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道:“這麼多書,你是如何帶過來的?
”
劉惜君給崇祯添了一杯茶:“自然是我自己帶過來的。
”
“你一個女子,帶這麼多書千裡迢迢到這裡,不會覺得很累麼?
”
“公子說笑了,隻是背一些書來而已,而且這一次我是有朝廷安排的馬車的,相比去年我從陝西一路走到北京,走足足三個月,要輕松不少。
”
“看來劉大人是一位愛書惜書之人。
”
劉惜君看着崇祯,她雙眸明亮有神,清澈無暇:“讀書可以讓人心裡踏實,當今陛下也說過,求我,求真,求變,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這也是人生樂趣之一。
”
崇祯大感欣慰:“北京大學有你這樣的學生,大明未來有望也!
”
劉惜君道:“在下學識尚淺,還需多多磨練。
”
張凡心中更是歡喜,北京大學校風淳樸,學生勤學好問,現在大明正是用人之際,人才于他來說,便是良藥,是最寶貴的。
劉惜君這樣的人出身貧寒,身為女流,在明朝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地位本身不高,尚且還有如此志向。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還有千千萬萬貧寒出身的人,也渴望像她這般,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他人的命運。
他們的命運改變了,大明的命運也就改變了。
中華乃天下人之中華,中華之崛起,非張凡一人能及,乃天下兩萬萬民衆勠力同心。
今日北京大學有唐子陵、魏清歡,有如劉惜君,明日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太原大學、濟南大學亦有青年才俊砥砺前行。
各地大學一旦建成,假以時日,人才必将迎來大爆發。
不過,人才之用,必然還是要與實踐相結合。
見識廣不一定能走遠,但想要走遠,一定要見識廣。
朝廷未來開海,重商,征西,重開絲路,與萬國争霸,便是帶着大明的人才去見識這個世界,去吸收這個世界所有優秀的一面,為大明所用。
崇祯心下好奇,又問道:“在你們北京大學學生心中,當今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
一說到當今天子,劉惜君眼中的光芒更明亮:“今上乃曠古未有之聖明君主,自他登基以來,革舊鼎新,萬民敬仰。
那些儒生總是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但儒生輕浮,無一人真正去做,而當今陛下,卻身體力行。
”
“新政乃廟堂新聲,萬民之福,縱天下反對者十有八九,亦重若泰山,雷霆之威,澤恩四海。
”
說到此處,劉惜君似乎頓生幾分豪情:“所以,你問我當今天子是什麼樣的人。
天子是一位想要改變這個世間,有大智慧、大毅力者,他一定能夠完成前人都無法完成之壯舉。
”
張凡自己聽了都有幾分嘚瑟起來了。
卧槽!
原來我自己這麼牛逼嗎!
便在此時,外面進來了一些人,都是村民,還有之前崇祯遇到的挖紅薯的父子。
“劉大人,眼下那些人都死了,想來知縣大人很快便會知曉……”
劉惜君道:“諸位放心,我會上奏朝廷,新政乃陛下親自昭告天下之政,誰都不能違反新政,諸位盡管好好收糧食,有任何事,我來頂着。
”
“謝謝劉大人,劉大人真是好官啊!
”
“謝謝劉大人!
”
“……”
衆人你一句我一句的。
崇祯站起來道:“鄉親們,若是那張老爺真的來了,也不必怕,既然朝廷頒布了新政,那便是天憲,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如劉大人這樣的好官到地方上。
”
那個挖紅薯的小孩好奇道:“大哥哥,什麼是天憲?
”
“天憲就是天子頒布的法令,誰都不能違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