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大唐第一狠人

第334章 神秘嘉賓有幾個? 二合一超級章節

大唐第一狠人 潇騰 4257 2023-04-12 01:02

  小說網..org,最快更新大唐第一狠人最新章節!

  年年寒門丁,常做出塞兵。

  世可有雄城,賊來也不驚。

  牆高十萬丈,可聽仙人聲。

  便有洪濤起,雲淡也風輕。

  渤海城!

  霸下大龜,轟隆而行,天子車駕,車輪軋軋,轉眼半個時辰過去,李世民已經到了渤海城前。

  皇帝孤身站在車駕之上,仰頭看着眼前這一處城門,目光直直盯着城門兩側,念出了刻在城門兩側的一首詩。

  念完之後,若有所思,忽然轉頭看向李雲,輕聲詢問道:“此詩誰人做?

  李雲嘿嘿一笑,故意買個關子道:“陛下何不猜一猜?

  李世民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又把目光轉回城門兩側的詩句,語帶思索道:“此詩看似大氣磅礴,然而骨子裡謹小慎微,詩中飽含着期盼雄城庇護之意,所以作詩之人絕對不會是你,你這小子擁有天生神力,遇到兇險之時第一個念頭是掄起錘子打過去,所以縱算你有如此文筆,你也寫不出這種渴望庇護的詩……”

  說着停了一停,緊跟着又道:“朕看此詩分明乃是新刻,牆根角落尚留打掃不及之磚粉,若朕猜測不錯的話,你這明顯是緊急之下弄出的門面功夫,作詩之人不是你,刻字之人也不是你,你隻是找人弄出這一首詩刻在城門兩側,用意無非是當成迎帝最後一禮的開場詞,可對?

  李雲拱手而笑,故意拍馬屁道:“陛下就是陛下,果然不同凡響,難怪世人都說,聰明不過天子,伶俐不過聖人,以前臣還不服,現在心悅誠服……”

  “勿用溜須拍馬!
”李世民眼睛一瞪,故作呵斥道:“你小子裝的太假,溜須拍馬可不是你擅長的事,說說吧,此詩誰人所作,刻在城門又有何深意。

  李雲輕輕咳嗽一聲,語帶深意道:“這人陛下也認識,他的名字叫包悠遠。

  李世民微微一怔,随即臉上現出恍悟之色,脫口而出道:“原來是你門徒之父,想不到竟有如此才氣。

  緊跟着又道:“可惜限于半生窮困,骨子裡已經養成了謹小慎微,所以雖有磅礴才氣,寫出的詩句卻帶着渴盼庇護之意,調子已經定了,這輩子怕是沒有太大成就……”

  李雲卻搖了搖頭,輕聲道:“臣卻覺得很好,這詩寫出了老百姓的心裡話,包悠遠一直生活在世間底層,所以才能深刻體會老百姓的渴望!
百姓們渴望什麼呢?
他們無非渴望活的太平!

  說着看了皇帝一眼,語氣轉為堅定又道:“臣立渤海國也好,臣建渤海城也罷,最初的出發點隻有一個,那就是要庇護麾下子民活的安甯,唯有百姓們活的安甯,我這個諸侯才當的有滋味,臣小時候曾經看過一個異人故事,故事中有個老人家對異人主角說過一句話,人的能力越大,肩上的責任就越大,臣覺得自己能力不小,放眼當世也能排進前十,所以,我想多扛一點責任……”

  李世民聽得動容,忍不住深深看了李雲一眼,忽然口中悠悠一歎,大有深意道:“你這心兇,已帝王矣!

  李雲頓時呆住。

  皇帝這評價實在太高了。

  李世民又深深看他一眼,忽然再次開口道:“其實你們作出這詩并非專門要弄門面功夫,也不是故意為了迎接朕的逢迎拍馬,隻是因為事情湊巧,所以才顯得像是臨時篆刻上去,對否?

  李雲苦笑點頭,承認道:“确實如此,臣這裡人口雖多,但是可用之人卻少,臣早就想在城門口刻上一首詩,可惜一直沒能找到合适的作詩人才,直到前幾日收下包殺生為徒,順帶着将她父親收為麾下,這才勉強算是有了文雅之臣,于是急不可耐讓他做出了這首《渤海城門》詩。

  李世民‘哼’了一聲,不知為何竟然有些不滿意,道:“你自己擁有蓋壓當世之才,偏偏要讓别人幫你作詩,若是讓朕來選擇,朕更希望刻在城門口的詩句是你所作。

  李雲哭笑不得,連連搖頭道:“您也太誇贊了些吧?
臣哪裡有蓋壓當世之才?

  李世民瞪他一眼,略顯生氣道:“憫農一詩,天下傳唱,朕記得當時滿朝文武進行打賭,無數勳貴子弟摩拳擦掌要和你鬥詩,結果你一首憫農作出,直接絕殺了全場,還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你作的《春曉》同樣是絕世佳句,令人讀來有種春在眼前的錯覺,雖然事後被程咬金改成了烏七八糟的夏曉,但是天下有誰膽敢小觑你的蓋世才華……”

  皇帝如此表揚,李雲滿臉悻悻,甚至有些尴尬,總覺得臉上火辣辣一般。

  

  偏偏他又不能明說自己乃是抄襲,隻能硬着頭皮打了個哈哈,勉強算是承認,又暗示自己沒有承認。

  李世民卻以為這小子已經服輸,皇帝臉上這才現出滿意之色,繼續呵斥道:“以後要記住,不要去學扮豬吃虎那一套,老虎永遠是老虎,老虎就該把自己的兇威展示在世人面前,你有天生神力,又有蓋世才華,這是整個漢家的好事,何必整天藏着掖着。

  李雲聽的頭大如鬥,無奈隻能詭辯一句道:“臣隻是覺得讓包悠遠寫詩更貼合一些,畢竟這城門之詩應該來自百姓的心聲才有意義……”

  這話雖然是詭辯,然而李世民卻下意識點了點頭,道:“如此卻也有些道理!

  說完猛然一頓,擡頭看向眼前城門,又道:“但是包悠遠寫的不合實際,世上哪有城高十萬丈的城牆,别說是城高十萬,你這渤海城的城牆竟然連三丈都未達到……”

  李雲呵呵而笑,接過話茬道:“兩丈,臣這城牆隻有兩丈高度。

  “你還敢笑!

  李世民眼睛一瞪,語氣竟然很是惱怒,呵斥道:“兩丈高的城牆,這和不建有何區别,倘若被人圍而攻之,最簡單的雲梯也能攀登直上,你竟然還敢笑,包悠遠竟然也敢寫,你們莫非就要用這兩丈高的城牆,去當成庇護子民生活安定的保障?
臭小子,你應該不窮吧,修築城牆的錢财萬萬不能節省,如果實在不夠朕可以補貼你一些。

  李雲心裡有些感動,知道皇帝這是真心為他考慮,但他一時又不便明說,否則總會給人一種當面反駁的味道,今天他已經反駁了皇帝好幾次,他覺得應該給二大爺留點面子。

  幸好這個天下并不缺聰明人。

  隻見李雲這邊的隊伍之中人影一閃,忽見一個中年書生走出來拱手一禮,語氣很是恭敬,言辭卻不卑不吭,鄭重對皇帝解釋道:“陛下莫要責怪國主,渤海城不需要太高的城牆。

  李世民看他一眼,冷聲道:“你便是包悠遠吧?
你閨女拜師之時朕曾見過你一面,當時你和妻子一臉膽怯,想不到短短數日竟敢侃侃而談,莫非自以為加入渤海國中,身後有了依靠有了自持?

  “不敢!
”包悠遠還是不卑不吭,語氣依舊十分恭敬,道:“草民隻是據實而言,尚乞陛下贖罪則個,您确實誤會了我家國主,渤海城不需要太高的城牆。

  李世民哼了一聲。

  這時隻見大唐車隊也站出一人,分明乃是大唐的宰相房玄齡,老房先是深深看了包悠遠一眼,随即才拱手對着皇帝一禮,輕聲解釋道:“陛下無需生氣,渤海确實如此,若是依照老臣看來,兩丈高的城牆都是浪費。

  “是麼?

  李世民再次冷哼一聲,似乎故作不悅道:“那你們倒是說說,為什麼渤海城牆不需要太高。

  其實皇帝已經想明白其中道理。

  之所以抓着不放,恐怕另有原因。

  當皇帝的人,永遠想的比大臣遠。
大臣尚且能猜透渤海城牆僅有兩丈的緣故,李世民這位千古一帝豈能猜測不出。

  但是皇帝仍舊抓着不放,甚至故意做出惱怒生氣之姿态,看似不近人情,實則用心良苦。

  原因很簡單,大臣們能一眼看懂的事情,百姓們卻很難及時看懂,百姓們如果擔心某件事,心裡不由自主就會彷徨,彷徨這東西會傳染,而百姓這個群體最容易人雲亦雲,有時候僅僅隻是一件小事,任其發展下去就會蔓延成災。

  當無數彷徨變成惶恐之時,再想解決就得付出極大的心力。

  這是皇帝才能思考的治國之道,所以李世民才會抓着城牆問題不放。

  渤海城的城牆為什麼隻需要兩丈高?

  這個高度幾乎攔不住任何的攻城雲梯!

  然而無論是李雲還是包悠遠,甚至大唐宰相房玄齡,三個人幾乎不約而同,全都說兩丈高的城牆也屬浪費。

  另有大唐車隊這邊的無數文臣武将,明顯個個也都面色淡淡,大家雖然對着城牆指指點點,但是話裡話外全然沒有一絲擔憂顧慮。

  渤海城牆兩丈高?

  又如何?

  “誰敢攻打渤海城……”

  老房代替所有人做出回答。

  老房的聲音故意很大,幾十歲的老頭竟然中氣十足,似乎是為了配合他,又也許隻是因為巧合,當老房開口回答李世民的問題之時,無論大唐的大臣還是渤海的官員全都鴉雀無聲。

  大家故意讓老房的聲音顯得更加清澈。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