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可能!
”
懷着批判的心态,弗雷德點開了星環貿易官網上名為【小行星采礦實錄】的視頻,表情漸漸從不屑變成了懷疑,再從不屑變成了震撼。
當看到兩隻機械臂彈出兩把激光刀似得光刃時,他的心髒頓時猛地收縮了下。
而随後,便有了先前那句“這不可能!
”的驚呼。
視頻繼續放映。
兩把光刃交錯,毫無阻礙地在礦體上割出了兩道口子,緊接着工具變刀成錘,三下五除二地将大塊的礦石從小行星上剝離了下來。
那機械錘捶在了礦體上,同時也“咚咚”地捶在了他的心頭,未來人礦業展現的技術實力,徹底粉碎了他心中的懷疑與不屑。
他是《紐約時報》科技版的主編,在近些年的工作中,他總結出了一個規律,那就是相比起蘋果、微軟的産品布會,讀者們似乎越來越熱衷于了解未來人集團又弄出了什麼新鮮的玩意兒。
從nasa公布星環貿易将貝努小行星拖到地月軌道開始,他已經連續表了十數篇文章,對此進行了跟蹤報道。
“究竟是誰賦予太平洋那邊的瘋子們權力,将三十億噸當量的炸藥拖到我們家園的附近?
”
“科技必須被限制,不受約束的技術隻會加我們的毀滅!
這次是三十億噸的炸藥,那麼下次呢?
一百億噸?
到時候上帝都救不了我們!
我們會向恐龍一樣,在小行星的硬着6中滅絕!
”
作為科技版的主編,由他來說這些話,屁股似乎有些不正。
但身為一名從記者爬上來的主編,他卻很清楚一名新聞工作者應該說些什麼話。
新聞的嚴肅和嚴謹?
不不不,那都是上個世紀的老皇曆了。
沒有噱頭的新聞,是沒有未來的!
因此,他選擇和主流社會唱反調。
同時他也認為,自己有義務站出來,提醒盲目追捧未來人科技的美國人,要理智地對待不斷膨脹的那個男人。
因為辛辣的言辭,和頗具争議的言,他甚至被美國知名脫口秀節目邀請作為嘉賓,以《洛杉矶時報》主編的身份登上了電視節目。
在他的電腦裡,一篇批判星環貿易将小行星拖到地月系統的文檔已經編輯好了,就等他帶回報社去就能表。
他為了這份文檔,幾乎跑遍了整個華盛頓州的高校,甚至專程飛到馬薩諸塞州,找到了在哈佛大學任教的天文領域專家請教,證明在貝努小行星上采礦是不切實際且及其危險的。
對于這份報道他很有自信。
因為那名哈佛大學的教授拍着兇脯向他保證,就算是世界最頂尖的技術,最多也就從貝努小行星上帶回來幾件礦樣。
從四十萬公裡外來回運送礦石,消耗的燃料都得比采集的礦石貴上數倍。
事實證明,是這位教授在實驗室裡待的太久了,已經跟不上時代的展了。
而星環貿易公布的這個視頻,簡直将弗雷德的臉都給拍腫了。
不可能?
星環貿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什麼叫化不可能為可能。
無言地叉掉了視頻,弗雷德揉了揉酸痛的眉頭。
“法克,我這半個月來都幹了些什麼……”
為了這篇報道,他傾注了太多的心皿。
然而若是表出去,那簡直是将自己的臉伸過去,讓人打再一遍。
可若是就這麼放棄……
最終做出了放棄這篇報道的決定,他感覺自己的心簡直在滴皿。
……
華國,上京市。
國科大的航天技術實驗室内,一位頭花白的老教授正一絲不苟地盯着電腦屏幕中的影像,時不時地啧啧稱奇。
站在他身後的,是一位腰闆筆直、面色威嚴的老人,以及一位國字臉的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