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在與同盟國開戰之前就以華夏和德國的緊密關系,以華夏極有可能加入同盟國,希望邀請荷蘭加入陣營。
但後者都是一一拒絕,哪怕是同盟國的邀請,也是差不多的言辭。
兩頭都讨好,但得到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兩邊都不滿意。
這比起牆頭草都還不如,因為最少牆頭草有人願意為了讓牆頭草在勢均力敵的時候成為壓倒敵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而付出極大的利益拉攏。
哪怕這個拉攏的利益在最後很可能會被各種理由和手段收回和取消。
英國議會在緊張的讨論之後,終究形成了慣例的一半對一半的結果。
一半對一半,很多人看來這其實是英國對于荷蘭表示不滿,但是又希望繼續拉攏荷蘭加入協約國陣營的手腕。
否則,區區一個蘇門答臘雖然威脅馬六甲海峽的安全,但還不足以讓處于世界大戰中的英國為了荷蘭和華夏這個強悍的對手開戰,最少不是現在。
而德奧的态度就極為有趣了。
面對荷蘭王室發出的求救,德奧兩個皇帝都好像沒有收到一樣。
倒是德國在荷蘭和比利時、盧森堡的邊境再次增加了十萬士兵。
華夏再一次落子,目标雖然是荷蘭的蘇門答臘島,可實際目标不用想知道到華夏是在為之後的戰争布局。
從蘇門答臘島可以威脅馬六甲海峽,再加上蘇門答臘和爪哇島之間的海峽以及東面的幾個可通行船隻的通道都将被華夏控制。
一旦戰端開啟,日本這個英國的盟友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支援,雖然他們的力量并不怎麼強。
而獲得了蘇門答臘島之後,華夏在參戰之後,可以發起登陸仰光、登陸孟加拉灣、登陸斯裡蘭卡。
再配合華夏在藏南和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駐軍,南北夾擊印度,即便不能全面占領印度,英國人也會被打到七寸。
華夏占領蘇門答臘島,在短期内是極為符合同盟國的利益的,且華夏這樣無疑是繼續和英國交惡。
至于未來華夏掌控通往東亞的所有交通要道,這對基督世界的資本前往華夏牟利産生的負面影響,并不是目前要考慮的事情。
荷蘭如今除了荷屬圭亞那和幾個小島之外,也就隻有蘇門答臘這個殖民地了。
現在華夏強占了蘇門答臘,荷蘭人的内心是痛苦和憤怒的。
但眼下的極度世界正在忙于内戰,交好兩大陣營但卻最終沒有獲得任何一方的支持。
可他們除了憤怒,還能做什麼呢?
加入協約國?
幫助協約國取得戰争的勝利然後重新奪回荷屬東印度?
或者加入同盟國?
以盟友的身份讓德奧幫忙說和,重新獲得蘇門答臘?
這些顯然都不行,因為荷蘭不能承受這樣的代價。
一場規模幾萬人的戰争,或許荷蘭還有點膽量去參戰。
可動辄就是數百萬人的兵力,比他們人口都多,這不是他們玩得起的。
而且目前兩大陣營的勝負依舊沒有分出來,可以說是各有勝負,荷蘭絕對不會輕易下場。
一個殖民地的損失,雖然會讓荷蘭的财政收入減少,但并不是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