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南草長莺飛。
北方也開始萬物複蘇。
桑榆城以北,東韓村,韓垚大喜之日。
老一輩裡,左近臣給足了臉,親自到場,韓垚父母不知道左大爺的兇名,但聽說韓垚師父甯不為見到這位老人家都得低頭停訓,連忙将左大爺請到上座。
首座左大爺自然不會坐的,但側座第一個位置當仁不讓。
北派三家裡的老東西,也就剩自己了,今天他就是來鎮宅的,順便當個吉祥物。
次一輩裡,祭家甯不為、鐘家馬曉花同時到場,二人今天也無須再低調,韓垚家裡條件不好,需要撐面子,于是馬曉花和甯不為盛裝出席,甚至把家裡豪車也開來了。
再往下,扶餘山年輕一輩裡,除了聶胡子外全到了,包括遠在魔都上學的崔鴻鹄,專程和萬人郎一起來的。
秦昆看見崔鴻鹄還是戴着面紗,但衣服換成了遮臉立領,頭發也精心打理過,覺得孩子可能到了愛臭美的年紀了。
“聽說你跳級上高三了,還有空來喝喜酒?
學業不緊啊?
”
東韓村敲鑼打鼓擡轎子,鞭炮從村口一路放到韓垚新房門口,秦昆說話都是用喊的。
崔鴻鹄輕笑:“有什麼可擔心的。
”
這厮比上次見面更臭屁了,秦昆懶得搭理他。
秦昆是前一周回來的,在呂梁杜家住了一周,離這裡也不算遠,一周時間,看着兒子從一個三四歲的天真小可愛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土夫子’,當爹的心情很複雜。
一開始秦小汪不樂意杜清寒給買的玩具,杜清寒考慮到孩子可能沒體會到這些東西的樂趣,便帶他開始做飯、學習修車、耍蝴蝶刀等。
秦小汪為此還離家出走了幾次。
但這孩子似乎比較懂事,他知道姨娘也不是故意的,隻是溝通能力比較差而已,隻能用這種無聲的抗議企圖喚醒杜清寒的腦回路。
不過顯然沒用。
有一次秦小汪離家出走前被杜清寒逮到了,杜清寒當場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背包讓他出發,告訴他有這些東西在,一周都餓不死。
那天下着大雨,秦昆開車從白湖鎮老街回來時見到兒子走在街上,披着雨披,戴着礦燈帽,提着鶴嘴鋤,在雨夜裡邊走邊哭,越看越慘。
秦昆覺得兩人再這樣下去不是回事,便提議去進行真正的野外探險。
訂制的小摩托到了後,三人一路北上,來到呂梁杜家寨子,在這鬼蜮一樣的村子裡,三人開始了為其半月的生存考驗。
餓了在山裡打兔子,渴了去溪水邊燒水飲用,睡覺時自然是回到村子,不過做飯可不用村子裡的竈台,專門在村外河邊用的樹枝架鍋。
杜清寒腦子時好時壞,似乎每過一段時間智商會出現或高或低的改變,不過她對倒鬥的專業程度卻滋生在骨子裡。
晚上睡覺前,炕燒的燙屁股,三人躺在炕上,杜清寒會給秦小汪講講她們之前倒鬥的故事。
“這叫支鍋搭竈,就是‘合夥’的意思,有時候下鬥就叫支鍋下鬥,表示一起幹。
不過搬山賣消息,卸嶺賣力氣,搬山卸嶺不賣真正的冥器。
”
晚上,秦昆沒心思聽這些,秦小汪倒是津津有味。
對他而言,這起碼算是睡前故事了。
“姨娘,墓裡有什麼?
”
“嗯……不好說。
有些還挺奇怪的,有些則平平常常。
”
“姨娘,你為什麼下鬥啊?
”
“之前是沒活路,元軍殺進中原時候,日子過不下去了,倒鬥為生,我和爹爹摸過好些晉朝貴族墓。
後來元軍被滅,肚子填飽後,錢也沒了意義。
就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為什麼要找生命的意義?
”
“我不太懂,反正是我爹爹讓我找的。
他說我一直找下去,就能一直活下去。
”
秦小汪恍然大悟,他可不知道姨娘是活了上千年的怪物,不過聽起來姨娘小時候過得也挺慘的。
在杜家寨那些天,秦小汪被帶着打洞,聞土,分金定穴,秦昆看見杜清寒教的吃力,好奇道:“你們搬山道人怎麼用摸金發丘的本事?
”
“這片墓都空了,沒鬼氣,踏不了靈關。
隻能教教他别的,不過我也會的不多。
”
這些複雜的知識秦小汪肯定是學不會的,不過學會了騎摩托後,在山上山下飙的飛起。
定制版的小摩托減震奇佳,在這種崎岖山路上如履平地,于是秦小汪在杜清寒的諄諄教誨下什麼都沒學會,第一個學會的是飙車。
然後……看到秦小汪終于笑的很開心後,杜清寒才如釋重負,孩子果然不好帶啊。
三人在杜家寨待了半個月,緊接着傳來韓垚要大婚的消息,剛好就在附近,秦昆便帶着一家三口過來了。
接新娘的車停在村口,韓垚背着塗萱萱,在一群人起哄下往新家方向走來。
東韓村的人都知道韓垚平時不會回來住,但給家裡兒子卷個窯洞,是東韓村的傳統。
一個大院,三孔窯洞,院中間一棵柿子樹長得老高,韓垚父母看見兒子把媳婦背回來後樂開了花。
塗庸跟在後面,表情有開心,有不舍,有悲歎,父母已經去世,塗庸便是塗家家主,妹妹被正式背進門後,塗庸紅着眼睛便在門口停下了。
“爸,媽,萱萱今天出嫁了。
”
塗庸望着天空,喃喃自語,旁邊響起一個調笑的聲音:“多大的男人了,妹妹嫁人還哭鼻子,羞不羞!
”
塗庸發現秦昆今天笑的非常可惡,揉去眼裡淚花,狠狠瞪了他一眼:“你早晚也有這一天的!
”
說着,塗庸氣沖沖地走了。
“我……”
秦昆扁了扁嘴,秦雪要嫁出去他開心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會哭。
酒席在塗庸父親家大院擺着,流水席,村民來了一波又一波,農村流水席講究的是一個熱鬧,秦昆頭一次參加北方的流水席,卻看到杜清寒早熟練地上座了。
杜清寒抱着秦小汪,打開早就備好的餐具囑咐:“一會上菜後,就夾肘子和葫蘆雞,吃魚得挑刺,你吃一口魚,别人能吃三口肉,豆腐最後吃,青椒炒肉是夾馍的。
吃完咱們就換下一桌繼續!
”
秦小汪被系上餐巾,滿臉認真地用力點頭。
秦昆嗤笑,這倆人沒出息啊。
婚禮儀式完畢,一聲開席,一道道硬菜迅速上桌,秦昆早就聞到紅燒魚的香味了,剛一上桌,秦昆一筷子夾起魚肉喂入嘴裡,爽!
沒想到小小地方,廚子手藝竟然如此了得!
吐了刺,再夾第二筷子時,發現諸如葫蘆雞、肘子之類的硬菜已經空了。
秦昆瞪大眼睛,桌子旁有倆大嬸提着塑料袋,也不管菜有沒有人吃,就往袋子裡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