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說完後,乾清宮内一片死靜,連一根針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夠聽見。
這就有意思了。
國債?
所有人腦子都有些發麻。
錢還能這麼玩?
韓爌說道:“陛下,這朝廷向民間借錢,臣擔心會有損朝廷威嚴。
”
“這怎麼能算是朝廷向民間借錢?
”崇祯反駁道,“朝廷現在收複遼東,朕恰好在遼東鞍山偶爾發現了諸多鐵礦,鐵礦局要開采,這利潤是非常豐厚的,朕希望大家共同富裕,朕可是為了他們好。
”
韓閣老,格局小了!
朕這是合作共赢呀!
皇帝又道:“國債的利息比銀行存定期稍微高一點,那些人願意購買,你内閣也有錢花了,将鞍山鐵礦,大同煤礦挖出來後,賺了錢,給他們返利息,大家都開心,不是很好麼?
”
這……
衆人一聽,好像是這麼回事耶。
一時間還真找不到理由來反駁了。
尤其是畢自嚴,他連忙說道:“陛下聖明!
若是如此,諸多難題迎刃而解。
”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國債這東西,它不僅僅是解決了眼下财務危機的問題。
如果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機制後,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脹的,甚至給民間帶來财富的。
它相當于官府在民間集資,官府将錢用在投資上面,然後用投資賺的錢,給民間返利。
而中間的保證人就是已經在民間建立起金融信譽的皇家銀行。
至于官府的錢從哪裡賺呢?
主要分兩部分:一是對内投資建設的收入,例如鐵礦局、煤礦局等等。
二是對外商貿的收入,例如與荷蘭人做生意的大明遠洋商社。
從财務的角度來說,這類收入的一部分,是可以拿出來給買國債的人做結算的。
至于眼前軍費缺口,可以用這部分錢先補上,讓戶部做好賬目分類,以後從每季度預算中做填補即可。
如此美好的解決方案,大家啞口無言了。
這再一次驗證了皇帝的話: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是沒有辦法,是你沒想到而已。
“諸位對此可還有異議?
但說無妨,今日君臣隻做商談,目的是為了解決眼下軍費的問題。
”
衆人想了想,說道:“臣等無異議。
”
“好,既然如此,皇家銀行做保證,内閣拟定國債規則,戶部做好财務核算,開始執行,韓閣老稍後給朕一份執行計劃,今年要解決軍費開支問題。
”
衆人說道:“臣等遵旨。
”
原本談話已經差不多結束了,韓爌頓了頓,又說道:“陛下,近日彈劾孫大人的官員太多,陛下總要回複他們,否則臣擔心人心浮動。
”
他說的也有道理,作為合格的管理者,下面的人提出各種問題,你不能一直不給回複。
這樣太任性可不是好領導。
真正有凝聚力有活力的組織,是上行下效的,是上傳下達,是上下相互尊重的。
如果皇帝一直事事沒有反饋,下面的官員也會養成這種習慣。
例如知縣向知府提意見,知府也來個冷處理,豈不是許多事都要被耽擱?
所以治理國家,從來不是你想如何就如何。
管理是有方法的。
崇祯說道:“此事朕自有安排,韓閣老不必擔心。
”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