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再往前擱幾年,或許站在上面的就是我了。
壹看書W?WW?·?KANSHU·COM
看着《新國日報》頭條下方的插畫上,那台站在航母甲闆上的動力裝甲,江晨咧嘴笑了笑,如此想到。
如果是以前的話,他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裝逼的機會。
不過現在嘛……
總覺得有些興趣缺缺。
這些出風頭的機會,還是留給年輕人好了。
雖然這句話從三十歲都不到的他嘴裡冒出來,顯得沒什麼說服力就是了……
由星環貿易投資創辦的《新國日報》,在新國的地位就相當于《華盛頓日報》之于美國一樣。
通常情況下,新國國内百分之八十的新聞,追根溯源都能追溯到這份報紙上。
也正是因此,《新國日報》就相當于整個新國新聞界的風向标。
戰争需要英雄。
比起報道戰争殘酷的一面,對英雄和英雄身上的光輝事迹着落更多筆墨,可以讓民衆暫且放下對更深層次問題的思考。
即使是最激進的黃白黑左、和平主義者,也不會選擇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唱反調。
如果真有人這麼做了。
被揍得鼻青臉腫都是輕的。
短短兩天,未來人集團、星環貿易、新國總統府以及議會四方聯手,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大概塑造出了二十多名戰争英雄。
比如那個站在甲闆上的羅正,再比如分别将旗幟插在自由女神像和林肯紀念堂上的華裔士兵,比如擊墜數最多的斯拉夫飛行員(電子飛行員擊墜數不做統計),比如……
若是仔細觀察,有心人不難發現,這些被報紙、電視、網絡媒體大肆報道的英雄們,膚色、人種、以及文化圈基本與新國的人口組成比例吻合。
????壹?看書W?W?W?·?K?A?N?S?HU·COM
所有人都能從這場戰争中平分屬于他們的榮耀。
比起多年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青年,江晨感覺自己處理起這些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問題越來越得心應手了。
當然,能擁有如今的地位,他那些得力手下也是功不可沒。
粗略的翻了下《新國日報》今天的内容,江晨轉而拿起了另一份國外媒體的報紙,沒想到才翻開第一頁,就看到了令他忍俊不禁的畫面。
隻見法國《世界報》的封面上,一位亞裔男子正翹着二郎腿,坐在畫着星條旗的核彈上,而核彈的下方,是四分五裂的美國國土,還有熊熊燃燒的林肯紀念堂與自由女神像。
江晨注意到,畫這幅漫畫的法國畫家,還給自己鼻子下面畫了一簇小胡子。
“有意思。
”
哈哈笑了笑,雖然知道法國媒體在諷刺自己,但江晨并沒有将這幅畫放在心上。
與新國媒體完全相反,比起誰炸掉了自由女神像的火炬,誰登上了林肯紀念堂,外國媒體似乎對他本人更感興趣,即使這些年來他已經有意減少了在公衆面前抛頭露面的次數,但這種“興趣”似乎有增無減。
就在江晨打算翻翻法國佬對他的評價時,來自新月島的電話打在了他的腕表上。
“什麼事?
”按下了接通鍵,江晨随口問道。
“摩根已經抓住了,當時他正在前往英國的遊輪上。
”伊萬立刻答道,“現在正在我們的核潛艇上。
”
“很好,先把他送到南哥倫比亞那邊去,讓他在那裡待幾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