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齊魯烽煙
時隔年餘,魯橋鎮又一次風雲彙聚,兩軍對壘。
隻不過時過境遷,此次主動發起進攻的是明軍而不是當初氣勢洶洶的鞑清了。
秦朗兩萬餘大軍彙聚于此,清軍當然要給予應對了。
阿巴泰坐鎮濟甯州,手中也彙聚了大量的兵馬。
然後譚泰在青州府堵住了膠東方向的人馬,屯齊于東昌府彈壓榆林軍,李率泰也在濟南府,整個齊魯那都是大戰一觸即發的模樣。
多爾衮發往齊魯的援軍也已經悉數到位,耿仲明和尚可喜兩人領着大幾千漢八旗新軍,及多羅貝勒勒克德渾帶領的八旗兵早都趕到了齊魯,而且陸續抵到的清軍援軍還有三千外藩蒙古騎兵和上萬人的北直隸綠旗。
現在齊魯的清軍就不自覺的分成了兩塊+兩小塊。
分别是青州、濟甯加東昌和濟南。
本來麼,阿巴泰是真沒想到濟南也會生出麻煩的,可新冒出的夏全興師短時間裡就席卷泰安,用不知道是什麼法子,接連掀翻了新泰、泰安兩地的城牆。
新泰之戰,副将富春阿陣亡,所部兩千軍兵幾乎損失殆盡;接着泰安之戰,齊魯提督李率泰也大敗而輸,四千多守軍,隻有一千多人逃到了濟南。
阿巴泰趕緊把剛趕到德州的唐通所部調去濟南,這般才算穩住了局勢,然後為了壓制下泰安夏全興軍的勢頭,高第也火急火燎的率軍趕赴了那裡。
李率泰得到了兩鎮綠旗援軍,再加上濟南府剩餘的兵馬,這才把夏全興師死死的堵在泰安。
可以說眼下的情況,如隻看秦朗和清軍的布置,那真心沒有多大的可乘之機的。
但是别忘了滋陽城内的人馬啊。
王英東手下是還隻有三千人,然後朱以海和陳艾山手中的兵力還相對當初削減了一些。
但滋陽軍上上下下曆經了一年多的磨練,之前的那些民壯鄉勇一流的士兵現在已經成為了真正的戰士。
不能說他們已經是精銳,但至少是一個合格的士兵。
他們人數少了,但真實的戰鬥力卻增強了。
魯王朱以海和劉之幹又都是極其仇視鞑清,意志極其堅定的人,且因為金陵朝廷的存在,朱以海這位曆史上的監國現如今可一點不該有的心思都沒,這點你隻從他傾家蕩産的跟清軍死磕,那就能看出一二。
真有政治野心的主兒,誰會把自己寶貴的實力拿去雞蛋碰石頭呢?
劉之幹也是一門心思的報仇雪恨。
所以齊魯之戰,清軍是絕對不敢忽視滋陽的。
勒克德渾領着兩千八旗,再加上柏永馥手下的幾千兵,以及色布騰帶領的三千外藩蒙古騎兵,就先在滋陽城外紮下大營,死死的盯緊了城内的兵馬。
色布騰是巴林部人,自崇德五年(1640)朝觐皇太極起,便為鞑清效力。
他的堂弟滿珠習禮也是一員骁将,而且比色布騰更早的為鞑清效力,曆時已有十二年也。
如果是在原先的曆史軌迹裡頭,相信這兄弟倆的前景都不會差了。
即便遠遠比不上科爾沁的那個同名同姓的滿珠習禮,但他們哥倆也絕不會差的太多。
可惜眼下是一個有着穿越者的位面。
三月十八日,秦朗快馬趕到魯橋鎮軍中,二十日,大軍開拔,從戰兵到随軍民壯,四萬餘人浩浩蕩蕩的沿着運河向濟甯開去。
阿巴泰根本就沒列陣應戰,而是嚴令各部清軍嚴防死守。
實在是他從沒跟秦朗真正的交過手,實在有些估摸不透對面的戰力。
阿濟格的慘敗就在眼前,他可不能再蹈覆轍。
所以阿巴泰決定穩一手,先看看秦朗的成色。
這也是清軍很長時間裡都執行的一策略,當初松錦大戰時候,那也是明軍率先進攻的。
清軍就那麼看着,耗着,拖着,直到明軍露出緻命的破綻後,再一擊絕殺!
“阿巴泰倒是持穩,我這不過才兩萬多兵,才清兵的一半,他就不敢出戰了。
可是一點都沒當年橫掃北直隸齊魯的凜凜威風!
”
話說秦朗穿越之初,撞到的就是威風凜凜帶兵南下,一路從關外殺到齊魯的阿巴泰。
然後現在他又撞上了這人。
短短三年半的時間(崇祯十五年冬到崇祯十九年三月),物是人非了。
當年破爛不堪卻依舊在名義上統治着天下的大明朝現在已經變成了偏居一方的格局,而當年偏居一方的鞑清卻入主中原,席卷北地,飲馬長江。
、
同樣,當初兵稀少将寡不堪南下清軍一曬的秦朗所部,現如今也不再是十幾個人來七八條槍的破爛樣了,而是兵強馬壯,兵多将廣。
膠東、兖州加泰安,水陸數萬大軍,與清軍對壘齊魯,一舉一動都吸引着滿天下的目光。
濟甯城外,秦朗騎在戰馬上,看着清軍以濟甯城為核心布置的十幾個大小不一的營壘,眼睛裡全是深深的不以為然。
阿巴泰的布置不是不穩妥,依靠着城外一個個堅固的營壘,配合着城内的清軍鐵騎,這不管怎麼看都是一種得當的防禦手段。
隻可惜他還沒有見識過真的雷霆萬鈞是什麼。
傳令大軍安營紮寨。
一聲令下各部立馬有條不紊的展開來。
從各處的警備部隊到預備隊,那是各守其責。
這事兒秦朗不需要再多過問,命令一經下達,自就有專業的團隊去操弄這些事情,把它們一一安排妥當。
要不然參謀處是幹哈的啊。
作戰參謀們迅速布置營區,後勤參謀們開始清點物資、指點紮營,情報參謀們開始調遣人手偵查敵情,還有開始圖上作業的,他們要迅速核實手中的地圖與實情是否完全吻合……
總之一切都井井有條,顯示出了較高的專業素養。
從隊伍開上郁洲山島之初,參謀事宜就在進行中,到現在都三年時間了,還是有些成果的。
紮營的地點選在濟甯城南約五裡外的位置,因為這個距離是清軍重炮也極少能勾到的地方,靠着運河,便于物質運輸和防禦,同時也便于取水。
大軍營地的布置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這其中涉及到各種軍事常識、經驗和慣例。
簡易碼頭設在什麼位置,炮兵營地設在哪裡、倉儲倉庫位于何處,還有陸軍各部和預備兵、民壯都布置在什麼地方,這都是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