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雲,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于信,皇上德行布于四海,則四海即安,陛下心兇廣闊,欲為天下開太平,以此題考學生,學生為萬民幸甚,吾皇萬歲。
”楊慎侃侃而答,不消多時,就有一篇文章出來了,尋章摘句,引經據典,又拍了馬屁。
誰說楊慎不懂得揣摩帝心,不得皇帝之喜,隻怕其中别有不為人知的原因吧!
楊慎所作的那首,臨江仙,至今傳唱,脍炙人口,以他當時的境況心境而言,确實把他自己的所有生平,描繪的淋漓盡緻,慷慨悲壯,讀來隻覺蕩氣回腸,回味無窮,平添萬千感慨。
朱厚照頻頻點頭,賞心悅目,楊慎之才不僅僅在于文采,而是他能活學活用,看清别人的心思,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嘉靖一朝被帝王不喜,頻受排擠打壓,郁郁不得志,這不是很奇怪嗎?
其實這道題目,就是一道陷進題,沒有标準答案,隻有符合出題人心思的答案,才是最準确的。
天子君心,楊慎若是以普通的答案去衡量答論,自然不對,所以你要有針對的理解出題人的心思,身份,行之事,言以及,才能算是正确的答案。
“楊慎,朕給你出題,可沒有叫你歌功頌德,揣摩朕意。
”朱厚照故意不愉道。
楊慎絲毫不懼,躬身行禮道;“皇上,學生隻是據實而答。
”
那個人敢說自己不喜歡聽好話,朱厚照就非常喜歡,這楊慎不卑不亢,有禮有節,讓人見了就是心裡舒服,馬屁也變成了事實,不似劉瑾的獻媚讨好,一看就是奸人嘴臉。
“楊大學士的公子,果然舌戰蓮花,這一關,算你過了,朕有言在先,你若果真有才能,朕,就賜你一個官身,如今,你既過關,朕,自不會食言,楊慎聽旨。
”
朱厚照開口,楊慎都懵了,還真要封他做官啊,而且還是天子金口親封,這,這官也來得太容易了吧。
楊慎不敢怠慢,慌忙拜倒;“吾皇萬歲。
”
直到楊慎出了宮門,還是一臉的匪夷所思,這就當官了,入手就是七品的通政司經曆,這個職位不高,但卻非常重要,皇上的心思真的很難捉摸,你看看通政司主要負責什麼事吧。
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凡四方陳情建言、申訴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呈狀以聞。
也可以看出,朱厚照對于楊慎的看重了,這是最好磨煉人才的衙門,升遷也是最快的衙門,一般資曆不夠的可進不去,内閣直轄的衙門,連接上下的樞紐。
朱厚照不經内閣,再次直接下中旨,把人家楊大學士的兒子,直接任命為朝廷命官,還是通政司的經曆,等聖旨下達後内閣後,三位閣老相互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一抹無奈。
皇上這樣不是第一次了,不過好在這次的事情辦的還算讓他們比較放心,楊廷和的那個兒子,他們還是比較放心的,通政司經曆的位置,也算做得,現在木已成舟,還能怎麼樣,何況那楊廷和還是劉健的接班人。
不過,他們還是覺得陛下這樣為所欲為的性格,十分的不好,這樣一拍腦袋,想一出是一出的思維模式,讓他們疲于應對,操碎了心啊。
謝遷郁悶無底道;“陛下啊,您這樣讓内閣中樞形同虛設,可是要幹什麼啊。
”
劉健一遍批文,一遍道;“于喬啊,陛下有自己的想法,你我輔佐理事就好,切不可妄言君事,我等作為内閣輔政大臣,群臣都在看着我們呢,若是讓他人聽了去,隻怕又會引來非議了,此事作罷,不可再言。
”
他算是明白了朱厚照的心思,年輕人嘛,自然是有一出是一出,前段時間還在為了欽天監一句妄言,而欲要大動幹戈,好不容易被他們安撫下來,今天,就又來這麼一出,擺明了這是在跟他們鬥氣了,這不就是年輕人的性格浮躁嘛,算了,天子年齡尚淺,早年,弘治先帝不就是如此,後來還不是改了,為人稱頌。
謝遷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也就妥協了。
李東陽端着茶,細細的品味,砸吧了一下嘴裡的香茶,回味道;“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隻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好茶,好茶。
”
謝遷和劉健看向他,這個李賓之,足智多謀,難道又有高論了,先聽聽他怎麼說吧。
劉健微笑道;“賓之,你似有些見解,何不說來讓我和于喬參詳參詳。
”
李東陽笑指着杯中物,言道;“就如這香葉,雖好水可烹出香茶,但無香茶,好水可能香否,同此理,楊慎既然我等都知此人有才,如今陛下唯才是舉,陛下就如這茶杯,我等就如這杯中茶水,剛剛好,過之則溢,溢滿為患啊,楊慎就是調劑口味的茶葉,即适合你我之口,又能合天子之味,老夫覺得這樣沒有什麼不好,反而老夫覺得有負陛下了期許,慚愧的很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