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記上寫下了這行開頭,汪強吸了吸鼻子,看向了車窗外,那片被沙塵暴封鎖的天空。
火星上的一天隻比地球多37分鐘,如果按照地球的二十四小時計時,現在應該還是下午三點多,但在這裡已是黃昏。
過了最初的興奮期,他現在已經沒了最開始登陸火星時的那份激動。
火星上的生活很枯燥,通訊資源寶貴,當然不可能用來上網。
在大型通訊基站建成之前,每人每天隻有10分鐘的電話時間,可以打給自己在地球上的親人朋友,這也是他們獲取地球上信息的唯一渠道。
沒有網絡,對于現代人來說簡直是種折磨。
這意味着不能看手機刷圍脖,也不能戴上幻影頭盔前往虛拟世界,現代人一半的娛樂方式都得打上大大的紅叉。
對于汪強而言,他現在每天的娛樂就是聽着地球上的流行樂,躺在床上翻看從地球上帶來的小說,生活節奏仿佛一下子就慢了下來。
其他人大多也是一樣,會在工作之餘找些喜歡的事做。
幸運的是,殖民地内的二十位殖民者中有一位擅長四大菜系的大廚,殖民艙内的物資儲量相當豐富,每天他們都可以換着口味吃。
于是乎,吃飯這件事兒,也成了他們為數不多的娛樂之一。
為了鼓舞殖民者的士氣,艦長向他們保證過,這個月月底會向指揮中心申請,在下一批殖民者中多帶名廚師過來。
一方面得照顧下幾名老外的飲食,一方面也可以換換口味。
窗外的沙塵暴越來越大了,汪強卻像是沒看到一樣,繼續用筆在日記上寫着些什麼。
這是他來到火星之後才養成的習慣,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
至于為什麼他如此淡定,因為他很清楚,隻要不是十三級台風那種程度,根本吹不走他這輛紮下固定錨的火星車。
而火星上的沙塵暴,有記載以來,最大的一次好像也就十二級。
在被派往火星之前,他是未來人礦業的地質工作者,當然,現在也是。
指揮中心交給他的任務隻有一個,那就是勘查火星的地質信息,尋找礦産,評估地下水的儲量。
雖然随便鏟一鏟子沙都能煉出鋼來,但重工業所需要的礦産可不隻是鋼鐵,還有像是鋁、錳、鉻、钴、鎳這些元素,可都是被沙子捂得嚴嚴實實的。
停在同步軌道上的殖民艦已經掃描出了這一帶的地質信息圖,根據地形圖上的地貌特征,他已經确定了幾個可能存在礦床、地下水富集區的地點。
而他接下來一個月的工作就是,開着火星車挨個去考察這些礦點,完成最後的地質信息填圖工作。
雖然從一開始就沒幻想這是份輕松的工作,但條件的艱苦依舊出乎了他的意料。
整個火星都是沙漠,根本沒有遮擋物。
這已經是他今天第五次遇上沙塵暴了,如果不是頭頂上那艘殖民艦全天候地監測着氣象數據,他根本不敢随便下車。
火星氣候變化無常,沙塵暴來得快,去的也快。
當風力指标回歸了安全值,那片昏黃的天空終于重新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
由于大氣稀薄,塵埃顆粒較多且較大。
由于米爾散射效應,塵埃散射了波長跟自身顆粒大小相同的紅光,非太陽視線方向上的天偏紅色,而太陽及其周圍的光卻偏藍。
如此瑰麗的景色也隻有火星上能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