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了一會花癡,呂布将寶雕弓挂回牆上,又拿起牆上挂着的寶劍。
寶劍出鞘,劍刃閃着寒光,劍身上還有着雪花般的紋路,煞是好看。
“這是!雪花镔鐵?”呂布一下子認出了這把劍的材質。
從箭袋裡抽出一隻箭矢,這箭矢是木質的箭杆,大概有小拇指粗細,呂布用手試了試,這箭杆也是相當堅韌的,将箭杆橫着向劍刃一抛,咔嚓一聲,箭杆就斷成了兩節。
“竟然真的是镔鐵!”呂布這下終于确定了,漢朝的煉鐵技術還不夠,炒鋼法煉出來的大多都是低碳鋼和熟鐵,隻能煉出少量中碳鋼和高碳鋼。
低碳鋼和熟鐵硬度都不夠,但産量高,普通士卒多用的多是這種武器。
一般将領用的武器都是再冶煉後的鋼材,就是将炒鋼煉出來的中碳鋼和高碳鋼進行鍛打降低碳含量、去渣獲得硬度和韌性都較好的鋼。
将鋼反複折疊鍛打變形,特點就是反複加熱鍛打,多次反複鍛打可排除鋼中夾雜物,減少殘留夾雜物的尺寸,從而使其成分趨于均勻,組織趨于緻密,細化晶粒,改善鋼的性能。
古代工匠把“精鐵”加熱鍛打一百多次,一鍛一稱一輕,直到斤兩不減,即成百煉鋼。
除“百煉”外,古代還有“五十煉”、“三十煉”、“七十二煉”、“九煉”之說。
三國時有許多寶刀、寶劍都是用這種方法制成的。
曹操有“百煉利器”五把,孫權有三把寶刀,其中有一把就命名為“百煉”,劉備令蒲元造寶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煉”。
這個時代百煉鋼太費時太費力産量太少,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連曹操都隻能有五把,可想而知它的珍貴。
沒有百煉鋼還有更好的東西,那就是眼前的镔鐵武器,傳說劉、關、張三人的武器就是镔鐵所制,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雌雄雙股劍,都是三國時期難得的神兵利器。
而镔鐵本就不産于中原,是西域流傳進來的,它是一種坩埚鋼,以高碳鋼和熟鐵疊打而成鋼。
镔鐵的特點是極為鋒利,硬度高,有非常好的韌性,堪稱完美武器。
著名的大馬士革鋼刀,就是使用坩埚鋼的一種。
镔鐵受限于材料的稀有,烏茲鋼隻産于印度,這種材料即使在西域價格也極其昂貴。
中原的镔鐵基本全部來自于西域地區的進口,镔鐵武器在中原地區是非常稀有的。
把玩着手裡的寶劍,呂布突然有些奇怪,呂布不是使方天畫戟的麼,怎麼屋子裡隻有刀、劍、弓,就是沒有方天畫戟。
“難道我就要變成使劍的了?
”揮了揮手裡的寶劍,連一絲破風聲都沒有,隻是劍身上有一絲輕吟聲,真是一把難得的寶劍,就這把劍鋒利程度怕是比青釭劍還強。
牆上的刀就比不了寶雕弓和雪花镔鐵劍了,但也是一口難得的鋼刀。
看完武器,呂布有來到書桌邊,其實也不算是書桌,隻能算是個矮幾,也沒有凳子,隻能坐在桌前的小墊子上。
書桌上有毛筆,有硯台還有一方墨,就是沒有書,隻有一卷一卷的竹簡。
“沒有紙真不方便,竹簡這麼重,一卷也寫不了多少東西,存放和搬運都不方便。
”呂布無力的吐槽着,但還是拿起一卷竹簡打開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