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府内到門口,走路也就一晃眼的功夫,等到衆人出了大門之時,入眼便看到道童盤膝而坐,齊人王沒有盤膝,但卻蹲在門前台階上,隐門大魔頭也不知得了什麼便宜,此時正笑的像個小孩子一般開心。
視線再延伸一些,便看到了台階上的兩個更夫。
一老一少!
一瞎一瘸!
“殘疾人?
”
李雲心中一怔,忍不住好奇打量起來。
似乎也因為主家之人出門,一老一少兩個更夫終于有所改觀,但見那瘸子老人急急拱手,臉上挂着普通民間百姓的質樸笑容,誠懇道:“聽聞主家紅事,特來門前賀喜,小老兒多了不求,隻求一碗雜燴菜。
”
那盲瞎少年卻一臉平靜,似乎在用耳朵傾聽衆人腳步,但是李雲不知為何總覺得有些奇怪,他隐隐感覺盲瞎少年正在用眼睛看自己。
那是怎樣一雙清澈的眼睛啊。
竟比初生嬰兒更加的空靈純粹。
李雲被那眼睛一看,竟然有種被看穿一切的錯覺,那眼睛明明瞳孔渙散,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盲瞎,可是李雲就是忍不住有種錯覺,感覺這少年似乎在好奇的看着自己。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勉強将這種錯覺死死壓住。
終于,那少年也輕輕開口,語氣聽起來極其清脆,宛如林中小鳥晨聲,道:“世有紅事白事,皆是人間重事,紅事大喜,需人趕喜,白事大悲,需人守悲,各位主家的大人們,多謝你們賞賜趕喜的飯。
”
趕喜的飯?
李雲心裡一動!
他忽然隐隐約約記起來,後世農村有着這方面的說法,每逢紅白喜事,家門口必然彙聚一些讨錢的人,遇到紅事就說趕喜,遇到白事就說守悲,主家對于這些人必須鄭重招待,甚至要專門安排一個知客負責。
倘若紅白喜事沒人上門讨錢,主家還要專門派人去請一兩個過來。
而讨錢的人也不是無理索要。
紅事,趕喜。
他們要在主家放一種聲音特别轟隆的鐵炮。
白事,守悲。
他們要在主家吹一曲聲音特别嘹亮的唢呐。
(注:山水所在的山東臨沂這一代,至今還保留這個風俗)
隻可惜後世的這個規矩漸漸變了模樣,越來越多的趕喜人隻是為了讨錢,甚至有些無賴也加入其中,專門攔着結婚的婚車碰瓷要錢。
想不到,唐代也有這個。
……
“你們是趕喜人?
”
李雲忽然開口,目光上上下下打量。
什麼是趕喜?
趕喜就是追逐喜事!
趕喜人,就是靠着追逐喜事讨錢,進而以之生活的人。
可惜那少年嫣然一笑,似乎覺得李雲這問題有些稀奇,他眨着長長的睫毛,空靈清澈的眼睛盯着李雲,好奇問道:“什麼是趕喜人?
”
李雲一愣,才想起趕喜人乃是後世的說法,并且已經演變成無賴混子摻雜,失去了趕喜守悲的特殊意義。
也就在這時,忽聽台階上盤膝而坐的大童悠悠開口,對李雲道:“乖孫,他們不是趕喜人,也不是守悲人,因為趕喜和守悲都隻一項,是他們所肩負的其中一項。
”
李雲心裡又是一動,連忙用心聆聽祖師爺的解說。
哪知道童忽然住口不說,轉而道:“你今夜成親大喜,你和皇帝都是主家人,碗别端着了,給人送過去。
雖然是一碗雜燴菜,可也得講究趁熱吃。
”
李雲這才想起送菜的事,連忙端着碗走了過去,那邊李世民微微沉吟,堂堂一個皇帝竟也端着碗走了過去。
皇帝手裡的一碗菜,送給了年老的瘸子更夫。
李雲手裡的一碗菜,遞給了年少的盲瞎更夫。
“多謝,祝大福。
”
兩個殘缺之人幾乎同時開口,接過大碗深深行了一禮。
然後……
就那麼衆目睽睽之下,真的端着大碗蹲在門口吃了起來。
李雲和皇帝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眼中努力壓下的好奇。
這件事,實在太詭異了。
偏偏道童和齊人王都沒有繼續解說的意思。
幸好還有一位老人不在乎,忽聽顔師古悠悠開口道:“上古傳承,人族守夜,一生三煞五疾,鎮一方八魅,不入道門,不修天地,功德之路,五避三缺,鳏、寡、孤、獨、殘,隻為守今世……李雲小娃,莫要用好奇眼神看人家,這是咱們人族的脊梁,你的眼神對人家大不敬,殘缺不該承受好奇和嘲笑,那是他們守護暗夜的功德。
”
噗!
李雲差點噴出聲來。
錯非說話的乃是顔老夫子,他差點就以為遇到了後世的玄幻中二病。
這種濃濃的神話傳說形容,他上輩子不知道在網絡上看過多少,他正要說句調侃的話,陡然臉色怔怔僵住……
他忽然想起自己在黃河岸邊吞下大龜的珠子,一覺醒來已經躺在了長安街頭的流民堆,他想起門前台階上就坐着自家的祖師爺,老人家一百多歲了童顔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