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大風歌第二章虎雛(二下)
旭子出身寒微在從軍之前見過的最大官員不過是衙門裡的幫閑。
即便到了此時在他眼中那些豪門世家都是像天上諸神般不可逾越的存在。
但楊廣看向諸臣的角度卻是俯視在他眼中公侯勳貴也罷草民小吏也好都是他的子民縱使有所不同其中差别卻也不甚大。
所以此刻君臣兩人不可能心有靈犀相反一個越怕聽見什麼另一個卻偏偏越想說什麼。
“你倒是有心咳可歎滿朝公卿……”楊廣當着無數文武的面兒連連搖頭。
“陛下若無工部、兵部諸位大人齊心協力單憑微臣一人恐怕繪不出這麼詳細的遼東地圖!
”李旭窘得脖子都變成了紫色不待諸位大人開口請罪率先說道。
“哦!
”楊廣的眉毛高高地挑了起來。
看看李旭紅得欲滴出皿的臉再看看左右身側一個個面無表情的文武大臣片刻後他終于理解了少年人的難處“誰的功勞就是誰的文武百官的功勞雖然比你大得多卻都在别處不在這幅地圖上面!
”
歎了口氣他又補充“上次是朕對遼東局勢估計不夠所以大夥才準備不足。
朕之過又何必委罪于人。
你能在大敗之時揚我大隋國威朕甚欣慰。
今年又獻上了這份地圖朕……”楊廣看看李旭心中對眼前少年充滿了好感。
他想再給賜少年人一個官職轉念一想對方升任郎将至今還不到兩個月如果再度破格提拔諸臣之中肯定有人會谏止。
笑了笑說道:“朕再賜你百煉寶刀一口助你在疆場上大戰神威再為朕殺敵立功吧!
”
“謝陛下隆恩!
”李旭後退半步躬身拱手及眉然後肅立。
禦賜寶刀未必有他的黑刀用着順手也未必真有百煉之精但無論換做誰也不會真的拿禦賜寶刀去砍敵人腦袋。
這東西在大隋軍中代表的是一種尊崇代表着軍功被皇帝認可并記在了心裡。
持有此刀的人日後提升的機會遠遠高于其他同僚。
如果說李旭剛入軍帳時衆人看向他的目光多數是輕蔑的話。
此時這些輕蔑的目光裡邊就增加了很多不同意味。
有人開始盤算帳中這個少年人是否能被自己家族所用有人亦開始考慮自己的地位是否即将面臨威脅。
朝中的職位就那麼多世間的豪門望族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幾個新的軍中權貴崛起往往意味着擠占掉别人的利益。
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式非人力所能改變。
沒有利益沖突的時候所有人都可以做朋友。
當有了利益沖突呢?
是否要出手将那些可能長大的勢力掐死在萌芽狀态?
在衆人複雜的目光中内廷侍衛捧來百煉刀。
大隋皇帝陛下親手取了挂在了李旭腰間。
“努力做朕看好你!
”在李旭再度躬身拜謝的瞬間楊廣一把搬住了他的肩頭家中長者般慈祥地叮囑道。
“臣末将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旭聽見自己說話的聲調全變了。
他無法壓抑住來自内心深處的激動。
從前讀過的史書告訴他做武将的最怕就是沒君王賞識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豪傑在等待中埋沒一生。
而老天對自己卻如此眷顧在自己剛剛十七歲的時候便遇到了一個慧眼識人的偉大帝王。
“朕期待你的回報!
”楊廣笑了笑低聲叮囑。
目光離開旭子身體的瞬間他的臉上突然滾過了一層浮雲很快就淡去了沒留下任何痕迹。
“你的甲好像很精良麼?
”皇帝陛下微笑着問。
“是唐公贈給末将的賀禮!
”李旭的心還在熱皿裡邊浸泡着毫無戒備地回答。
“好甲如果朕所猜沒錯這是用西域镔鐵打造的甲葉裡邊襯了犀牛皮吧?
”楊廣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濃得像積了雨的雲彩。
“末将不知道末将從來沒沒買過铠甲!
”李旭低下頭看了看自己身上黑漆漆泛着藍光的甲葉有些尴尬地回答。
這副铠甲是唐公李淵在酒宴後所賜因為顔色和黑風很相配所以李旭作戰時總喜歡穿在身上。
今天宮廷侍衛突然來宣召時間倉卒他根本來不及去換袍服所以隻好穿着铠甲來見駕。
聽了李旭的話楊廣微微一愣臉上的笑容立刻又化作了好奇。
“沒買過铠甲難道你從軍前沒自備戎裝麼?
”
按大隋慣例良家子弟從軍要自備戰馬和兵器。
但很多富家自己往往會高價購一幅好甲在身邊那東西軍中雖然統一配但質量未必有自己買的結實穿起來也未必有自己買的合身。
而李旭居然從來沒買過铠甲當年其家的窮困程度的确出了皇帝陛下的想象。
“沒沒備。
末将末将當初所有的錢都買馬了!
”李旭非常尴尬地說道。
他不能直說自己窮否則等于指責皇帝陛下不愛惜百姓讓即将上戰場的壯士連铠甲都買不起。
他更不能坦承自己當年為了逃避兵役跑到了塞外否則欺君罪名落下來自己長了多少腦袋都不夠砍。
所以他隻好用買馬一詞來搪塞沒撒過謊的臉紅得比作賊被抓住了手腕還鮮豔。
“朕倒忘了你去塞外販馬的事情!
”楊廣恍然大悟般說道。
他們君臣二人喋喋不休一半公務一半私事地閑聊文武百官就有些尴尬了。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明白最近煩悶不止的皇帝陛下怎麼心情一下子又好了起來。
今日有人建議皇帝陛下召見李旭是為了向他咨詢遼東地理情況。
眼看着小半個時辰過去了皇帝陛下的談興卻還沒轉到戰事上。
“朕聽人說你與唐公是同族?
之前卻沒有過往來?
”楊廣想了想又問。
今天他的問話全是随意而為沒有任何條理可循這可苦了李旭這初涉官場的新丁。
每個問題都小心翼翼地思考唯恐答錯。
但每個問題的答案卻總是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此刻再一次聽到皇帝陛下問及自己和李淵關系李旭沉吟了一下低聲回奏:“按輩分唐公的确是末将的族叔。
但當日末将投軍卻是被劉弘基将軍引薦沒想到能與自家族叔在懷遠鎮相認!
”
這已經是旭子能想到的最好回答。
經曆過上一次君前問答的事後總結如今他已經知道楊廣不喜歡李淵的原因所在。
通過剛才楊廣說話的口氣他也能聽出來皇帝陛下問話中的期待意味但唐公對他不薄所以旭子實在無法順着皇帝陛下的心意把自己和李淵一家完全分離開來。
這個答案讓滿朝文武的臉上再次變色。
無論喜歡不喜歡旭子大夥心中未免同時叫了聲‘可惜’。
眼前少年也過于執拗明知道一棵大樹将傾卻還死抱着不肯松手。
不過這樣也好大夥今後倒犯不着費力去排擠他了。
僅憑他今天的回答短時間就不肯能再次得到升遷的機會。
“朕知道你畢竟姓李!
”楊廣又笑了笑心中未免有些意興闌珊。
當然他不能在臣子面前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轉身走向禦案邊走邊低聲問道:“朕記得跟你說過來遼東後要校閱你部兵馬。
如今雄武骁果營可堪一戰?
”
“啟奏陛下雄武骁果營願為陛下效死一戰!
”李旭大聲回答繞着圈子把楊廣的問話回避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