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滿朝文武,到處是倒抽冷氣的聲音。
李雲這話,實在太狂!
什麼叫做‘您也就是一拳的事’?
豈不是說砸死皇帝也很簡單?
然而李世民卻笑了!
皇帝陡然哈哈大笑,伸手沖着李雲一招,大聲道:“臭小子,你進門來吧!
”
“好啊!
”
李雲一臉悠然,笑眯眯點頭答應道:“這可是您讓我進來的……”
說着擡起右足,卻又停在空中,突然又道道:“以後不準後悔,否則我直接離開。
”
“好!
”
李世民面色一肅,鄭重道:“朕答應你!
”
這是正面回答了李雲剛才的話,皇帝最終選擇了讓李雲進入朝堂之中,這個選擇和決斷,何止意義非凡那麼簡單。
李雲另一隻腳終于踏進殿門。
王珪眼皮一跳,忍不住大聲道:“陛下……”
“閉嘴!
”
李世民直接一聲暴喝,将這個老東西打斷當場。
皇帝目光帶着殺機,突然大聲道:“今有谏議右大夫王珪,年老體衰,不耐勞碌,其人自感無法強撐,故而向朕告老辭官,朕不舍,但準了。
”
朕不舍!
但準了!
這分明是摘了王珪的官帽……
王珪愣了!
滿朝文武也愣了!
……
自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世家搞出了九品中正制,從來隻有他們想做官就做官,想辭官就辭官,不爽就給皇帝甩臉子,想進朝堂就讓家族舉個薦,進進出出,任由自己,何曾有過皇帝主動讓世家之臣辭官,這幾乎是兩晉以來第一次的先河。
如果王珪真被皇帝辭官,會成為整個世家的笑柄。
如果王珪真被皇帝辭官,史書上抹不去這個污點……
“陛下!
”
王珪真的急了,大聲道:“臣雖然年紀漸老,但是仍有拳拳保國之心,臣不會辭官,要為大唐再拼三十年!
”
笑柄也好,污點也好,其實王珪都不在乎,能成為世家族長的人本來就不在乎這些。
他真正擔心的是,這事意味着一個不好的開端。
以前皇族和世家共治天下,皇帝從來不會動搖世家的官位,反而要多方挽留,生怕激起世家反擊。
但是現在皇族變得主動了,讓你辭官隻是開始,從這一刻起,皇族不再害怕世家。
王珪還想再此辯駁,他擅長的就是口舌之力。
身為言官,不怕因言獲罪,所以他什麼都能說,說什麼都符合規矩。
可惜李世民已經慢慢坐下,口中悠悠而語道:“朕剛才說的很明白,谏議右大夫王珪,年老體衰,不耐朝堂,自感無法強撐,故而向朕告老,朕不舍,但準了。
”
皇帝又把剛才的話重複一遍,忽然語氣變得森然起來,道:“這是留給你的顔面,也是留給太原王氏的顔面,如果這個顔面你們不要,那麼朕可以換一個說法。
”
王珪目光一凜,下意識脫口而出道:“陛下想換什麼說法?
”
李世民笑而不答,反而看向剛剛進門的李雲,忽然笑呵呵招呼一聲,出乎所有人意料道:“老三家的孩子,你覺得朕該換個什麼說法?
”
嗯哼?
問我?
李雲微微一怔!
他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會問自己。
這明顯不合規矩,皇帝決斷哪能問别人?
在場群臣也是同樣迷惑,感覺陛下今天仿佛換了一個人。
唯有李世民一臉雲淡風輕,笑呵呵道:“這事就當是考驗趙王進入朝堂的第一個難題,你來替朕回答這位不願辭官的谏議大夫吧。
”
皇帝都這麼說了,大家還能怎麼辦?
王珪忍不住看向李雲。
衆目睽睽之下,所有人期待李雲會給出怎樣的答案。
李世民虎目炯炯,明顯也在鼓勵李雲。
這樣的場景之下,李雲就算想要藏拙也不能。
他微微沉吟一下,陡然開聲道:“剛才陛下有旨,谏議大夫王珪,年老體衰辭官,這是恩賜,也是禮遇,但是谏議大夫不感帝心,反而朝堂聒噪起來,于是陛下又有旨,讓本王代為答複,那麼,我有一句話……”
“他會怎麼說?
”
這是所有人的心聲。
李世民也變得期待起來。
但見李雲一臉笑眯眯模樣,猛然臉色一寒變得森然,盯着王珪道:“給你臉,你不要,不辭官,那就滾!
”
說着森然變成暴喝,炸雷一般道:“如果還不聽,那就隻有死……”
死?
衆人全是一驚,下意識去看皇帝。
大家恍然又記起三年前的事,西府趙王在國宴大殿殺了王氏嫡子王淩雲。
也就在這個時候,李雲的聲音再次響起,冷冰冰道:“今有谏議右大夫王珪,禍國殃民,謀朝篡位,太原王氏一族,實為禍亂之源,按大唐律,謀反者死,誅之九族,太原王氏滿門抄斬,首犯王珪予以車裂,曝屍荒野,野狗食之,為了以儆效尤,令史官将其謀反之事載于書冊,傳播天下,鹹使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