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家丁兵第二次擴張
“求求東家,給俺們一條活路吧!
”
衆人跪在地上,不停的磕頭。
衆人哀嚎連天,不少人眼淚鼻涕橫流,讓人看着心酸,聞着落淚。
全旭的臉上卻沒有任何表情,他不想繼續采取明朝落後的農業生産模式。
明朝的這種落後模式,直接束縛了太多的農民。
而農民偏偏是最可憐的,最窮的一群人。
對于明朝的改革,要從根子上改革,就是直接改變農業生産方式。
美國是一個現成的例子,隻有不到四百萬人口,卻擁有高達二十八億畝耕地,土地相對集中,農産品的價格就可以降下來。
很多人會認為,美國經濟如此發達,生活成本肯定非常高,就像北上廣深,收入雖然高,生活成本也是全國最高的。
似乎這才符合常理。
中國的一線城市生活成本,大大地高于二三線城市。
事實上,根本就不是這樣。
一個雞蛋9分錢。
一個雞腿幾分錢,一斤大米0.42元。
純淨水,24瓶售價3.99元,每瓶0.166元。
小豬肘子每磅一兩塊錢,你信嗎?
(首先聲明,老程不是美分,以上數據取自新浪新聞,作者我是西蒙周)
美國生活食品為什麼會這麼便宜?
答案其實很簡單,生産成本。
中國九億農民,種地的成本遠遠高于美國,糧食價格下賤,九億農民該提反對意見了。
古代朝廷都有一條金科玉律“谷賤傷農”。
所以,一旦糧食價格過低,朝廷就會人為幹涉市場價格,從而平衡農民收益。
中國的農民收入是逐年增加的,當然,這隻是字面數據。
如果中國農民擁有人均一千五百畝土地,一家三個人四千五百畝地,哪怕麥子每斤隻賺兩毛錢,按照畝産千斤計算,一畝地就是兩百,四千五百畝地,就是九十萬。
那麼降價不是不可以接受,中國農民一畝地可以賺至少八百塊,但是人均不到兩畝地,種地的收入勉強過千元。
土地集中,不僅僅是可以降低價格,自然而然推着農業科技的發展。
就以農用拖拉機為例,中國目前最大功率的拖拉機是東方紅LW4004重型拖拉機四百匹馬力,再大的就沒有了。
中國難道無法克服大型拖拉機的技術嗎?
顯然不是,主要是因為中國沒有大型農業機械的市場,九億農民分攤不到十八億畝地,根本就不需要大型農業機械,相反,像爬山虎型的旋耕機,卻銷售火爆。
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其實是最浪費人力的。
人總是要吃飯的,可是一旦沒飯吃,那隻能造反了。
土地兼并是曆朝曆代亡國的根源。
華夏民族其實就是在這個怪圈裡打轉。
從西漢末年開始、再到東漢,包括三國兩晉南北朝,也包括唐宋還有明清,都是因為土地兼并,朝廷财政破産,最終,官逼民反,整個王朝土崩瓦解。
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末世戰争,華夏文明璀璨的魂寶卻一次又一次在戰火中損壞或者消失。
有學者發現:曆代制作指南車的僅有20人,秦青銅寶劍的防金屬腐蝕技術失傳還有記憶金屬,失傳。
王祯《農書》記載的早期蒸汽機原理,明朝熱兵器技術的大量推廣,無論是迅雷铳十八連發,已經具備了機關槍雛形,還是燧發槍……
然而,卻因為明末戰亂而嘎然而止。
平分土地,都有一個難以解決的難題。
那就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總有一天會不夠分。
其實,明朝的農民一直都非常貧困,既然豐收了,他們得到的糧食卻賣不上價錢,最終的利潤都會被中間糧商賺走。
全旭決定不再采取明末傳統的耕作方式,從下到上,慢慢改變社會結構。
取消佃農制度,隻是開始的第一步。
雖然全旭有十五萬畝地,十五萬畝地聽上去非常多,事實上,還真沒有多少。
如果采取機械化作業的方式,一個成年人打理一兩千畝,問題不大。
“東家,多交一鬥租子,您看中不?
”
“東家,原來俺們每畝交五鬥,現在交六鬥?
”
郭松義先生查閱資料得知“明後期北方的旱田上上田畝産可超過1石,上地1石左右,中地0.7—0.8石、0.6—0.7石,下地0.3—0.4石、0.2—0.3石。
”
交六鬥租子,幾乎等于混口飯吃,勉強不至于餓死。
如何再高,那就沒有辦法了。
衆人看着全旭絲毫沒有動搖的樣子,非常失望,他們紛紛起身,準備逃亡。
就在這時,全旭說道:“我不準備把地租給你們種,但是,可以招募你們為工人,為我工作,我給你們飯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