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今天家中有點事,少了點,請諸位包涵,近幾章過渡章節之後,就進入新的篇章。
』
————以下正文————
八月中旬,陳太師帶着毛铮回到了許昌,趙虞帶人将其接到府上。
當晚用飯時,陳太師向趙虞講述了當前河南郡的境況。
一言以蔽之,即各縣官府赈濟百姓的粥,那是越來越稀薄了,從最初的厚粥,到現如今的粥湯,緻使百姓怨聲漸起。
據毛铮在旁補充,其實這也怪不得河南郡裡與各縣官府,實在是因為官府手中缺糧了。
畢竟去年由于叛軍破壞了田地的關系,河南郡的糧食産收微乎其微,往年官府積蓄的約百萬石糧食,從去年入秋吃到今年四月前後,基本上就已告罄,此後皆靠颍川郡借糧周轉,逼不得已之下,也就隻能在官府施粥時逐步減少粥的厚度,希望能支撐到秋收。
當然,期間也不乏有些監守自盜的官員,在陳太師前往河南郡順便徹查此事期間,這些官員皆被革職叛以重刑。
“豺狼可恨。
”
陳太師口中的豺狼,即是指這些不顧當前國家困難,自私自利之徒,包括汝南郡那些趁機作亂的賊寇。
“河南郡安撫地了民心麼?
”趙虞亦有些在意。
畢竟河南郡是一個人口、面積都在颍川郡之上的大郡,而且緊挨着颍川郡,這樣一個大郡若是出現了什麼問題,對颍川郡的沖擊那是十分巨大的。
“暫時還可以安撫民心。
”毛铮點了點頭。
據他向趙虞解釋,目前河南郡百姓的怨聲,主要是針對各縣的富戶、世家,比如當年與趙虞打過交道的鄭氏——沒錯,就是汝陽侯鄭鐘的那個鄭氏。
誰讓河南郡各地皆陷入缺糧窘境時,以鄭氏為首的貴族、世家,依舊掌握着多達數十萬石的糧食,絲毫沒有受到這次糧食緊缺的沖擊呢?
而這,就讓河南郡的百姓記恨上了。
“正常。
”
趙虞在了解情況後平靜說道:“說白了就是仇富,我一家幾口每日喝着稀粥,然而權貴人家依舊是大魚大肉,我又豈能釋懷?
”
“不錯。
”
陳太師點了點頭,旋即贊賞地看了一眼趙虞。
他可是聽說了,去年叛軍圍困許昌時,許昌也一度陷入至缺糧的窘迫,于是,當時剛剛當上颍川都尉的這周虎,就準備派黑虎衆找許昌的各個家族談話,驚得颍川郡守李旻連忙制止調停——天曉得這個連縣衙都敢燒的家夥會做出什麼來!
最後,颍川郡裡以官家的名義向許昌的家族借了一大筆糧食,到現在都還沒歸還。
那些家族并不是不着急,他們也曾向郡守府催讨,但郡丞陳朗則推給了都尉署,表示沒有周都尉同意,他不敢擅自濫用存糧。
那些許昌的世家哪敢找這周虎催讨?
隻能捏着那薄薄一張借據,苦等糧食危機趕緊過去。
毫不誇張地說,就是因為颍川郡有周虎這個山賊出身的都尉坐鎮着,郡内各縣誰也不敢屯糧居奇,因為他們懷疑,倘若他們敢這麼做,說不定就會有一群頭綁黑巾的家夥沖到他們家,将他家洗劫一空。
還是那句話,這位周都尉,那可是連‘燒衙劫官’都敢做的狠人,縱容手下假冒流寇搶掠個幾家,實在不算什麼太出格的事。
雖然不值得提倡,但陳太師心底卻很贊許趙虞在這件事上的魄力與擔當,相比之下,河南郡的官員就太過于‘軟弱’,以至于出現了官府缺糧、然而以鄭氏為首的家族卻依舊掌握了大批糧食的局面。
這次前往河南郡時,陳太師就特地拜訪了鄭家,最後說服鄭家答應借糧給河南官府。
越是混亂的局面,就愈發需要強勢的官員,颍川郡守李旻談不上是什麼強勢的官員,但好在都尉周虎是,陳太師覺得,或許就是這個原因,才使得颍川郡有驚無險地度過了叛軍危機,成為了最快恢複的郡。
之後的一段時間,陳太師與毛铮便再次住在趙虞府上,大概在秋收之前,這位老大人是沒什麼其他事了。
因為閑着無事,陳太師這些日子或到都尉府拜訪郡守李旻,與後者下下棋,或者到城外的農田看看,同時看看周貢那批‘許昌隸墾軍’的狀态,再或者跑到鄢陵縣去,再去看看當地的難民屯。
總得來說,颍川郡目前在各方面都讓陳太師頗為滿意,故而對趙虞不吝贊許。
然而,這位老大人是滿意了,趙虞卻感覺有些不自在。
歸根結底,他心底還是忌憚這位老太師。
當然,這位老大人的存在,也不是沒給趙虞帶來便利,比如說那位朝廷禦史派來的禦史田貫。
八月二十五日,這位名叫田貫的禦史在一隊衛士的保護下,來到了許昌,在拜見過郡守李旻後,便前往都尉署拜訪趙虞。
禦史,又稱言官,論權力,遠遠不如地方上的都尉,但論對朝廷、對皇帝的影響,那是地方都尉遠遠比不上的,單單‘直達聖聽’這特殊職權,就足以讓趙虞慎重接待此人。
因此在見到這位田貫田禦史時,趙虞十分客氣。
然而,這位目測四十往上的田禦史,看上去卻似乎不是一個很好打交道的對象,他先是婉言回絕了趙虞為其設宴的好意,旋即,立刻就向趙虞問起了前都尉童彥的死因。
見此,趙虞便将早前編好的故事告訴了這位田禦史,稱童彥是為了博得車騎将軍薛敖的歡心,才導緻貪功冒進中了叛軍的埋伏,不幸遇害。
這份解釋,趙虞堅信這位田禦史找不出什麼破綻來,哪怕後者此前在梁郡時已詢問過王迅、張期二人,畢竟王迅、張期二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必定會将之前那樣,将所有大過都推在童彥這個死人身上,這樣一來,趙虞充其量就隻有‘未及勸告’的小過了。
考慮到他與童彥都是一方都尉,且梁郡都尉的地位要高過颍川都尉,事實上趙虞連這個小過都沒有。
但這位田禦史,卻依舊提出了他的疑問:“既童都尉死在叛軍将領項宣手中,那童都尉的屍骸哪裡去了?
”
“哦?
梁城軍還未找到童都尉的屍骸?
”
趙虞故作驚訝之餘,心中暗罵王迅、張期那兩個蠢蛋。
你說你倆早點将假冒的屍體當做童彥葬下不就完了麼?
就在他暗罵王迅二人時,田貫正色說道:“對外,梁城軍宣稱找到了童都尉的屍骸,将其入土為安,但經過我幾番詢問,王、張兩位士吏才道出真相,他們事後在童都尉遇害之地找了好幾日,但依舊沒有找到童都尉的屍體,他倆生怕朝廷怪罪,因此不得已找了一具屍體頂替。
……是故,田某特地來問問周都尉,看看周都尉是否知曉童都尉屍體的下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