衛盡數丢失,大明朝在西北的戰略要地被壓縮到嘉峪關一帶,至少敦煌不屬于大明朝的了。
戰略縱深被壓縮後,到明末,和碩特部崛起,固始汗與吐蕃聯合,在西北建立了強大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