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甯府北,朝天關。
一名大西骁騎營兵急步進來,向骁騎營都督劉進忠禀報。
“禀報都督,老萬歲使者到,讓都督速去迎接旨意。
”
骁騎營都督劉進忠聽到禀報,不由的歎氣,“哎!
”
幾名骁騎營軍官也不由擔憂,“老萬歲這是來降罪都督嗎?
這可怎麼辦?
”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劉進忠高大魁梧,他不是大西皇帝張獻忠的陝北老鄉,而是川北人,但他以前卻在張獻忠家鄉陝北為邊軍,後來調回川北家鄉,然後歸附了張獻忠,此人作戰勇猛彪悍,但因為不是義軍出身,所以向來就不是西軍嫡系。
特别是此人官軍出身,所以比較強調軍紀,并不許胡亂劫掠百姓等,可這與西營行事格格不入,難免更引排擠。
而且他麾下的骁騎營,基本上也都是川北人,軍官們甚至大多是明軍官或本地士紳們為主。
在眼下這個節骨眼上,劉進忠更是被西營猜忌。
之前劉進忠奉命率本部駐保甯,境内搖黃賊劫掠,他便派兵進剿,引老萬歲降旨訓斥,讓他移鎮劍閣。
廣元一帶遭反複燒殺,十分荒涼,劉進忠的骁騎營得不到西營補給,隻得往北向漢中一帶收集糧草,結果劉進忠上了馬科的誘敵之計,誤信馬科領主力入關中接應賀珍,漢中府空虛,于是立馬帶兵殺向漢中,準備搶奪漢中供養骁騎營。
結果是大敗而歸。
要不是劉進忠是員悍将,隻怕這波反而要被馬科推入川北,奪取保甯。
“走吧,迎接聖旨。
”
一隊西軍入關,為首者自稱是中書舍人,特來傳旨。
“劉都督,接旨。
”
劉進忠帶領諸将跪接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的X,欽此!
”
那位大西中書舍人是個陝北秀才出身,一口陝北口音倒是把張獻忠這道旨意傳遞的明明白白。
堂堂大西骁騎營都督,被皇帝如此粗鄙斥罵,劉進忠跪在地上滿臉脹紅。
“劉進忠接旨吧!
”
“臣劉進忠接旨,謝萬歲!
”
劉進忠起身,雙手有些僵硬的接過這道旨意,這道旨意就如同老萬歲禦題的那首七殺詩一樣驚人。
當初劉進忠見到張獻忠親寫的七殺碑時不敢相信出自這位已經稱帝的老萬歲之手,那碑文充滿戾氣殺戮: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劉進忠後以骁騎營總兵加川北道都督,成為川中四道都督之一,一度主持保甯順慶等府縣,他心裡反對張獻忠的七殺禦旨,特立下禁約六條。
稱本府秉公奉法,号令森嚴,務期兵民守分相安,斷不虛假,如有犯者,照約正法,禁約六條,
一、不許末奉府明文,擅自招兵,擾害地方者,許彼地士民鎖解軍前正法。
如容隐不舉,一律連坐。
二、不許往來差舍并閑散員役,擅動鋪遞馬匹、兵夫,查出捆打。
三、不許坐守衛方武聊,擅受民詞,違者參處。
四、不許假借天兵名色,擾害地方,該管地方官查實申報,以憑枭示。
五、不許無賴棍徒投入營中,擅辄具詞詐告,妄害良民,違者捆打。
六、不許守城文武官員,擅娶本土婦女妾,加違參究。
他這六條禁約,與老萬歲的禦旨格格不入,也因此更受排擠,特别是荼毒川北川東的搖黃賊,也早向大西皇帝歸附稱臣,成為附庸,而劉進忠卻派兵圍剿自己境内的搖黃賊,這事更惹張獻忠極度不滿。
這讓劉進忠幾乎在西朝無法立足。
如今再兵敗漢中,更惹張獻忠大怒,認為劉進忠無視朝廷,不敬皇帝,擅自出兵,結果打草驚蛇,贻誤戰機。
“萬歲讓劉都督就駐守朝天關,廣元、利州、劍閣、保甯等地都會由其它将軍們接防。
”
“還有,萬歲還重申,搖黃十三家,早已歸附我大西朝,如今十三位當家,都被加封為總兵官,賜封伯爵,今後劉都督要與他們相互配合,切莫再起摩擦,若是再挑事端,定嚴懲不殆。
”
“還有,川北道都督一職,萬歲已經改授給定西伯袁韬了。
”
皇城司的兵很快又護着那舍人離去。
屋中。
劉進忠憋的渾身難受,肺都要氣炸了。
“偷奸親嬸的争食王袁韬,居然成了定西伯,還奪了我川北都督之職?
”
一群骁騎營軍官,也都是憤憤不服,他們多是劉進忠原在邊軍中的部下家丁等,如今是骁騎營骨幹,他們骁騎營一直被西軍視為異類。
可如今也欺人太甚了。
“就是,咱們骁騎營雖歸附西軍不久,但也是從湖廣打到成都,為大西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咱們骁騎營向來沖鋒最前,遇危險又在負責殿後掩護,戰利品咱們分最少,現在還這般對将軍,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