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星域最可怕的是不規律的磁場爆發,在形成磁力風暴後,不光是包括量子通訊在内所有人類一切通訊手段皆成為擺設,更可怕的是許多電子部件會被巨大的磁力所摧毀,那對于航行在這條航道上的人類最高科技結晶---星艦來說,幾乎是毀滅性打擊。
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的星艦在這條必經之路上航行因為突然爆發的磁力風暴而被隕石撞毀。
但這畢竟隻是少數事件,絕大部分的時候,磁場還算溫和,造成的最大困擾不過是通訊短暫的喪失,對于全速航行隻需要一兩天就能通過的星艦來說,構不成太大的威脅。
這裡對于艦隊來說,并算不上一處好的戰場。
但恰恰因為這個特點,卻是最适合“不死鳥軍團”的戰場。
因為,除了能在這場戰争中活着的人,沒有誰能有機會将這裡的情形傳遞到外界。
已經裝載了物資準備返回聯邦的“李信号”還沒啟航,就收到了來自于唐浪的請求,請求李信号參戰。
唐浪希望一舉摧毀這支兵力龐大的空盜聯軍,從而打消掉隕石星域之内所有空盜反抗的勇氣。
如若不然,光是憑着獨立團現有的這十艘小型星艦,就算對上一家或是幾家占據着優勢,但想一舉成為隕石星空之内一言九鼎的勢力,卻還不知要在這廣闊達幾光年的星域内征戰幾許年,或許等到聯邦和傑彭之戰都結束了,也沒達到戰略目的。
換成是以前,姜誠自然會毫不留情面的拒絕唐浪的請求,李信号上裝載的都是聯邦國内繼續的戰略物資,重任在身,哪有時間陪着唐浪和一幫上不了台面的空盜們玩耍?
但人的心理就是這麼奇怪,已經知道自己遲早是這支域外之軍的第二指揮官後,姜誠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多考慮了。
從軍例上來講,他完全可以不參戰,但等到日後,唐浪一旦回歸聯邦,隕石星域中的所有事物可都要丢到他這個第二指揮官和負責地面行動的沈成峰身上。
與其以後頭疼,還不如現在頭疼一下。
再說了,唐浪這個未來的最高指揮官的面子,更是得給一下的。
能做為一支分艦隊旗艦的“李信号”雖然裝滿了貨物,在機動性方面大大達不到作戰要求,但那也得是看什麼級别的戰場,如果放在主力艦隊決戰的時候,李信号這樣的艦艇别說去一線了,基本上都是藏在各大主力艦後面被牢牢保護起來。
面對最大艦長不過200米,主炮口徑不過其副炮三分之一的小型突擊艦,被聯邦科學家們變态至極的覆蓋了三層裝甲的李信号甚至連能量護盾都不用開,光是憑裝甲都能讓那些“小蝌蚪”們絕望。
自從艦身長達2000米的李信号闖入航道并噴發出死亡之光後,空盜聯軍的24艘艦艇就算沒什麼通訊,也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做出一個選擇-----逃!
隻可惜,李信号這個披着運輸艦的皮實則為火力支援艦的超級星艦,不管是主炮還是遍布全身的能量副炮,射程和能量輸出都遠超空盜們的想象。
一頓瘋狂的輸出之後,能逃出李信号射程的,不過是三四艘而已,絕大部分都用自己的鋼鐵之軀,燃燒着,給本就冰冷的星空貢獻自己最後一點熱量。
而瘋狂逃竄的三四艘星艦,也沒有逃出多遠,早就在戰場外驗證以待的十艘突擊艦以兩艘為一組,對逃竄的空盜星艦追殺。
這也是人們所看到的十艘突擊艦上還留有戰鬥痕迹的緣由所在。
雖然以一對二的确幹不過,但空盜們臨死的反擊終究也是不可小觑。
不過,最後的結局自然是以空盜聯軍被全殲而結束,漫長的航道上,除了視頻中所能看到的巨大鋼鐵墳場,其實四處都散布着空盜們最後的掙紮,近萬台機甲,都還沒來得及登陸展現自己強橫的武力,就随着星艦一起成為了星空的塵埃。
甚至,在百慕大天然的磁場中,他們都沒來得及将受到的攻擊的信息向外界傳出。
一些心存僥幸的人們還将這個歸于百慕大磁場爆發或是靈異事件。
不過,通過這一役,也讓唐浪和獨立團諸多高層明白了一個道理,再強的機甲戰士,在星空巨艦這種人類最強橫的武器面前,也不夠看。
想讓獨立團真的成為這片星空中的巨無霸,一支強大的艦隊是必需品。
幸好,姜誠上校在李信号毫不費力的幹掉空盜聯軍主力迅速返航的路途中給獨立團高層們發來留言:最高指揮官及諸位當面,用不了太久,李信号還會回來和諸位并肩作戰!
雖然語焉不詳,但卻是明明白白透露出一個信息,獨立團于艦隊之中将會擁有一艘主力星艦甚至更多。
而其中那句最高指揮官當面,更是耐人尋味。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就算這位上校艦長率領着一支艦隊加入獨立團,最高指揮官依舊是唐浪?
聯邦派遣艦隊直接加入自然是好事,沒有這股新鮮皿液,獨立團别說什麼默默中天發展了,就是每天高歌猛進把衆多空盜打成狗,也别想在短時間之内擁有一支足以和正規艦隊一較長短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