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問題,是大明第一大問題。
大明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近兩億的農民。
可以說90%以上都是農民。
要治理這個國家,就必須解決農民問題。
那麼為什麼直到崇祯十二年,才開始嘗試大規模減輕徭役?
因為即便是皇帝,也必須遵從客觀規律。
那2億多人,在賬面上看是一個數字,但真正下去後,是每一個活生生的人。
每一個人一頓不吃就會餓,兩頓不吃會餓得發慌。
所以啊,凡事有先後。
改革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緩和的糧食危機。
第二個五年計劃是完成的商業的雛形。
到此為止,農民其實依然是農民,大多數人依然還是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
即便北京、上海、廣州、武昌、開封、南京、蘇州等新城越來越繁華,但能容納多少人呢?
就說這七個城市,每個城市平均150萬人,一共也就1050萬人,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而且這十多年的關内的和平,總人口早就超過2億人了。
所以,現在可能有2億人都在農村。
想要真正讓大明朝變得富強起來,是需要提升城鎮化率的。
現在的大明朝城鎮化率,算上全國其他的城市的人口,大概也就9%左右吧。
這也符合古代的城鎮化率數據,明末史料上的數據差不多也是9%。
而新中國在建國的時候,城鎮化率大概是10.64%,到了2017年已經到了58.52%了,大量的人口遷移到城市。
城市化率反應了一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可以直觀反應國家的綜合管理能力、經濟水平。
既然大明朝現在的農民還是大多數,都還在田裡,是不是說朝廷現在到處建城,把大家吸引到城裡來,就可以了呢?
如果國家的發展這麼簡單就好了,張凡也不用心力憔瘁,前前後後搞那麼多事。
他前兩天看到最新的從海外進入大陸的糧食,崇祯十一年一整年,進入了1.5億石。
孫傳庭現在還沒有傳來對占城的處理結果,崇祯還在等着孫傳庭的好消息。
占城那個地方一點拿下來,立刻就可以建立軍港,并且有大片大片的糧食可以進入大明朝的東部沿海,從東部進入中部、西部。
一旦更多的糧食湧進來,就不需要那麼多農民了,農民可以轉化成工人。
開始真正的城鎮化率的曆史進程。
如果現在貿然開啟新城新建,一是農民沒錢買房子,二是地方官府沒錢發工錢。
有人說可以讓商人找銀行貸款,開啟印鈔機拉動房地産,讓房地産成為大明朝經濟的引擎啊!
說這話的都是在工業時代吃太飽了的。
農業時代的人力最主要的還是要待在田裡,因為糧食總量不夠,必須要求農民待在田裡。
隻有糧食總量持續增長,通過便利的交通方式,調解各地糧食分布的不均勻,才能考慮下一步拉動大基建。
那是後話,眼下要解決的是眼下農民的勞動時長的問題。
徭役制度調整之後,大量的農民将會減輕負擔,有更多的專心在田裡,有更多的時間騰出來種各種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