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蔣委員長給了李學坤部三十萬塊大洋,但李學坤隻撫恤一項,就用的差不多了,他現在急需的是軍火、彈藥、金錢,這一仗,雖然打勝了,但也把李學坤的家底給打空了。
好在日本人也被李學坤打怕了,不敢,也無力再出動,所以滁洲根據地才取得了暫時的安甯,但這樣下去卻不是長久之計。
張八嶺的兵工廠,李學坤已命令晝夜開工,生産彈藥,兵工廠的生産能力已到了極限,每個月可以為李學坤生産出二十萬枚子彈,五千枚手榴彈來,但這對于李學坤部來說,還是太少,不足以維持日常訓消散所用。
無奈之下,李學坤向蔣委員長打了報告,我部拟擴為軍,但裝備無着,子彈奇缺,請酌情解決。
蔣委員長看到了李學坤的電報,當即大筆一揮,給李學坤運送一百萬發各式子彈,十萬枚手榴彈,着安徽省政府押運。
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不敢怠慢,立即組織人從重慶方面接貨,然後運輸,可就算這樣,等這批軍火運送到滁洲根據地時,也已經是兩個月以後了。
而就在這段時間,國際局勢也起了重大變化。
在如快刀切豆腐一般的閃電戰中,德國毫無懸念的占領了波蘭,而蘇聯也出兵挑起了蘇芬戰争。
國内,國共的對立開始加劇,到處是摩擦,特别是閻錫山,還成立了三三鐵皿團,效仿希特勒,建立了一支嫡系特種武裝。
總之,國内外戰局極為混亂,撲朔迷離,國外,德、蘇、英、法争雄,國内,國、共、日、僞犬牙交錯,亂成一團,除了少數大智慧的人,誰也看不出曆史未來的走向。
對于新四軍和八路軍,李學坤的内心是極為仰慕的,所以,他将毛xx的字挂在了卧室裡,當然,這事情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親信知道,否則,讓軍統和蔣委員長知道了的話,又會生出波瀾。
在忙過了最初的一段時間之後,滁洲城的一切終于再一次走上了正軌,但有一件大事擺在了李學坤的面前。
随着滁洲根據地的鞏固,越來越多江北的難民流入了滁洲根據地,這讓滁洲根據地的人口暴膨,滁洲雖是魚米之鄉,但也沒有那麼多的糧食養活那二、三十萬的難民,于是,建築巢湖農場就被正式提上了日程。
李學坤找來了金教授等三位農業專家,這一段時間,三位專家都沒有閑着,要麼教書,為農場的建立儲備人才,要麼親自勘察環境,為農場的建立打好基礎。
現在,萬事具備,隻欠東風了。
李學坤将從皖中和皖西一帶買來的牛和農具全部分發給了巢湖當地的政府,正式宣布巢湖農場成立。
李學坤的政策也很簡單,那就是,由政府提供農具和牲畜,由流民開墾荒地,開墾後的荒地,歸巢湖農場所有,但流民可以保有三十年的使用權,每年,要将打下糧食的三分之一交公,其餘的自己支配。
當然,農具與牲畜是屬于政府的,而政府則出面聯系農戶之間形成生産互助組,幫助流民耕種,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即提高了流民的生産積極性,又增加了糧食儲備。
金教授樂呵呵的對李學坤說道:“隻要人手足,那麼,他可以保證,一年開墾出三萬畝上好的稻田來。
”
李學坤也是一笑,二十萬的流民,這人手,是要多少有多少。
金教授聽李學坤這麼說,大喜過望,口中說道:“真要有這麼多人,我可以保證,一年之中開墾出最少五萬畝的土地,而且到收獲時全都能交上公糧。
”
李學坤點了點頭,如果多出五萬畝的地可以養活十萬人口,那麼用不了三年,不但可以讓這些流民自給自足,還可以調濟周圍的城鄉,到那裡,巢湖農場就真的成了魚米之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