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連夜出動,罪不可赦
農學院的溫室大棚很大,其中一間是辦公用房,周圍有牆暖和地暖。
原來是程處亮住在這裡,後來被李世民看中了,程處亮隻能搬出去挨凍。
李世民到了暖房後,把辦公用的東西都拿來了,白天房玄齡和杜如晦、孫堂三人陪着,晚上李世民一個人睡這裡。
其實宮裡的妃子好幾個想過來一起住,特别是受寵的楊妃,但李世民覺得那樣做有損他賢君的形象,所以沒有答應。
周公公馬上進了裡面的暖房,兩個宮女站着守夜,一個燭台還亮着。
趙公公到了床前,輕聲喚道:“皇上。
”
李世民隻蓋了一床薄薄的被子,睡得正香甜,就聽到趙公公的聲音。
睜開眼睛,李世民有些不高興,問道:“何事?
”
趙公公忙說道:“劉寺卿求見,說有要事禀報。
”
聽說劉景深夜求見,李世民這才沒有責怪。
劉景這個人他知道的,如果不是出了天大的事情,不會半夜來。
“傳!
”
李世民坐起來,侍女連忙拿了外套過來,李世民擺擺手,示意不用。
房間裡的溫度差不多三十度,根本不用什麼外套,連侍女都是薄薄的襦裙裝。
不多時,劉景從外面進來。
“微臣拜見皇上,半夜求見,請皇上恕罪。
”
劉景拜道。
李世民笑道:“劉寺卿半夜求見,定是有大事,坐吧。
”
劉景坐下來,李世民也坐在上首,趙公公伺候着。
趙公公給李世民倒了茶,李世民喝了一口醒神,又給劉景倒了一杯茶。
“劉寺卿何事,說吧。
”
李世民放下茶盞說道。
劉景從袖子裡拿出兩張供詞,親手呈遞給李世民。
“文臣在偵破一樁殺人案時,偶然尋到了天花瘟疫的線索,此次瘟疫并非天災,乃是人禍。
”
劉景說道。
聽到這話,李世民驟然變色!
就連趙公公也被吓到了,旁邊的兩個侍女也是低下頭去。
李世民聽完,馬上打開供詞看了,眼裡的怒氣越來越重,臉色越來越難看。
看完了兩張供詞,李世民勃然大怒,拍着桌子罵道:“鄭壽老賊,朕還以為他誠心悔悟,沒想到如此喪心病狂,竟敢蓄意散播天花,連朕也被感染了!
”
“此次瘟疫,死者以萬計,此賊可殺!
此賊可殺!
”
李世民看完了供詞,氣得渾身發抖。
年初鬧饑荒的時候,鄭壽一家私藏了千萬斛糧食,那時候李世民就很生氣。
隻是想着荥陽鄭氏樹大根深,而且其他家族也有聯合的意思,所以李世民算了,反正糧食回到了朝廷手中。
後來在朝堂上,鄭壽又主動示弱,給劉景賠禮道歉,李世民還以為鄭壽會幡然悔悟不鬧事了。
沒想到,這老賊非但不收斂,反而暗地裡搞事情。
這次的天花瘟疫長安城内外都被感染,連李世民自己都被傳染,想起這個事情,李世民恨不得将鄭壽碎屍萬段。
劉景說道:“鄭壽這次做事極為隐秘,若非微臣查案偶然碰到,這次天花瘟疫真就是當做天災處置了。
”
李世民氣喘如牛,臉色漲紅,拍着桌子說道:“大理寺卿劉景聽旨!
”
劉景起身,肅然而立,拜道:“微臣聽旨!
”
李世民說道:“逆賊鄭壽,喪盡天良,傳播瘟疫,戕害百姓,禍及宮闱,罪不可赦!
着大理寺,即刻将鄭壽捉拿歸案,将鄭壽合家老小抄沒,明日三司推事!
”
劉景拜道:“微臣領旨!
”
李世民怒氣優未消退,說道:“該殺就殺,不用留情,誰敢反抗,就地正法!
”
劉景拜道:“微臣領旨!
”
趙公公聽得心驚膽戰,劉景這個人本來就是閻王屠夫,得了這個聖旨,鄭家此次隻怕雞犬難留。
李世民說道:“去吧,如果要兵馬支援,可以找叔寶。
”
劉景拜道:“此次對付鄭家,動靜會比較大,秦将軍不宜輕動。
”
萬一鄭壽拼個魚死網破,糾集族人進攻農學院,李世民會有危險。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那你自己小心,鄭壽此賊心機深沉,務必以雷霆之擊!
”
劉景拜道:“微臣知曉。
”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說道:“去吧,明日朕到大理寺聽審!
”
劉景拱手一行禮,退出了暖房。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手裡拿着卷宗,心中的憤怒還沒有消除。
“大臣之間争鬥無可厚非,可恨鄭壽此賊居然蓄意傳播天花,朝野上下都被波及,因天花死去的百姓數萬!
”
李世民拍着桌子大罵。
趙公公和侍女都不敢接話,此時的李世民在氣頭上。
過了會兒,趙公公才說道:“劉寺卿已經将事情查明,鄭壽老賊在劫難逃,也算是給朝廷和百姓一個交代了。
”
李世民把卷宗放在桌上,他也不想睡了,幹脆拿來奏折批閱,等着天亮去大理寺。
劉景出了暖房,在外面見到秦瓊。
“劉寺卿,出了什麼事情?
我聽到皇上罵人了。
”
秦瓊低聲問道。
劉景不跟秦瓊隐瞞,現在秦懷道在自己手下做事,沒必要和秦瓊隐瞞什麼。
劉景說道:“天花瘟疫是鄭壽蓄意傳播的,皇上命我抓人,明日三司推事。
”
“秦将軍在這裡小心點,就怕鄭壽狗急跳牆,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來。
”
秦瓊知道厲害,上次清河崔氏鬧了好大動靜,生死之際,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
“我知道了,你也小心,鄭家不好對付的。
”
秦瓊說道。
不過想想,劉景出手,也沒什麼好不好對付,反正都是一個死。
劉景騎馬連夜回大理寺。
....
...
宣陽坊,鄭府。
鄭欽匆匆忙忙進了鄭壽的房間,兩個侍女在房間裡站着伺候,床上兩個肥胖的年輕女子抱着大腿暖腳。
這有錢人冬天睡覺絕對不存在冷的問題,人肉暖被窩是标配。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李隆基時期,岐王李範“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于火,惟于妙妓懷中揣其肌膚,稱為暖手,當日如是。
”
就是說:冬天凍手時他不去烤火,而是叫來侍女,把手伸進她的兇脯裡貼身取暖。
這種暖手方式聽起來就爽,比什麼暖水袋爽多了。
還有個申王:“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際,使宮妓密圍于坐側,以禦寒氣,自唿爲妓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