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有了錢銀就不必東躲西藏了,從黑市光明正大的買來一封路引,周寂便在城東租了一間小院在此落戶,眼下京都的《紅樓》已經連載六十八回,想來也應該是範閑進京的日子了。
周寂去了趟布行把昨天定制的成衣換上,一襲深色勁裝搭配古怪劍匣,文氣不再,平添幾分俠氣。
坐在易食居二樓的圍欄旁,周寂點了些酒菜自斟自飲,昨日在隔壁高談闊論的公子哥們今天沒來,反倒是有另一桌客人更加引人注意。
“你看這書,品相極其一般,印刷制版成本也就三錢兩分不到。
不算人工,每賣一本咱們就能賺七兩六錢八分,剛才一會兒功夫就已經賣了七八本,如果鋪開市場一天至少能賣上百本!
”
“一百本,咱們就能賺七百六十八兩,控制好時間,十五天出一卷,那就是一萬一千五百二十兩啊!
到時候除去人工鋪面,就按三分算吧,我們也能拿八千零六十四兩的純利啊!
到時候你再出個十二卷,那就是九萬六千七百六十八兩。
”
“這還隻是一稿初算,要是再加上……”
一連串的貫口聽得周寂啞然失笑,再聯想到他說到的“八兩”價格,周寂自然明白對方說的應該就是《紅樓》一書了。
不記得原作的具體細節,不過這段貫口倒是頗為有趣。
大勢不改,小勢可變。
這就是《慶餘年》的影視劇版嗎?
倒還有幾分意思。
若是如此,那屏風另一邊坐着的應該就是他要找的人了吧?
周寂把玩着手裡的酒盅,笑道:“我這裡有一本《三國演義》,能不能入上一股?”
“什麼人?!
”
一個緊繃着臉,眉宇間帶着幾分愁苦的中年男子繞過屏風朝周寂看來,旁邊一個小鼻子小眼睛的年輕男子像是一隻倉鼠般趴在屏風上,探出腦袋:“你想來入股?”
範若若看着臉色突變的範閑,有些擔心道:“哥,你怎麼了?”
她也沒想到就是出門宰一頓飯,竟然出了這般變故。
從小到大她從未見過哥哥有這般表情,像惶恐又像欣喜,眼神變幻不定,就好像心也亂了一樣。
“我沒事。
”範閑注意到範若若擔憂的眼神,輕聲道,“别擔心,沒事了。
”
說罷擡頭看向身前的屏風,繪制着高山雲海的屏風上隐約看出一個青年男子的身影,與他相對而坐,又像分隔兩界。
“書有多少回?”
“一百二十回。
”
“可有序文?”
“有。
”
“何人所作?”
“楊慎。
”
“!
!
!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一首臨江仙誦完,周寂身前又多出兩個身影,一男一女,女子清秀娟麗,側臉一點美人痣,雖算不上絕色但也有幾分屬于自己的氣質。
周寂沒有多看,隻是簡單的掃了一眼,目光看向旁邊俊朗帥氣的男子,這才揮手示意。
“嗨~”
範閑神色很是複雜,感覺就像是迷途的人找到家鄉,或者是已經流浪很久沒有住所的人找到居住的地方。
他的眼中熱淚盈眶,幾乎都快要流下來。
來到這個世界将近二十年,他有很多親人,也有知己的朋友,但在他的内心深處一直都是孤苦伶仃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