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十二章糧食才能打動人心

我在明末有套房 潇騰 1910 2023-04-12 00:59

  第十二章糧食才能打動人心

  作為大名知府的盧象升,自從入冬天以來,災民入境,他就愁眉不展,特别是前幾天,天降暴雪,氣溫陡然下降,僅僅大名城内,當天夜裡就出現了多達數百具屍體。

  如果是其他知府,面對這樣問題,要麼開個粥棚,意思意思。

  要麼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把災民趕得遠遠的。

  可是盧象升卻是一個非常有作為的官員,他一方面頂着壓力,召集士紳富戶募集資金,勒令各縣盡力救治災民。

  盧大知府也深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所以,他就帶着親随,連續奔泊,查看各縣的救災情況。

  本來,盧象升一行人騎着馬,可惜,災民太多,又沒有籌集到糧食,盧象升就忍痛把自己和親随的馬宰殺了,以供災民食用。

  當來到這個金堤時,意外看到了這座災民聚集點。

  按說,像這種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災民聚集點,應該餓殍一遍,屍橫遍地,結果讓盧象升震驚的是,這裡非但沒有餓死,也沒有凍死人,反而逞現一片繁榮,災民們沒有像其他地方的災民一樣,一臉絕望,坐等死亡,而是幹勁實足,熱火朝天。

  隻要肯幹活,就給一日三頓飽飯,哪怕沒有勞動能力,幫着燒火燒開火,一樣有飯吃。

  昨天晚上抵達的時候,盧象升錯過了飯點,當然也沒有人給盧象升單獨開飯,他今天早過來幹活。

  當然,所謂的幹活,在災民自己看來,簡直就是小孩子玩泥巴,不值一提。

  讓災民砍柴還好說,柴至少還有點用,可是,冰天雪地蓋房,僅僅挖土簡直就是浪費力氣了。

  但是,在盧象升看來,這就是最典型的以工代赈。
事實上,以工代赈是最好的救災辦法。
人心本惡,站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人非常多。

  全旭又是一個懶省事的人,他根本就不管災民怎麼幹,如何分配工作。
反而是災民自己,按照他們自己分配。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
腦袋決定思維,在盧象升這個大名知府看來,全旭的一舉一動都很有深意。

  全旭是一個懂人心的人,他明明可以不讓百姓幹活,直接開設粥棚,擔心官府會顧忌他趁機邀買人心。

  做善事,做好事,在後世屬于美德,然而在封建時代,這卻屬于重罪。

  像全旭這樣,以工代赈,讓災民自己管理自己,簡直就是讀書人典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這個小小的工地,無論是婦女居住的地窩子,或者災民居住的雪屋,其實隻是看着冷而已,昨天晚上,盧象升睡在羅世明原來的搭建的雪屋裡,羅世明簽訂了賣身契,賣給全旭後,他就搬到了院子裡,搭建了一座木屋居住。

  這個雪屋就空了下來,結果,生起一堆火,熱氣升騰,整個雪屋雖然依舊寒冷,卻不至于凍死。

  盧象升決定幹上一天活,近距離觀察一下全旭全公子。

  結果,反而鬧了這麼一個烏龍。

  “全公子是哪裡人士?

  “在下是湖廣龍山!

  全旭到底是影視圈的人,對于古代人的禮儀和說話方式,大都了解一些。

  進入這座主屋,讓盧象升意外的是,這個房間裡布置着四個火盆,裡面溫暖如春,湯四喜、丫丫、毛毛、還有羅滿福等十幾個孩子在屋裡玩着。

  全旭擺擺手,十幾個孩子急忙跑去。

  “丫丫,給盧大人上茶,上好茶!

  盧象升望着全旭問道:“全公子莫非是正奏公之後?

  如果是一般人還真不可能知道正奏公是哪位?
全旭卻知道,家譜上寫得清清楚楚。

  全氏姓氏雖然稀少,在南宋時期也算是望族之一,南宋理宗的母親慈憲夫人就是出身全氏,理宗登基為帝,追封全氏三代。
後宋度宗的皇後全玖,也是出身全氏。

  然而,全氏最有名的不是太子少師全清夫,而是全正奏,官拜銀青光祿大夫,尚書左仆射。

  “正是!

  全旭倒沒有說慌,無論八百年,還是四百年,後裔,永遠都是後裔。

  全氏倒是南宋忠烈,除了皇後全玖被俘虜到蒙古之外,全族三十二人赴崖山之難。

  說到這裡,盧象升倒沒有繼續詢問全旭的家世,在大明全氏早已沒落,連豪族都算不上。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