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蕭撻凜身受皇帝太後的信任不同,大宋将官全部都受到文臣節制,随時都有掣肘。
“陛下,河東路都部署傅潛有報”如今王欽若為宰相,一切奏章都會先經過他的手。
“念”
“傅潛言,遼軍攻城數日潛與全軍将士奮力抗擊多次打退遼軍。
然瀛洲之危不再其外而在其内,天雄軍破虜軍将帥十之七八出自楊延昭賬下,此些将帥與主官不和拒不執行軍令,更有楊門刺客曾暗中刺殺!
”
“如此言之楊延昭有不臣之心?
”陳彭年說道。
“臣請罷免楊延昭,令傅潛接管三軍!
”
趙恒眉頭緊皺,他們這些人遠在千裡之外對于瀛洲的情況隻能根據奏章上判斷。
“寇卿,你是何意”
如今兩軍交戰樞密使身為武将第一人,寇準的意見自然非常重要。
“陛下,臣這裡也有幾份奏報”
“石普楊文廣斥傅潛對諸路瀛洲援軍見死不救”
“天雄軍老将範廷召斥都部署傅潛膽小畏戰,贻誤戰機”
“傅潛最大的任務是鎮守瀛洲,隻要守住瀛洲便是大功一件”有人為傅潛申辯道。
“若是瀛洲守住,坐視河東路十幾萬大軍被遼軍殲滅也值得?
”寇準怒目而視。
“隻要瀛洲不失遼軍自會退去,況且傅潛不是已經派出範廷召去救援了嗎?
”
一番唇槍舌劍下來,這幫人巧舌如簧搬弄是非寇準有些抵擋不住,沒有了李沆向敏中後寇準在朝堂上的壓力大增。
關鍵時刻吳秉正又站了出來,朝着剛才辯論最兇的那個禦史裆下一腳踹去。
“遼軍自會退去?
蠢貨!
如今是秋季,遼軍大肆掠奪關南以戰養戰何須瀛洲?
遼軍的目的就是圍困瀛洲,打掉所有援軍讓河東路再無宋軍!
”
吳秉正曾經是太宗皇帝旗下先鋒,對戰局的敏銳當然不是這群隻會狂吠的禦史能比。
“吳中丞在朝堂上大打出手成何體統”王欽若喝道。
“王欽若别跟老子瞪眼,老子忍你很久了,你不是早就想找機會把我踢出朝堂獨掌大權嗎?
如此腌臜的朝堂不待也罷,陛下,臣啟高老還鄉”
吳秉正性急如火,摘下官帽便放在了地上。
趙恒當然你知道吳秉正雖然脾氣爆裂但對自己忠心耿耿,現在有些左右為難。
“邊關急報,高陽關守将戰敗全軍覆沒!
”
“邊關急報,漠州失守!
”
“邊關急報,石訾在狼山鎮被遼軍攻破,遼兵大掠祁、趙、刑三州”
“保州失守”
“雲州失守”
“邊關急報,傅潛命範廷召率一萬大軍與遼軍八萬戰于荒野,範老将軍….殉國!
”
一連六封急報居然全部都是宋軍戰敗的消息,那些還準備為傅潛請功的人也愣住了,難道寇準一語成谶?
“陛下,範老将軍年輕時乃是一員虎将,但這位百戰餘生的老将被傅潛逼上了死路”
“楊延昭曾八封急信請傅潛出城與遼軍決戰,但傅潛一封未回,現如今真定、中山一代敵騎充斥,除最龐大的太原府外河東路諸城已經基本落入遼人手中!
”
趙恒坐在龍椅上有些頭暈目眩,河東路距離開封城隻有百裡之遙,一旦失守開封城也将成為一座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