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無論如何,生活都得繼續。
人們開始試着忘掉那個地球,開始新的生活,同時隐藏了自己的通訊頻道。
在不确定這個時空的地球文明等級的情況下,冒然暴露自己的存在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
無論如何,生存是第一要素。
這點得到了所有船員的贊同。
殖民艦進入了格利澤581行星的同步軌道,然後開始向着行星的晨昏線一帶投下探測器。
當探測器着陸,并帶回地面數據後,殖民艦接着扔下了軌道空降兵的空投艙,然後是基礎設施單元,再接着是裝載着殖民者的生活艙,由此拉開了“殖民紀元”的帷幕。
雖然一年是37天,但因為這顆星球不存在晝夜的概念,為了紀念那顆蔚藍的母星,人們還是沿用了地球的24小時計時與太陽系曆法計年。
這個世界沒有海,淡水完全來自行星背日面的冰川與零星分布在晨昏線的淡水湖泊,以及那些似皿管般交錯的地下河道。
地表大型真菌與低矮灌木繁多,空氣中含的氧量非常充足,呼吸這個世界的空氣很舒服,這個世界就好像專門為人類打造的一樣。
這個世界很美,許多瑰麗的自然景觀在地球上根本看不到。
從背日面流至向日面的河流,在高溫下被蒸發成一道上千裡寬的霧牆,陽光在這裡偏折,彙聚成一道永不散去的彩虹。
還有那些奇形怪狀的植被與巨型真菌,覆蓋着晨昏線上每一寸松軟的土壤,從高空望去就好似一張翠綠與嫣紅交錯的絨毯。
這個星球上存在生命,雖然很稀薄。
其實從很早以前,這顆行星的觀測者史蒂文·沃格特就做出過預測。
就個人而言,他認為這顆行星存在生命的概率為100%,并對此毫不懷疑。
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晨昏線上密布着植被與大量形狀古怪的中小型節肢動物,形成了一個簡單的生态系統。
殖民者們感到很欣慰。
因為他們并不孤單。
一座座生活單元建成,一座座生态農莊拔地而起,然後道路網鋪開,将它們連成一座城市。
探礦車如蟻群穿梭。
工程車改造着地貌,生物學家如饑似渴地收集聞所未聞的基因圖譜。
那永不落下的巨日就如黎明的太陽,人們用辛勤地勞動打造着新的家園,歌頌着美好的未來。
就如踏上美洲的殖民者那樣。
隻不過他們不是歐洲的罪犯,而是來自泛亞洲的人類精英。
無論是********還是科學技術。
他們都有足夠的底氣藐視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去。
烏托邦在他們的手下建立,這裡沒有戰争也沒有犯罪,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
矛盾已經在舊世界解決了。
人類文明的種子将在這片土壤上重新萌發。
當然了,困難還是有的。
比如這顆星球的金屬礦産異常稀薄,鐵、鋁、稀土的儲量都低的超乎想象。
地底飄來的瘴氣會降低人的免疫力,甚至緻人患病。
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金屬礦物可以通過殖民艦的太空采礦模塊解決。
困擾殖民者健康的瘴氣隻是一種特殊真菌的孢子,生物學家很快研制出了克制其繁育的殺毒劑,輕松解決了這個麻煩。
然而除了這些,還有個更為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太陽風。
這顆星球沒有穩定的磁場。
對于從紅矮星抛來的粒子抗性幾乎為零。
581g行星的距離與恒星隻有0.15個天文單位,隻有地球與太陽距離的0.15倍。
時不時從紅矮星吹來的太陽風就像是直接呼在人類的臉上,沒有地磁場保護的情況下,所有電子設備都隻能在電磁屏蔽環境中使用。
就好像成千上百個emp不斷轟擊在這顆星球上。
為了提高精确度,有些涉及到原子層面的物理實驗,不得不搬到位于太空的殖民艦上去做。
再後來,為了避免這顆紅矮星的太陽風對殖民艦的損壞,人們重新加速殖民艦,将其開到了背日面,同時從行星的同步軌道進入了恒星的同步軌道。
如此一來。
殖民艦永遠與“太陽”隔着一顆行星,這樣就能夠避免太陽風對殖民艦的頻繁S擾,同時也能保證科研活動的正常進行。
極度依賴電子設備的人類生産生活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即使是後來人們用廣域磁場護盾解決了太陽風的問題。
但這種影響依舊存在。
畢竟這磁場護盾再怎麼廣域,也不可能将整個星球都籠罩在其庇護之下。