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知州府九思廳。
石越坐在上,彭簡次之,其實便是薛奕、張商英、蔡京等人,以下是簽書判官廳公事、錄事參軍、戶曹參軍、司法參軍、司理參軍等等杭州府的幕職官、諸曹官,再下便是各縣令丞、主薄、縣尉。
陳良以及幾個新近在杭州招攬,幫助處理政務的幕僚則站在石越身後。
杭州的重要官員,幾乎都到齊了。
“元長,市舶司的情況如何?
”石越目光先移向蔡京。
蔡京連忙站起,恭身答道:“回大人,台風季節過後,新建的船隻加入船隊,下官與薛大人商議後,分成兩隻支隊,又走了高麗、倭國兩次,托賴大人洪福,一切順利,收益頗為可觀。
雖然途中撞礁折損一隻大船,損失了一百單三名水手,但除去撫恤之後,赢餘亦将近七十萬貫。
兩國對天朝物産,非常渴慕。
隻是……”
“隻是什麼?
”居移體,養移氣,石越在杭州近兩年,高高在上,神态語氣中,已經自有一種威嚴。
蔡京笑道:“隻是朝廷有嚴令,儒教經典,重要的政令史書典籍,不可賣給夷人。
便是契丹求書,或靠走私,或求恩賜,法令上是不準賣的。
而民船之中,因為兩國對天朝文物非常渴慕,其貴人往往以數百金的高價求書,這種走私行為,屢禁不絕,頗為傷神。
”
石越心裡不由一怔,他自現代來,隻知道各國恨不得把自己的文化推銷給别國,哪裡還記得中國古代曾經有這種禁令?
正沉思之間,陳良走他耳旁,低語幾句。
石越想了想,微微點頭,笑道:“高麗使者金德壽也曾幾次求書,如今竟在西湖學院樂不思蜀了。
朝廷對高麗一向另眼相待,想來賣給高麗《九經》、子、史等書,必會恩準。
市舶司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這些事情,元長你不必太費神了。
”
蔡京聽石越語氣,倒似乎是支持向這些國家賣書,連忙答應。
彭簡輕輕咀嚼這番對話,意味深長的看了石越一眼,通判一職,本就有監視知州之意,若是石越公然違背朝廷法令……彭簡不由想起家裡呂惠卿那封充滿暗示的書信。
不過是否要卷入太高層的政治鬥争之中,彭簡現時依然拿不定主意。
石越卻根本沒有注意彭簡的眼神,對衆人笑道:“七十萬貫,除去本錢之外,補足鹽茶之稅,綽綽有餘了。
本府已經向朝廷給蔡元長、薛子華二位請功,朝廷已下令,二位都加飛騎尉勳号,本官、散階,各進一級,以為獎勵。
”
雖然說宋人對散階、勳級這些東西,其實并不太看重,但是做為資曆來說,也是自有其意義的,一級一級往上爬,畢竟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蔡京和薛奕心裡不免暗自高興,連忙出列拜謝。
石越又轉過頭,對薛奕說道:“子華,明春之後,再度出海,你有何建議?
”
薛奕不假思索的朗聲答道:“卑将以為,往高麗、倭國的航線,雖然還不能說非常熟悉,但是往返數次之後,也已不太陌生。
夏、冬二季,則在港操練水手,春、秋二季,則出海經商,正是以軍養軍之道。
因此這兩條航線,不應當放棄。
明春之後,卑将雖然想自領一隊,前往大人書中所說的南洋諸國,開拓新的航線,但是所憂者,是高麗、倭國這邊無人主持,水手若無人節制,難免上岸滋事,到時反而不美,甫富貴雖然曉夷語,能經商,卻少了威嚴,況且無朝廷之令,也不能随便讓人領軍。
”
“人才難得啊!
”石越也不禁歎息,“船隊中的船長,竟無一個人才?
”
“他們率領一隻船還可以,若要率領船隊,代表朝廷與夷國官員交涉,終究是沒有那個能力。
”薛奕斷然否決。
“這件事再議吧。
”石越無可奈何的擺擺手,他心裡也明白,人才這種東西,有時候還真的無可奈何。
薛奕又說道:“另外官船水手挾帶私貨嚴重,卑将與蔡大人商議,認為既然禁之不絕,不如幹脆允許水手攜帶一定量的私貨,這樣也能提高水手出海的士氣,特請示大人?
”
石越笑道:“這種事情,你們兩個決定便可以了。
”
錄事參軍趙思恺見石越與薛奕說完,把目光投向自己,連忙出列說道:“大人,卑職這一段,收到不少關于司法參軍鄧義、司理參軍宗曉文收受賄賂的傳聞,還有一些投訴……”
宋代地方之制,錄事參軍協助知州掌州院庶務,同時糾察諸曹參軍;而司法參軍負責議法斷刑,司理參軍負責訟獄等事,二人對涉及法律之事,給出自己的意見,最後由石越與彭簡決定。
自從石越建船隊出海經商,又修茸海港、碼頭、道路、橋梁,鼓勵商業以及當時的簡單工業之後,雖然市面繁華,杭州來往人口急驟增加,百姓因此獲益。
但是一利相随,必有一弊。
杭州府及到兩浙路提點刑獄衙門接到的訴訟,也明顯增加了——這是在考績方面,對石越最不利的一個方面,因為當時是以訴訟越少,就證明治績越好的,而杭州的訴訟,卻是明顯增加了,杭州的司法參軍、司理參軍,也因此成了一個受人關注的位置——畢竟石越也罷、彭簡也罷,不可能詳細的調查每件案子,所以的事情,都要由他們先給出意見。
石越狠狠的瞪了二人一眼,冷笑道:“收受賄賂?
”
鄧義、宗曉文連忙站起來,高聲辯道:“絕無此事!
趙思恺,你不可皿口噴人!
”
趙思恺卻不去理他們,徑自從袖子中拿出一疊卷宗,遞給石越,一面說道:“莫家商船與李家商船在出海時不慎相撞,李家告到府衙,鄧義、宗曉文收受莫家賄賂各三百貫,最後判決有利于莫家;種家與文家合夥買船購貨出海,種某不幸在船上身亡,文家吞占種某股份,種家告到府衙,鄧義、宗曉文收受賄賂各一千兩,最後判決有利于莫家;又顔、肖、李三姓合夥出海經商,海船碰撞損壞,三家因負責損失不同而産生争議,鄧義、宗曉文收入顔家賄賂,判決偏向顔家;又夷商與一華商生争鬥,毆傷華商,按大宋律,夷人相毆,由夷人處置,夷人與華人相毆,按大宋律處置,夷商被判勞役,宗曉文收受賄賂,夷人被勞役之後,竟可逍遙法外……”
石越揮手止住趙思恺,奇道:“這些事情按例不是應當由市舶司處置的嗎?
”
蔡京一臉尴尬,連忙起身說道:“因為以前提舉市舶司都是由知州兼任,所以……”
其實不僅僅是府衙接到了大量的這類訴訟,各縣也不能避免,特别以市舶司衙門治所所在地的錢塘為甚,錢塘縣令周邠對于轄區這種民事訴訟增多,影響自己的考績,心裡早已頗有微辭,這時連忙起身說道:“大人,下官以為日後凡是與海事有關的訴訟,除非事涉刑律,由市舶司處置便可,州縣不當再受理此類案件。
”
周邠此言,道出了在座許多人的心聲,立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就是石越,心裡也不太願意這類案件影響自己的考績,隻是如果一切事權皆歸蔡京,造船時的前車之鑒,不由又浮現于腦海之中。
石越想了一會兒,說道:“如此蔡元長事務太多,非累倒不可,依本府看,過幾日本府與晁大人商議,請他從提點刑獄衙門調幾位通曉法律的人去市舶司做海商法官吧。
”
完,轉過臉對鄧義和宗曉文冷冷的說道:“司法參軍與司理參軍之職,二位暫時要避避嫌疑了,我與彭大人自會給你們一個公道的——來人啊,給兩位大人撤座!
”
幾個衙役立時一擁而上,把面如土色的鄧義、宗曉文“請”出了九思廳——便在這時,一個衙役急沖沖的跑了進來,禀道:“大人,有聖旨!
”
衆人不由一怔,連忙一齊站起,石越整整衣冠,大聲喝道:“立即開中門接旨!
”
※※※
趙顼一臉愠色。
呂惠卿平靜的站在皇帝身後,裝作沒有看見趙顼的臉色,繼續轉述接見劉忱、呂大忠的情形,韓绛滿臉尴尬,怨恨的望了呂惠卿一眼,心裡十分憤恨呂惠卿說話不夠委婉。
聽到呂惠卿轉叙劉忱最後說的幾句話時,臉色本來有幾分蒼白的趙顼突然變得紅潤起來,呼吸也不由變得急促,過了好一會,趙顼才平靜下心緒,問道:“那麼遼使的态度如何?
”
馮京連忙趨前幾步,說道:“依然十分強硬,蕭禧甚至說,這次如果沒有結論的話,他就不會回遼國,是戰是和,全由我朝決定。
”
“什麼?
!
”趙顼的怒氣終于不抑制的暴了,“那麼就去告訴他,他們要戰,朕便和他們打一仗!
朕受夠了!
朕要親征北伐!
”
韓绛、馮京、王珪三個宰相與樞密使吳充、樞密都承旨曾孝寬五人對視一眼,不禁面面相觑,呂惠卿不易覺察的搖了搖頭,心裡不禁歎道:“皇帝到底還年輕!
”
“劉忱、呂大忠便是慷慨的大丈夫?
他們這是譏刺朕甚至比不上周世宗!
契丹人咄咄逼人,是可忍,孰不可忍?
!
傳诏,召回王韶!
”趙顼激動的踱來踱去,大聲吼道。
韓绛等人見皇帝如此大怒,竟然語無倫次的說要興兵北伐,吓得一齊跪倒,韓绛高聲說道:“陛下,北伐之舉,萬萬不可!
便是遼使不恭,陛下決意斷交,也隻需诏大臣議邊防,親征北伐,不可不慎!
請陛下先息雷霆之怒,三思而後行!
”
“請陛下息怒,三思而後行!
”其他衆人也一齊跪倒。
趙顼望着跪拜在地上的大臣們,心裡忽然莫名的産生了一種極度抑郁的情緒,他突然想起石越、王安石,如果這兩個人在,又會怎麼樣呢……良久,趙顼無可奈何的歎了一口氣,他也知道北伐之議,終究是時機未到!
“诏樞密院議邊防戰守之策!
遣使者問富弼、王安石、石越、文彥博、曾公亮、司……”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咬咬牙,仿佛是下定什麼決心一般,才繼續說道:“司馬光、範純仁邊防之策。
诏王韶回京赴樞密院任職,熙河軍事暫由高遵裕代理。
诏韓維回朝,除翰林學士。
诏章惇為知制诰兼判軍器監。
”
皇帝一口氣連下數诏,其中韓維本是韓绛的弟弟,按例韓绛應當拒絕,但是他看到皇帝的臉色,竟是不敢說半個“不”字。
嘴唇張了半天,終于吐出一句話來:“遵旨!
”
※※※
朱雀門附近的夜市,人聲鼎沸、燈火通明。
“南朝風物,果然不同尋常呀。
”蕭禧望着這人來人往的夜市,感歎地說道。
為了防止遼使刺探國情,也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防止意外,劉忱與蕭禧、蕭佑丹一直寸步不離,他聽蕭禧如此感歎,不由有幾分得意的笑道:“那是自然。
”他指着前面一家店鋪,說道:“那家店子的沙糖冰雪冷丸子,味道最佳,貴使可要一試?
”
蕭禧望了蕭佑丹一眼,見他無可無不可的笑着點點頭,便答應道:“那就嘗一嘗吧。
”
劉忱引着二人進了店子,除沙糖冰雪冷丸子外,又順手點了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鲙、野狐肉等幾樣下酒之菜,要了幾壺黃酒,三人竟是在夜市上對酌起來。
蕭禧夾了一粒沙糖冰雪冷丸子,放入嘴中,閉着眼睛細細咀嚼品味,半晌,方贊道:“味道果然不錯,此北朝所無。
”
劉忱微微一笑,歎道:“今日能與二人在此飲酒,全賴兩朝通好七十餘年,至今未絕,他日一旦斷交,便為寇仇,那是誓不兩立之局了。
”
蕭禧與蕭佑丹聞言不禁一怔,不料劉忱突然說起這些話來,二人與劉忱這些日子可以說是朝夕相對,甚是佩服劉忱的風骨辯才,若不是各為其國,倒真有點惺惺相惜了。
蕭佑丹是通古知今之人,此情此景,不禁讓他想起慶曆年間,富弼出使遼國,遼國接待他的使者竟然對富弼惺惺相惜,幫助他促使遼國退兵的故事,心中暗暗警惕。
蕭禧卻不知道這些故事,隻是問道:“難道南朝真的要為區區數十裡之地,自絕兩國歡好不成?
”
劉忱正要說話,忽聽到街中有人呦喝:“賣報、賣報,《新義報報道——樞密副使王大将軍奉诏回京複職……朝廷诏準高麗使者來京進貢汴京新聞》專題報道,通商高麗百利無害……”
蕭佑丹臉色不由一沉——難道南朝皇帝真的不惜一戰?
高麗為何在這個時候遣使入貢?
偏偏就在此時,旁邊桌子上有人隐隐約約說道:“魏國公死前薦司馬君實、範堯夫、石子明三位大人……”
蕭佑丹心中一凜,突然向劉忱問道:“劉大人,聽說韓魏公故世之前,向貴國皇帝推薦司馬、範、石三位,不知大人之意,三人之中,以誰最賢?
”
“依在下看,三位的學問品行,都非常了不起。
”劉忱不假思索的答道。
蕭佑丹見劉忱沒有否認韓琦推薦三人,心裡不安的感覺越來越強烈了——這個時候,他終于明白原因何在了!
“一定不能讓石越進入南朝的決策層。
”蕭佑丹在心裡暗暗誓。
※※※
不僅僅蕭佑丹不希望石越進入決策層,在大宋朝廷中,不希望石越進入決策層的人,也同樣大有人在。
鄧绾一直以來,對石越恨得咬牙切齒,“在下聽說自皇上下诏問元老重臣邊防之計後,富弼自韓琦之後,再次向皇上推薦石越,相公不可不防呀!
”
呂惠卿不置可否的“嗯”了一聲,繼續若無其實的逗着籠中的鹦鹉。
“石越此人,陰險狡詐,虛僞矯情,不知道騙過了多少人,當今天下,皇上最信任的人是誰?
是相公嗎?
恕在下直言,皇上對相公的信任,還不及皇上對王安石的信任!
而皇上對王安石的信任,絕對不會高過對石越的信任!
”鄧绾有點激動的說道。
呂惠卿的手突然停了一下,他想起冬至郊祭之時,為了試探皇帝心意,故意援引郊祀赦例,薦王安石為節度使。
不料立時被皇帝訓斥:“王安石并非因罪去職,何故用赦複官?
”皇帝心中,對王安石依然有很深的感情。
這個鄧绾,說得倒并沒有錯。
鄧绾知道呂惠卿心中已被說動,連忙繼續說道:“為相公計,要固寵,須得從兩方面着手,一是要斥王安石、石越于朝廷之外,時日一久,皇上就會逐漸淡忘,若有機會,更不妨置之死地;二是要在皇上身邊有人,能夠不斷的影響皇上,當年王安石用的,就是此策!
”鄧绾的臉部肌肉都不由有點抽搐。
呂惠卿緩緩轉過身來,看了鄧绾兩眼,突然笑道:“鄧文約,你以為我和你一樣嗎?
皇上是英明之主,王安石是我的老師,石越是朝廷的棟梁,我決不會為了私利,為了争寵固權,卻陷害自己的老師、朝廷大臣,欺騙皇上。
你、實在是看錯人了。
”
鄧绾不料呂惠卿大義凜然的說出這番話來,倒不由怔住了。
“相公,我、我……”
“你回去吧,以後做人做事,持心要正。
”呂惠卿沉下臉來,訓斥道。
鄧绾欲要辯護幾句,不料呂惠卿已經背轉身去,不再理他,隻得垂頭喪氣的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