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從哈薩克、布哈拉先後得到了明軍西征的情報。
并且白沙瓦被攻破的消息也傳到了波斯境内。
沒等波斯帝國首都伊斯法罕王城下命令,駐守在波斯帝國東部軍事重鎮的邊軍就傾巢而出。
黑壓壓的一片,如同黑色的洪流,淹沒大地,朝喀布爾湧去。
此時,白沙瓦的淪陷,以及莫卧兒帝國北部相繼被明軍攻克,已經傳到喀布爾,造成了喀布爾軍心震動。
波斯人看中的就是這一點,所以,在九月初,他們對喀布爾展開了一場火力全開的突襲。
雙方在喀布爾展開了大會戰,各自投入十萬大軍,殺得皿流成河,人頭都飄起來了。
結局是以波斯人慘勝。
還沒完,戰争從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這種簡單的加減法。
它必然是有内在邏輯在這裡面的。
波斯人慘烈地拿回了喀布爾後,帝國内部開始持續動員更大規模的軍隊。
原本去年羅斯人出使莫卧兒這事,就牽動了波斯人的神經。
眼下莫卧兒遭逢如此大難,波斯人不趁機補刀子,怎麼對得起沙賈汗呢!
而且波斯人是非常愉快地補刀子來着。
先是攻破了喀布爾,随後一邊補充兵力,一邊在本地拉壯丁,一邊向南邊宣稱自己三十萬大軍已經到了。
喀布爾的南邊是哪裡?
喀布爾位于莫卧兒地西北,它的南邊就是奧朗則布管轄的行省木爾坦地區。
奧朗則布本人此時就在木爾坦,當拉合爾被明軍攻陷的時候,他本人正在木爾坦袖手旁觀。
他準備等明軍和自己的父親兩敗俱傷後,趁機撿便宜。
夢是美好的,可沒想到波斯人來的這麼快,沒想到伊姆蘭敗得這麼快。
波斯人的兵鋒突然南指,奧朗則布的頭上無疑懸了一柄利劍,讓他坐收漁翁之利的幻想成為美麗的泡沫。
九月初十,閻應元開始帶着人在德裡南部四處溜達。
你别說,這個年代的印度,在莫卧兒的治理下,還是非常繁盛的。
各地的城市規劃都很整潔,除了随地大小便以外,其他的都還好。
尤其是糧食非常充裕。
畢竟這一帶已經靠近熱帶,植被豐富,雨量充足。
閻應元帶着6萬精銳鐵騎,一邊“四處溜達”,一邊真實地記載着自己在這一帶的所見所聞。
甚至他還親自去農村的水田裡考察,記錄了這裡的人種田的過程,還有棉花的種植。
另外,他還找了一些本地的人,詳細了解當地情況。
這就是督師級别的軍官和普通打仗的人的區别。
督師級别的軍官,不僅僅會打仗,會治理戰區,還能從吏治、民治的思維出發。
在經曆了幾天考察後,閻應元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強大的莫卧兒帝國居然有許多森嚴的皿統等級制度!
也就是種姓。
底層人民的數量是占據絕大多數的。
不同種姓之間不準通婚。
這種皿統壓制,比大明朝的賤籍制度還要扭曲得多得多。
閻應元腦海中甚至冒出了煽動這些底層人反抗那些貴族老爺的想法。
并且付諸行動,不過幾天之後,他就發現自己是想多了。
這些底層人和大明的底層老百姓完全不同。
應該說,優渥的自然環境,讓莫卧兒帝國的底層人非常懶,就和南洋那些普通平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