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最盛大的天文直播
“噢!
老夥計好久不見。
”
一名西方面孔的老教授正和另一位和他同個年紀的學者打着招呼:“沒想到華國邀請能把你從觀察站裡請出來,看來還真的是有了什麼重大發現?
”
他們的周圍不斷走過自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專家學者,不少人都老相識,如今歡聚一堂并不是什麼大會召開,而是差不多兩天之前突然收到華國天文界的邀請函,邀請全球天文學者齊聚上京見證重大天文發現的成果公布。
隻是哪怕有國家層面的全力配合之下,準備工作沒有任何阻礙,但在邀請嘉賓的時候,很多圈内的大佬本身就有項目在身,這麼倉促的時間根本安排不了行程。
但華國這一次格外的重視,願意來的直接專機接送,不計成本,仿佛隻求專家能盡快到達參加會議。
那些來不了的專家學者,甚至讓當地派駐的大使館出動,每一位有意願了解這次會議内容的學者身邊都派專人跟随,随時都能了解情況。
更何況還有面對全球的直播,多種語言同聲翻譯,可謂是不留餘力的宣發。
其實這麼大張旗鼓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這是陸羽與國家第一次做系統裡的任務,完成機制和結算條件都一無所知,特别還是在陸羽剩餘時間不充裕的情況下。
“華國的射電望遠鏡基地建成也很久了,能出一些成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隻是……到底是什麼樣成果,才能引動國家的力量下場?
”’
“是啊,多少年沒有見到一個國家對天文投入這麼大的熱情,就讓我們看看這次會議到底含金量如何吧!
”
天文學曆史悠久,各文明圈裡甚至從部落時代便有關于觀星的職業。
在上個世紀,因為兩超争霸,而開啟的航天領域争鋒,使得天文觀察迎來黃金發展期。
而随着争霸結束,航天事業經費縮減,對于太空的探索不進反退,天文學的熱度逐年下滑。
人類并不是不喜歡仰望星空了,而是腳下的路未免有些崎岖,需要低着頭好好走一走而已。
因此在這兩位天文學大佬看來這一次官方的支持力度,簡直大的匪夷所思,對即将開始的會議也不禁帶上一絲期待。
臨近召開時間,主會場中很快就按着各自的位置坐好。
主持人是華國天文學界的大佬,正是之前給陸羽在火星上指出藍星位置的教授。
省去那些客套話,他開門見山的說道:“大家接下來看到的直播畫面來自千萬光年之外,那是超新星即将爆發的瞬間,對天文學,天文物理學将有難以估量的參考作用。
”
教授身後的屏幕閃出圖像,華國科學院、華國天文研究會、華國物理研究會、華國………一連串國字頭的機構直接給本次直播的真實性背書。
整個華國科學界在這一刻團結到一起,為接下來震驚世界的直播授信。
不僅是外國來的專家學者,連許多不知真相的國内學者都震驚了,會場小聲議論的聲音蔓延開來。
台上的教授似乎早有預料,打算用更震撼的東西來堵住他們的嘴巴,會場的投影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藍色恒星,它是如此的清晰,仿佛觸手可及。
但這顆恒星的狀态似乎不太穩定,它内核正在不斷的坍塌,不可逆的變化讓它中心竟然呈現黑色與耀眼的一層表面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個圖像一出,會場已經不再是小聲議論。
“這是對恒星末期情況的CG模拟?
?
”
“之前教授不是說這是真實畫面嗎?
”
“怎麼可能是真的?
在這個距離觀察,先不說恐怖的重力如何克服,便是難以想象的高溫就能讓目前人類所有的科技造物化成鐵水!
”
面對質疑,屏幕上閃過顯眼的紅字——本次視頻已得到以下單位認證,又是一大串國字頭的科研機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