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3日,自進入鐵甲艦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戰終于出現了結果。
薩鎮冰戰于總參謀部的禮堂高台,下面是諸多海軍部的軍事參謀、軍官、艦長以及學生。
“此次英吉利海峽發生的大海戰規模龐大,由某來為諸位解析雙方之戰略布置和意圖。
”
“在開戰之初,英法本土大艦隊已經處于戰略被動,并且進入了同盟國的預設戰場,這對于海戰來說顯然同盟國早有準備。
”
“英法大艦隊的優勢是衆多的輕重巡洋艦和驅逐艦,同盟國在這方面僅有其一半。
在潛艇上卻又是完全相反的實力,以德奧之潛艇共計七十餘艘,英法僅有不到三十艘。
”
“開戰之初,雙方開始試探對方實力,同盟國出動四艘巡洋艦組成巡洋艦編隊,協約國出動了六艘。
交戰一番後德奧之重型巡洋艦以噸位和火力略勝一籌。
”
“但就在同盟國艦隊認為即将開啟大戰之後,敵人卻明智的選擇了放棄此處戰場,轉而向北海移動。
”
“這裡要說明一下,英法這麼做并不是怯戰,而是認為狹窄的海峽不利于龐大艦隊的機動,很容易被潛艇集群共計打亂陣營。
”
“事實也證明了他們的選擇沒有錯。
”
随着薩鎮冰的一一講解,所有人都快速的記錄着筆記。
在英法本土大艦隊派出巡洋艦編隊作為先驅之後就借着同盟國艦隊陣營調整的時機撤離此處戰場,從原本的同航狀态到後面的攔截狀态,同盟國大艦隊被英法這一手虛張聲勢弄得極為緊張,畢竟他們面對的是世界最強海軍。
但英法脫離戰場之後,他們迅速追擊出了多佛爾海峽進入北海。
雙方都沒有膽怯,隻是從主動變成被動。
同盟國顯然不會放棄這個絕佳的機會,哪怕是進入北海這個不是很适合潛艇作戰的區域,英法本土大艦隊和自身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必須放手一搏。
在進入北海之後,英法将無畏艦編為五隊,超級無畏艦編為三隊,完成轉向之後以T優率先炮擊,僅僅兩輪就造成了近失彈。
跟在後面的同盟國艦隊因為沒有聯合作戰的經驗,沒有料到在八海裡的距離英法就開始炮擊,并且命中極高。
為了轉變T劣,同盟國大艦隊派出白頭鷹的三艘無畏艦向側翼移動,随後将德籍的戰艦編為五個編隊,針鋒相對的開始還擊。
美艦隊向側翼的主要目的就是攔截部分敵人的輕重型巡洋艦編隊,分擔戰場壓力。
雖然擺開陣勢,但實際上雙方都不敢一次性的全部投入主力,初期戰場上幾乎是保持着大艦隊向東移動的同時又派出編隊進行作戰。
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戰列巡洋艦,極高的航速和不錯的火力在艦隊主力都保持交戰距離之外的情況下挑釁同盟國艦隊,顯然是在引誘敵人進攻。
但德奧的艦隊都是德籍艦船,航速、火力、口徑都相差不大,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優勢。
缺乏大規模實戰經驗的德國艦長選擇的是一闆一眼的憑借航速的略微優勢,隻派出一個編隊的無畏艦進行牽制,主艦隊則死死的咬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