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良坐在床榻邊,看着臉色有些發紅的兒子,歎了口氣,“布兒,别怪父親逼你,我知道你不喜歡詩書,但是為了你的将來,你也必須學會這些,弓馬再怎麼娴熟也沒用,五原這個地方是越來越不太平了,那些草原蠻族蠢蠢欲動,要是那天出了事,爹沒辦法保護你,你也好有辦法安身立命,一味地練武隻會變成别人手裡的武器,越是武義高強,越會被人利用,被拿去當成武器拼殺,最終死在戰場上……”
呂良絮絮叨叨的說着話,這些都是他平時都藏在心裡沒辦法對兒子說的話,兒子還年輕,根本沒辦法理解這些事,現在兒子昏睡着,他也好把心裡的話說上一說。
呂布聽得很清楚,他明白父親為什麼一定要他去讀書,那是想讓他心智變得深一些,不要一味的當個莽武将,有些智慧才能好好活着。
呂布的父親沒辦法給他一個好出身,他們身處在邊境,現在蠻族扣關,邊境随時可能征兵,戰争随時可能爆發。
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父親也在為自己的兒子謀劃着未來,他不知道怎麼讓兒子變聰明,但是他知道讀書人聰明,所以就想盡辦法讓兒子去讀書,讓兒子變聰明,不會成為别人手裡随意丢棄的棋子。
燕趙之地常年都在和草原蠻族作戰,自商周開始到現在,除了秦始皇、漢武帝時期将蠻族趕走,平靜了幾年,其餘漫長的歲月裡,邊境就從沒有安定過,現在就像西漢末年的情景,草原的蠻族又要再次開始南下劫掠了。
由于兒子調皮搗蛋,為了讓兒子能去讀書識字,他求了那私學書師好多次,在交了大筆的學費之後,書師才肯收下自己的兒子。
東漢這個時代讀書識字可沒那麼簡單,無論中央設立的太學、官邸學、鴻都門學還是地方的各級州郡國學,其生源大多來自官宦子弟或世家大族,普通人是不會收的,這些人就是想将文化牢牢的掌握在手中,這樣才好永遠淩駕于平民之上。
一般平民則由于身份地位、收入水平的限制隻能就讀于私人創辦的學校,這些私學的規模和辦學條件當然無法和正規的官學想比。
這些私學也都是些沒被朝廷征用也沒被世家大族看中的人創辦的,大多數能教的也是有限。
在這個時代能識字的人都算人才,沒有科舉制度,普通人也就沒有多少讀書的動力,大多數也都是想着識個字就算了,根本不可能去寒窗苦讀十年,家庭差一些的更是連識字都不願意,私學的收費也不低,一般人家可是承受不起的。
更加難的是東漢紙還沒有真正的普及,雖說在西漢就有了紙,可是造出來的紙依舊是又黑又糙又小張,一點也不美觀,而且這種紙還容易爛、碎、破,根本沒辦法用于書寫和裝訂成書長時間存放。
到了東漢蔡倫又改造了造紙之法,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作原料造紙,使造紙原料多樣化,還能化舊利廢,取材方便,提高了紙的質量,可是受限于這個時代生産力,紙張的價格還是非常貴的,即使王公貴族也不一定能用上紙質書籍,皇帝的奏章都還是竹簡。
無論是王公貴族或者普通人,現在都還主要使用竹簡,木牍,重要的想長期保存的就請人拿着刀一筆一劃刻上去的,一般的書籍就直接書寫在竹簡上,但這種書籍很容易損壞,這時代識字的人本就不多,文人又都自視甚高,不是家中特别困難的根本不會放下身段幹這種活,刻書抄書變得更加困難,這就讓書成了一種普通人眼裡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