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
周國和談正使楊明志是一個模樣穩重的中年男子,隻是眉宇間始終萦繞着一抹憂愁。
當初在大殿之上是楊家牽頭力主陛下向楚國宣戰,如今周國卻輸得一塌糊塗,而這個罪名自然也是由楊家來背。
這一次可不同于往常。
這一次楚國可出奇的窮啊!
打赢了這一場仗,他們還不往死裡要錢?
到最後這個割地賠款的罵名還不是要楊家來背。
楊家原本是周國最頂尖的文道世家,周國才子無不以此為信仰,此番回去之後,楊家的威望怕是要在周國才子心中一落千丈了。
他也知道陛下想幹什麼,無非是他們楊家在朝堂上權勢日盛,陛下已将他們楊家視作威脅了。
帝王之道,平衡之術。
如今楊家不但在朝堂之上大權獨攬,就連太子都是他們楊家嫡女的皇後所生,楊家的心偏向太子,太子的心也偏向楊家。
若是太子繼位,那麼楊家作為從龍之臣權勢必然會再度攀升,陛下哪裡會容得一個楊家一枝獨秀?
所以在陛下即位之前肯定會不遺餘力的打壓楊家,以防止楊家大權獨攬的情況發生。
怕是開戰之前陛下就已經設想好了兩種解決的方法:
要麼大勝楚國,這樣周國就可以收複失地,陛下的名聲在史書上也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要麼被楚國大勝,這樣就可将兵禍之罪推到楊家的頭上,趁此大好時機全力打壓楊家。
而可悲的是,就算楊家此時想要再想聯手其餘世家怕是也難了。
楊家這些年來太驕傲了,在朝堂所得的利益也太豐厚了,一旦楊家倒下必将會出現大量空缺等待他人瓜分,其他的世家怕是正靜等着這一刻呢。
戰場上的明槍易躲,廟堂中的暗箭卻難防。
可事到如今,他也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想到這些,楊明志隻好硬着頭皮上前一步道:“外臣和談正使楊明志參見陛下。
”
楚皇看着殿中躬身的楊明志開口道:“使者平身。
”
楊明志道:“謝陛下。
”
坐在楚皇旁邊桌案處的賢王開口道:“使者也知道,去歲我楚國天災人禍,如今又經曆了一場大戰,國庫不富裕,拿不出過多的銀錢來為使者再另設一場洗塵宴了,今日這慶功宴便與洗塵宴兩宴合一,也好款待遠道而來的諸位客人,使者以為如何啊?
”
楊明志看着賢王那核善的眼神,歎了口氣,躬身道:“外臣自當入鄉随俗。
”
事到如今,他又如何看不明白這乃是楚國給他們的下馬威?
楚國大敗他們周國的慶功宴與洗塵宴兩宴合一,這是何等的諷刺?
周國當初能不顧臉面尋得借口與楚國開戰,此時周國戰敗,楚國自然不會再給周國留面子。
待到使者落座之後,楚皇問道:“使者一行可還順利?
”
作為此番正使的楊明志拱手道:“回禀皇帝陛下,一切順利。
”
沒辦法不順利,還沒出國境就遇到了還在圍城的楚國大軍,一路被楚國押回來的……
隻要楚軍對他們一行十幾個老爺們沒什麼想法,他們就是絕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